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在学校学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15-06-02赵新宇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教育重要作用德育教育

赵新宇

摘 要:德育在学校学科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从生活到学习都有所渗透,学校教育必须承担其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能够对其进行德育教育,重视德育教育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都获得成长,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 学科教育 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135-02

现代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石,因此需要以历史的角度来进行审视这件事情,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德育工作。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思想、观念都有了很多新的变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学校可以培养出对社会有用,能够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人才。因此德育在这一要求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目前国家之间的竞争变得非常的激烈,特别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哪个国家的青少年能够满足素质人才的要求,那么就会在未来具有竞争力。学校及时传承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进入社会前学习做人的地方。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让他们的胸怀宽广,品德高尚,志向远大。学校的校风优劣,学生的学习成绩能不能提升,都和学校的德育教育联系紧密。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仅仅依靠老师来进行是不足够的,社会、政府、家长都需要支持,参与。学校的各学科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1 学校德育教育重要性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外来精神文化产品的涌入,让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我们国家的学生带来了不利影响;再加上新的读书无用论和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干扰着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致使在一些学生中出现了社会责任感不强、承担任务的自觉性较差、分辨是非能力差、社会实践能力差、抗挫折心理素质差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不信守承诺;缺乏感恩、宽容和谅解;消费攀比现象严重等。

社会的开发让学校的道德信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学生在校外进行交流,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导致了其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偏颇。学校里面接受的是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在学生进入社会前,必须要对其进行德育,通过学校的教育来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思想平的对人的行为、智慧、才能都会有影响,人又是社会的主体,可以支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经过德育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先进、品德高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正确导向作用。

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学校不仅仅是进行知识传播的地方,更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具有社会价值的人,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创新,培养他们宽广的胸怀,不让他们失去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现在国家于国家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需要想办法提升我国国家学生的素质,获得未来竞争的视力。青少年的培养是非常困难和艰巨的,德育教育现在非常的紧迫,因为我国长期进行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比起来落后很多,我们现在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进行弥补和追赶,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各科的教师长期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对德育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能够包含爱国主义、热爱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等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出遵纪守法、爱国爱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说明我们国家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新的认识,也正在努力的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基础学科的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情况也开始普遍起来。

2 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方法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就是教师凭借教材及结合各种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认为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2.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物理、化学、生物教材中,大部分德育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2.2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学科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尤其是语文、历史学科的课外阅读。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但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还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2.3 课外活动

德育渗透不单单是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课外学习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和主题活动,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校开展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反邪教教育等来让他们和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进行了解,开展这些相关的知识竞赛,举办手抄报等方式,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让学生懂法,能够遵纪守法。

3 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基础教育能够满足其需求,在新世纪,人才的要求有了改变,我们对品德的要求更高了。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从思想上能够克服重视成绩不重视德育的情况,对自己的德育教学方式进行改进,避免倾向主义,不要固定人才的培养方向。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基础来作为教育目的,让学生能够符合合格公民的要求。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訓,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也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评价标准。

德育科研工作表示的是德育在我国的发展,也是德育工作具有科学性的保障,能够提升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我们需要对青少年当前的成长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学生的以下一些方面的教育和研究: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学校德育教学的载体。环境的优美,校园文化的高雅,都会对学生的积极向上心态起到影响,所以需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学校校风的优劣,学生成绩的高低,都会因为学校德育教育重视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未来,我们重视的是他们的身心都健康成长,所以除了对其学习成绩进行要求之外,对德育教育也不能放松,他是学科教育的基础,在各学科教育中都应该有所渗透。

参考文献

[1] 李聚强,郝冀伟.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EB/OL].http:www.sjzdaily.com.cn.

[2] 李冰.德育教育的主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3] 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4] 护理教育中的德育[J].2011(2):178-179.

[5] 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做法与心得[Z].

猜你喜欢

学科教育重要作用德育教育
提升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品牌服装设计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都是“教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