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2015-06-03闫典芝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融合

闫典芝

摘要:美声唱法是西方歌唱艺术形式的一种,美声唱法在流入到中国后与传统的民族唱法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本土化并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声唱法向我们展示了西方的声乐文化,推动了我国声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声乐作品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歌唱技巧等方面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并为这二者的完美融合提出相关看法。

关键词:美声唱法 本土音乐 融合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歌唱方式,然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对本国的经济文化事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此前提下,西方的美声唱法流入到我国,并且成为我国声乐史上的重大转折。我国音乐界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传统的民族唱法中融入了西方美声唱法的特征和技巧,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越来越相似。中国传统民族唱法和西方美声唱法的融合不仅促进了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还推动了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进步。本文探讨了东西方声乐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与美声唱法融合的必要性

美声唱法最初以歌剧的形式出现,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发展才达到了今天的成就。西洋美声唱法作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唱法,到20世纪才正式被引入中国,是中国音乐历史变迁的有力见证。美声唱法的科学性使得它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更多的音乐家在使用传统的方式演绎作品时加入一些美声唱法的技巧,这样演唱出来的歌曲不仅有独特的民族韵味,还体现了对传统唱法的创新。世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产生了以法国学派、德国学派为代表的无数声乐派系,但是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发展却频频受挫。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唱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难以撼动,然而在世界音乐文化中传统民族唱法却很难与其他国家竞争。因此要想提高我国的民族唱法在世界文化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借鉴美声唱法中优的优秀成份,做到与时俱进,推动我国民族唱法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目前在我国美声唱法还很大程度独立于传统的民族唱法之外,它们相互借鉴融合的速度过于缓慢。尽管一些音乐家努力的尝试把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结合,也创作出了像《黄河大合唱》、《我爱你,中国》、《大海啊,故乡》等优秀的音乐作品,但是离国际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国必须加强与西方国家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丰富传统民族唱法的内涵,使我国的声乐文化事业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增强声乐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二、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融合问题的探讨

(一)吐字不清成为中国美声发展的阻力之一

许多歌手使用美声唱法来演绎中文歌曲时常常会产生声音含糊、吐字不清的情况。实际上周恩来总理在五六十年代就对此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但是却一直得不到解决。即使一个歌手能在唱歌时拥有动听的声音、恰当的技巧以及合适的情感,但是只要吐字不清就会影响整首歌的美感,让人听了不舒服。这个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人们也逐渐认为吐字不清是美声唱法无法克服的难题,中文歌曲很难用美声唱法清晰的唱出来。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美声唱法本身不存在咬字不清的特征;其次,结合美声唱法在其他国家的本土化发展,美声唱法很明显的能够与其他语言文化融合,不会咬字不清;最后,虽然中文音韵相比于其他国家较为复杂,但是本质上还是适合歌唱的。所以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就意味着咬字不清是完全不成立的。世界上有很多种美声唱法学派,其中俄罗斯学派对我国的声乐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是俄罗斯学派发音本身就存在问题,倘若我国的声乐学家只是进行照搬,用与之相同的办法来演唱中国自己的音乐作品,效果必然很差。

(二)完美的演唱效果要注重内外部条件的结合

事实上我国还是有很多优秀的美声歌唱家的,他们不但能唱好外文歌曲,对中文歌曲也把握得非常好。如著名的维吾尔族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就能用清晰的汉语要演唱许多中外名曲。在谈及如何娴熟地驾驭各种歌唱语言时,迪里拜尔女士表示只要合理把握美声歌唱技巧,认真感受语言的特征,就能自然而然唱出动听的歌曲。当代我国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如彭丽媛、宋祖英等等,他们不仅拥有来自国内外的支持者,有的还走出国门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这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用美声演唱中国本土歌曲之前,要首先对歌曲的整体情感进行把握,了解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结构,这样才能够对歌曲进行正确的艺术处理。同时演唱者要不断地练习,摸索出最为理想的方式来将歌曲传达给听众。此外良好的演唱效果也离不开其他的外部条件,如伴奏等等。所以要想带给听众完美的美声表演,就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对声乐艺术表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的声乐事业必须要跟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脚步,与国际接轨。美声歌唱家应该积极主动的吸取西方音乐界先进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并且把他们学到的优点运用到中国本土的民族唱法中,从而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唱法。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我国的声乐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民族唱法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娟.浅谈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J].大舞台,2010,(01).

[2]蔡炫琴.从中国的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不同阶段的比较看中国声乐的发展[J].黄河之声,2009,(04).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民族声乐教学受美声唱法的影响分析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