APP下载

钢琴教学中公开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5-06-03丁玲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钢琴

丁玲

摘要:公开演奏要求演奏者把平时练习的成果在表演的瞬间全面展示出来,这必然要求演奏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在分析影响钢琴公开演奏效果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要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客观自我评价及加强实效练习三个方面教学以培养学生公开演奏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公开演奏 钢琴 心理素质

公开演奏,是将美妙音乐与人分享的过程。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一切教学成果的体现都是要通过演奏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里讲的“公开”并不一定指在剧场或音乐厅的舞台上演奏,包括汇课、考试、考级、演出或比赛等。钢琴演奏,不仅要求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在整个演奏的心理过程中稳定的心理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些学生公开演奏中的心理障碍呢?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对教学过程的探寻中有如下体会。

一、影响学生公开演奏效果的心理因素分析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有部分同学平时的表现与公开演奏有较大的出入。诸如在演奏中出现很多刮音、错音,莫名其妙的间断。不言而喻,这样的演奏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学生可能会因为一次或多次公开演奏的失败而产生惧怕的心理,这对那些热爱音乐,想通过音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学生的先天心理素质不尽相同,在国家大力倡导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多数学校教学中仍是沿袭传统的模式,只注重对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两方面的教学忽视了从心理学意义上进行认知和学习,教师应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总结如何提高学生心理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技术和音乐水平,对于从事钢琴教育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首先,对于一些刚刚步入音乐校门的学生来说,表演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概念,有点人天生胆小,害怕众人的注视。因此会出现怯场,弹起琴来拘束,放不开,演奏过程中精力不集中,过分注意场内各种声响和听众的反映,因此平时练习的成果必然要打上很大的折扣。其次,对于一些有一定的演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来自于老师、家长、考试、分数等诸多因素的压力,使一些学生弹奏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失衡。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总是希望超水平发挥,弹得有可能失去控制,失去章法。第三,在平时的练习中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练习的手段不够完善,在读谱、难点练习、背谱、音乐表现等方面准备的不够,因此会产生现场发挥失常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公开演奏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侧重的多给学生灌输一些有关表演艺术方面的知识,诸如钢琴演奏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是时间的艺术,平时练习的成果必须在演奏的一瞬间高度体现,所以要求演奏者在短短的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之内精力要高效集中,与对音乐的表达和对声音效果的高层次追求,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要使学生在弹奏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必须在平时的教育中加强训练。在公开演奏时扫除杂念,不受外来声音的干扰练就平日之功是克服演奏中的惧怕心理最可靠的保障之一。

此外,还要给学生更多的表演机会。定期集合自己的学生召开小型演奏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学生习惯于公开弹奏的环境,有了丰富的当众演奏的经验后,公开演奏的惧怕心理自然会消失。

(二)指导学生客观自我评价,正确对待公开表演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

教师适时的指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不要盲目地追求所谓的“超水平的演奏。”教师绝不能在演出之前指定较高的目标来要求学生完成,这些信息会在表演过程刺激学生的正常思维,对表演反而是有害的。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怎样正确地表现所要弹奏的曲目。同时因材施教,因境施教,根据具体情况,或调控他的情绪,或激发他的热情,或鼓起他的勇气,或平衡他的情感与理智。教师的目的是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正确客观地对待公开演奏,才能扬长避短,提高公开演奏的质量。

(三)加强平时练习实效,坚定学生演奏信心的习惯

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侧重的多给学生灌输一些有关表演艺术方面的知识,诸如钢琴演奏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是时间的艺术,平时练习的成果必须在演奏的一瞬间高度体现,所以要求演奏者在短短的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之内精力要高效集中,与对音乐的表达和对声音效果的高层次追求,这就要求演奏者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抵制外来声音和环境变化的干扰练,在演奏的瞬间把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钢琴教师,不仅要把钢琴的弹奏技巧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平时如何练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如此,课堂教学只是教授钢琴技巧和钢琴音乐的途径,而掌握这些技术只有通过练琴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课后练琴则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最有效途径,只有达到“量”的积累,才能出现“质”的飞跃,因此教与练是相辅相成的。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积累中,教给学生采取如下的练习方法。

1.正确的读谱与识谱。视奏是识谱的初级阶段,也是练习新作品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之前,要尽力做到从头至尾的掌握整个作品。如音符、节奏、速度、表情记号等。通过识谱,较细致,较全面的了解作品的背景、形式、内容、风格、曲式、和声与具体奏法的运用,并要对乐曲做以粗略的处理。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谱子弹熟了不等于弹好了,它只完成了弹奏的一部分。

2.弹奏练习。在保证分手练习扎实、准确无误的情况下,才可以合手练习。首先要在作品中找出声部旋律,然后加以分别练习,待各声部练习准确无误后再进行合练和难点练习。针对作品中不易弹奏的地方要以最大的耐心,一个音一个音,一个节拍一个节拍,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仔仔细细地磨炼。使问题得以解决,然后再与前后小节连上,难点就不难了。此外,还要慢速与变速、变节奏练习,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技术的需要。

3.强化记谱。记谱是对乐谱完全记忆的过程。记谱方法很多。可以根据个人学习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如视觉记忆、听觉记忆、结构记忆、位置记忆等。乐谱记忆的好坏不仅决定了演奏是否成功,同时也影响演奏者的心理状态。

4.创设多样的表演情境,提高学生舞台表演的应变能力在平时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多样的表演情境,使学生在演奏过程适应不同环境、应不同对象的变化,从而提升学生适应对公开演奏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公开表演的舞台,模拟公开演奏的现场氛围,对于上台容易紧张的学生,教师应该多给予他们走上舞台机会,以不同形式的奖励激励他们提高信心,比如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上台表演钢琴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或参与伴奏实践,从而增强学生舞台实践的经验,逐步建立舞台演奏的自信心。

(四)强化注意力训练,培养学生心理练习

加强注意力集中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大脑对所有器官的控制能力,逐步使演奏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方向或事物上,并对其他事物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一般来说,演奏者在公开演奏时会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心指向的因素总是会干扰。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心理练习与实际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技术较为有效。比如:教师鼓励学生脱离乐谱和钢琴,是强化注意力的最好训练,让学生把乐谱记忆在大脑中,改变学生长期靠手指弹奏惯性背谱的习惯。指导学生研读乐谱,学习与公开演奏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作家生平、时代背景和作家风格特点等。通过长期科学而有计划的心理练习,提高学生公开演奏的成功率。

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要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坚实的技术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正确的教学引导为前提的,只要平时有目的的训练演奏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习惯,认真把握每一次公开演奏的机会,积累当众演奏的经验,公开演奏时的惧怕心理自然会消失。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钢琴
纸钢琴
最牛钢琴
钢琴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
新形势下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缓解与心理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