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二胡曲

2015-06-03周晓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二胡曲创作手法民族特色

周晓

摘要:在曲目繁多的经典二胡音乐作品中,大多以民族民间音乐、地方戏曲、民间小调以及舞蹈旋律为音乐素材的。随着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和大量二胡新作品的问世与演奏技巧的发展,二胡音乐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本文就以运用民族音乐创作的二胡曲为对象,尝试将民族特色音乐与音乐创作手法、二胡演奏技法与时代特征等方面的融合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民族特色 创作手法 二胡曲 相融合

二胡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拉弦乐器,最早出现于唐代,到宋代以马尾作为琴弓,由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地区,成为胡琴,从元代开始广泛流行。二胡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乐器一直流传发展至今。

二胡演奏的乐曲大多蕴含着极其广阔的民间资源和素材。民间小调、戏曲音乐为音乐家的二胡曲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源泉,运用民族音乐创作二胡曲,会使二胡演奏更具中国韵味,更加富有地方特色和风格,更加具备民族精神和时代魅力。在二胡音乐作品中,有很多乐曲都是在我国民族音乐、地方戏曲、民间小调以及舞蹈旋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而大量新作品的问世和演奏技巧的发展,使二胡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为此,笔者就以运用民族音乐创作二胡曲,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将民族特色音乐与音乐创作手法相融合

运用民族特色音乐与二胡音乐创作手法相融合的方式创作二胡曲,是二胡作曲家们普遍采取的创作手法。他们将民族民间音乐小调、歌舞、戏曲音乐,进行整理归纳,去粗取精,通过大胆改革,从而促使传统的地方民间小调得以升华,得到流传。比如二胡曲《绣金匾》、《小花鼓》等,便是以四度框架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改革后,基于二胡细腻的滑音、富有歌唱性优美音色的特点,二胡曲的风格更加鲜明,曲调更加开阔大气,使二胡音乐增添了更多色彩和动力。节奏方面,作曲家还通过吸收了民族民间音乐中的各种节奏形态,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二胡音乐作品中,让民族音乐与二胡音乐融为一体,不仅为民族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使二胡音乐更加丰富多彩。在二胡音乐的创作中,作曲家们还大胆地引入民族民间音乐的唱腔风格和演奏技法,从而使二胡音乐得到广泛拓展,更受大众喜爱,如《秦腔主题随想曲》、《一枝花》等。

二、将民族特色音乐与二胡演奏技法相融合

二胡的演奏技法多样,音色丰富多变,滑音、装饰音、揉弦、泛音、颤弓等技巧在众多的音乐风格中常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如鲁日融先生创作的二胡曲《迷胡调》,以陕西地方戏“迷胡”中的几个曲牌改编而成,用委婉细腻的手法表现了人们的欢乐心情,这首作品中的滑音、滑揉和压揉弦的运用将陕西人的声腔特征和爽朗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二胡曲《战马奔腾》中,作曲家将二胡演奏技巧大胆进行了革新,独创了一些弹拨琴弦的新指法,丰富了二胡音乐的表现力,从而更加生动地表现了守卫在边疆的骑兵战士的军营生活,开创了用二胡表现军旅题材的先河。

三、将民族特色音乐与时代特征相融合

从刘天华、阿炳到现在,二胡作为独奏乐器的出现已经80多年了,他们二人早先创作与演奏的二胡独奏曲,多为抒情风格,亦多为触景生情而触发的创作灵感。而当代二胡独奏曲的创作,则更多贴近于时代和注重二胡的表现力,以期达到讴歌时代精神风貌的目的。比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赵震霄、鲁日融创作的《秦腔主题随想曲》,便十分具有时代精神,乐曲热情豪放,风格浓郁质朴,节奏鲜明多样,风格独特新颖,深受广大二胡爱好者及人民大众的喜爱。又如蒋凤之先生——人们称之谓蒋派,他们的二胡创作与演奏,更是自成一格,不仅曲目富有时代特色,而且更注重二胡的表现力,赋二胡音乐以叙事性、描写性、歌唱性、戏剧性、史诗性。其代表作《汉宫秋月》、《花欢乐》等,便是建国以来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影响深远。

四、将民族特色音乐与地域风格相融合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而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十分丰富。北方地区的音乐大多具有粗犷、豪放的风格,其二胡曲目自然也就多粗犷、多豪放,比如《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等,便是其中的代表曲目;南方则不同,南方人的性格比较细腻、柔情,其音乐也就委婉、甜美,比如江南丝竹和苏南小调。而苏南地区的二胡演奏风格就是在江南丝竹和苏南小调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如《江南春色》、《姑苏春晓》等;在陕西,则有所不同,陕西一带二胡演奏风格,大多具有秦腔、眉户、婉娩腔等戏曲的韵味,秦腔秦韵,地方风味十足;而山东、河南一带也是如此,其质朴、自然、淳厚、强悍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二胡曲《河南小曲》、《一枝花》等,一听就是河南山东一带的风格;具有内蒙大草原音乐风味的二胡演奏风格,更是富有马头琴、四胡等乐器的特点,草原风光明媚、骏马奔腾、载歌载舞,均是二胡需要表现和能够表现的场景。在当代二胡音乐作品中,只有与地域风格相融合,才能创作出极具地方特色的好作品,也才能使二胡的演奏技巧不断升华,风格多样。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地区间的交流日益广泛,二胡的演奏风格也正在逐渐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进步。因此,将民族特色音乐与地域风格相融合,已成为二胡爱好着取之不尽的音乐资源。

五、将民族特色音乐与民间音乐节奏相融合

民族音调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与现代节奏相融合是作曲家们普遍使用的手段之一。他们在二胡曲原有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技巧的基础上融入具有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旋律和节奏,使观众听起来耳目一新,既亲切又感人,经久不衰。如《赛马》这首二胡独奏曲,描写了我国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赛马比赛的热烈场面,此曲具有鲜明的蒙古族音调和节奏特点。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陈耀星先生在创作二胡音乐时,就十分重视将民族特色音乐与民间音乐节奏相融合,在他创作的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中,就运用了具有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节奏,从而将内蒙古高原骏马奔驰的形象,巧妙地融入音乐之中。

六、将民族特色音乐与现代配器手法相融合

民族民间音乐在配器上也颇为讲究,由于二胡只能演奏单线条的旋律,若加入好的配器,会使得二胡的演奏更有气势,更具张力。而配器手法的更新,反过来又能推动二胡音乐创作的发展。为此,许多作曲家将民族民间音乐与民族乐队相配合,并把它运用到二胡音乐的创作之中。有的还加入地方的民间小乐队和打击乐等,突出了打击乐器的节奏感和地方民间乐器所带来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效应。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二胡演奏家,赴国外演出时,为增强演出效果,他们常与当地一流乐团进行协作,创作手法则大胆采取西洋乐器进行配器,如此,既增强了民族特色音乐的色彩,又使配器手法更加具有新颖性,从而更能产生轰动效应,使二胡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别具一格。

综上所述,二胡音乐创作在现代音乐家们的勤奋努力和大胆改革下,其发展已是新常态,二胡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在探索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应该继承传统,深入学习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不断有所创新,也只有根植在民族民间音乐这片肥沃地土壤中,二胡音乐创作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二胡曲创作手法民族特色
齐白石妙说二胡曲
我躲进二胡曲里纳凉
论二胡右手运弓技术在现代二胡曲中的运用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
浅谈辽剧武戏《三战张月娥》之我饰演张月娥的切身体会与感悟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