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不同声场环境对男高音训练的作用

2015-06-03何杰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男高音

何杰

摘要:男高音声部的系统训练一直是声乐界内部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日常训练的感受,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出了不同声场环境下的声乐练习对男高音训练的价值和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引起更多专业学习者和教师的重视,能够促使他们在日常的训练中,注重不同声场环境对男高音发声训练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真正作用于我们的男高音训练,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系统的训练理念。

关键词:声场环境 男高音 发声训练

一、男高音日常训练目的

纵观国内各类男高音训练方式中,其训练目的无外乎以下两个:

目的一: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基本的技能就是演唱的技能,主要包括呼吸的控制和发声的控制两个方面。呼吸的控制训练又可以分为单纯训练和混合训练,单纯训练指的是单一的气息练习为核心的训练,如狗喘气、快吸快呼等练习,譬如卡巴耶①在自己的声乐大师课上,就曾要求学员躺下后腹部负重来发“s”;混合训练则是指将气息的控制与发声训练混合起来,譬如在练习弱音时就要非常注重气息的控制。发声的控制包括音量的控制训练、音色的变化训练、穿透力的训练、高音的训练、半声的训练、弱音的训练、长音的训练等等,在不同的演唱需求下,演唱者往往需要练习不同的演唱技能。在长期的声乐演唱历史上,不同的训练技能都能找到相应的训练方法,比如男高音的解决可以借鉴关闭唱法或者咽音的训练手法等。

目的二:演唱能力的训练。对于一个歌唱演员来说,演和唱是要合二为一的,虽然声乐技能占据了日常训练的大部分时间,但是适当的表演训练、表演和歌唱相结合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声乐艺术始终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

本文中关于声场环境的讨论,主要涉及到男高音训练中的发声训练。

二、不同声场环境中的混响时间差异会影响我们对声音的判断

在声乐演唱中,我们主要接触到的声场环境包括琴房、录音室、普通教室、音乐厅、大礼堂、歌剧院等等。从声学测量的角度出发,不同的场所给演唱者提供的声场环境是有差异的,其中最主要的差异便是混响时间。混响时间指的是从发声体产生音响之后,声波经过多种介质传送出去,到达各个反射界面后,从反射界面上反射回来的、迟到的反射声,即基本音响在传播和反射的过程中造成的“残留”现象。由于各个声场环境在构造上的差异,因此,在混响时间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杨大恒在《中、小型教室声场环境研究》中的测算②,音乐厅或歌剧院的最适合的混响时间是1500-1800ms,音乐录音室的混响时间是1400-1600ms,礼堂的混响时间是1200-1400ms。从这几个数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厅堂设计有不同的混响时间,当我们在混响时间较长的声场中发声时,可以获得更加丰满的音响效果,反之则音响单薄。换言之,不同声场环境会影响到我们对声音效果的判断。

三、男高音不同发声训练需求下的声场选择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推断,不同阶段的男高音在进行练习时应该对声场环境进行选择。

首先,初级阶段的学习或者某种新的练习的初步阶段,男高音可以选择混响时间较短的声场环境,如学校琴房。在琴房练习过的人都会有非常明显的感受,特别是那些热衷于在“楼道”、“浴室”中歌唱的初学者,一到琴房就感觉自己的声音都被周遭的吸音板给“吸干”了。也就是说,在琴房的演唱混响时间很短,共鸣效果最弱,以至于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己发出的基本声音是否正确、是否有美感,而声音中的瑕疵也不会被混响所掩盖。而且,琴房可以提供安静的个人空间,对于还处在声部构建的最初阶段的男高音学习者,在最初形成肌肉记忆的关键时期,琴房是最佳的声场选择。

其次,在掌握了基本的发声技巧,声音较为通畅,获得了部分的发声共鸣的男高音,可以选择混响时间相对较长的声场环境,如梯形教室。而当演唱者具备了对声音的基本判断能力之后,可以尝试去礼堂中进行练习,礼堂相对于音乐厅来说,混响时间短许多,然而,整体的面积较琴房宽阔,因此,演唱者可以利用其声场来练习声音的投射,训练声音中的致远能力。

再次,音乐厅或歌剧院是具有扎实的声乐演唱基础的男高音最合适的声场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男高音可以充分检验自己已学的技能,特别是有机会和乐队合作的时候,当自己处于乐池之后时,自己的声音能否与乐队和谐,能否形成更高的共振峰,以穿过乐队,到达最后一排观众的耳中。音乐厅和歌剧院的舞台是检验男高音学习优劣的最佳声场。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当男高音练习弱音、半声、渐弱、高弱、渐强等特殊的技巧时,音乐厅和歌剧厅也是最合适的场所。譬如练习用半声技巧演唱咏叹调《你的歌声依然在我耳畔》③,演唱者只用正常音量时一半的气力,要在声音中表现出法国男高音所特有的香槟色彩。在混响时间较短的地方进行练习时,我们可能很难感受到这种特殊的美感,但是在“一唱就响”的音乐厅中,半声演唱却可以完整地展现出优雅、抑郁的色彩。

最后,户外是一个特殊的声场,可以锻炼演唱者对声音穿透力的掌控,以及根据现实的声场进行灵活调节的能力。不同的户外声场对演唱者不同方面的声音能力提出要求,在山巅上练习,我们可以不断的调整发声时的投射点,使声音形成致远的习惯;在宽阔的湖面练习时,不加训练的声音听起来十分苍白和散乱,因此,可以很好的练习声音的集中和透亮。同时,户外给了我们宽敞舒适的环境,容易达到身心的放松,对于练习高音技巧也有很好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仅仅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声学知识,以及总结自己在不同声场环境中进行训练的感受而进行的论述,可能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有失偏颇的地方。在这里,笔者仅希望每一位男高音演唱者,能够在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声场环境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不同声场环境的差异,来辅助我们的练习,促进我们的进步。

注释:

①卡巴耶,Montserrat Caballe,西班牙女高音。

②杨大恒:《中、小型教室声场环境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③选自比才的歌剧《采珠人》

参考文献:

[1]张美林.关于男高音的高音训练[J].人民音乐,2004,(10).

[2]周晓音.论声乐教学中的男高音训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01).

猜你喜欢

男高音
男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龙涛
可爱的红(为男高音而作)
“罗西尼式”男高音的演唱风格与训练技巧探析
清平乐
阳光下的中国
大山的脊梁
运 河 水
男高音与男低音
魅力的油茶之乡
全能的男高音——怀念尼科莱·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