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2015-06-03许天鸣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欣赏课音乐家流行音乐

许天鸣

摘要:音乐欣赏课是高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中的涉及音乐最广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对古今中外及各个类型的音乐进行讲解赏析, 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初步了解音乐, 并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从而达到促进美育的作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开始逐步完善,但仍有部分问题值得反思与改进。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从课程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教学改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 改革

一、音乐欣赏课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审美和品味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学,一把就是音乐”。学生在大学里除了学习赖以生存的专业知识以外,更主要的是学会感受世界的美与丑,善与恶。通过聆听音乐、读书、看电影等诸多手段,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品位。这种内在的美,并未朝夕所能改变,需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大量作品,才能在其中练出火眼金睛,剔除糟粕发现经典。而音乐欣赏这门课恰恰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事物能力最强时候,给他们设置的课程,其在上课期间会不自觉地潜移默化接受美的熏陶。这种审美正式当代大学生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所必须的接受的审美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树立社会主义科学正确的审美观。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给学生聆听的一定是经过历史和时间沉淀的最有价值的音乐作品,通过作品了解每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和历史背景,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时大时代的审美品位。在了解音乐家的创作经历和生平故事后,在聆听时会多一层对音乐的理解。这种深入音乐家创作过程的体验,学会了解音乐创作的艰难,能帮助学生在今后面对困难时勇于面对挑战,也会让学生对于人生得到更多的感悟。

(二)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好音乐

好的音乐积极健康向上,教会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好的音乐也是音乐欣赏课的一个重要目的,现在的世界变化一日千里,每天都产生大量的音乐。我们不能否认音乐的功能性,只要对你当时的心境产生积极作用的,都可以称之为好的音乐。在学习沮丧时摇滚乐可以令你重新振奋,在你自以为是时巴赫的音乐会教你如何谦虚平和,当你感情受挫时田园般清新的新音乐又是你最好的疗伤良药。但是伟大的作曲家创作的经典的音乐永远都会是人生前行时指路的明灯,在经过历史大变迁和时间的洗礼后,大浪淘沙留下的音乐一定是最值得选择的作品,那么流行与古典之间的差异性便显现出来。在音乐欣赏课一个学期上下来,学生会在音乐的熏陶和感召下,了解了什么是好的音乐?以及如何去选择好的音乐。

(三)感受生活的美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听爱国歌曲,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在教授音乐欣赏课的时候,教师也必须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课上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听西方的经典音乐的同时,也要大力宣扬我国本民族经典的传统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是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教师应尽的职责。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就是近代伟大的作品,在讲授这首作品时,除了介绍音乐本体外,不仅仅是因为冼星海的留法背景和音乐创作技法,更要着重强调其抗战的背景下的激励千千万万军民抗日的历史意义。传统音乐我们国家流传下来的音乐以各个民族的地方民歌为主,很多歌曲都是耳熟能详,这样的歌曲对于没有接触过音乐的学生来说,更容易被接受,如《小河淌水》《瑶族舞曲》等。

二、音乐欣赏课需要改变的几个方面

(一)听古典音乐难以接受

古典音乐泛指从巴洛克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乐歌剧等艺术形式,现代的人们难以静心的去欣赏一部音乐作品,究其原因也是当下的社会所造成的,如今的文化已经沦为快餐文化,微博微信寥寥数字,流行音乐也几分钟的快速消费,人们不再安静平和的拿起一本书慢慢品读,也不再有耐心去欣赏一部四五十分钟的交响作品。这个并不能说是问题,而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然而在浮躁的社会中,人们应该坚守的一份内心的平和,这种无形的滋养会让人变得包容,开启发现美的眼睛,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二)听流行音乐没有帮助

许多学生把流行与古典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泾渭分明不能兼容。流行与古典是不同时期的说法,流行音乐顾名思义就是社会上流行的音乐类型,而几百年前的欧洲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就是当时民众的流行音乐,其普及程度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而今的流行音乐就是以人声为主导的电子音乐。目前很多音乐家都在尝试把古典和流行结合起来,跨界成了音乐的新时尚,如著名音乐品牌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音乐家郎朗、马克西姆等等都会尝试性的把两种音乐形式融合到一起。学生有自己的选择权,存在即是真理,学生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教师可以多把跨界的音乐家介绍给学生,让古典的旋律和现代电子音乐的炫目的结合,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学生今后的人生中,随着成熟与人生的历练,他们自然会剔除一些音乐,留下来的也一定以古典音乐为多。

(三)授课形式单一,带学生听音乐会,切实感受音乐

音乐欣赏课的授课形式较为普遍的是在多媒体教室,老师放音乐学生听,然后讲解,其好处是节省教学成本宜于管理学生,但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高,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今许多城市都有自己剧院,经常上演各种丰富多彩的剧目,从百老汇音乐到古典音乐,从民间戏曲到当代的话剧,品类繁多,受众面广泛,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菜。

(四)教师需提高自身音乐修养

教师是授课的主体,其专业的知识架构和修养品位直接影响音乐欣赏课对学生传达的信息。无论是声乐教师钢琴教师器乐教师还是理论教师,都应拓展自己专业以外的其他门类,通过不断地充电学习,让自己的音乐知识架构完整起来。在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尽量多的广的把音乐传递给学生。

三、结语

音乐欣赏课不同于专业课,并不能给学生以生存的技能,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确是直接的,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有一颗坚定的心和发现美的眼,才能在在未来变幻莫测的世界里以不变应万变,音乐欣赏课的潜在的价值能一直伴随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王伟任,王顺通.音乐欣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2]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王朝霞.学校音乐欣赏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教育,2003,(02).

[4]王安国.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欣赏课音乐家流行音乐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姚铜(音乐家)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