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2015-06-02洛嘉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理论研究思想政治

洛嘉

摘要:伴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当前大学生思想日益活跃,各种媒体不断冲击,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已经刻不容缓。以微信、微博等媒体为特点的“微时代”对大学生的交流、沟通、社会生活起着巨大的改变作用,其利弊犹如一把双刃剑。面对这样的新形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当前形势下,顺利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思想政治 理论研究 必要性探讨

大学生作为当代精英,具有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活跃等特点,同时引领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便利的交流和沟通工具应运而生,微博、微信等便是其中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工具之一。这些新媒体工具的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明显,一方面增加了信息的传播,方便了大学生交流和沟通,同时也使得一些不利信息影响和冲击着一些思想不坚定的学生。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也要跟得上时代和科技的步伐,适时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正能量的学习和传播。

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现状

(一)思想道德意识淡薄

由于当前大学生从高中考进大学,其骨子里的学习意识仍较强烈。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很多人仍会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上,其主动学习的目的,已经不同于高中、初中等阶段单纯性地获取知识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贴近实际生活需求、将来计划的需求,特别是当社会上某些人才评价的标准越来越片面时,再加上相对繁重的训练以及知识学习,这些都促使高校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思想道德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利己主义、忽略集体意识、不能善始善终,并在学习和生活中时而本末倒置,甚至滋生退学的想法,这直接导致思想建设工作的停滞不前,从而进一步阻碍了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为祖国建设大业培育人才的目标。

(二)集体意识弱化

经过一段大学学习之后,高校学生逐渐在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都实现了一定的独立性,并对各种事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虽然在教育的大幅度普及下,高校学生对于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大学生活带来的独立性,使得他们的独立意识很强,并且对于外界有着极其强烈的辨别意识,在接受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其强烈的抵触意识和自我意识。同时,很多高校学生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中的80后、90后,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学生的个人意识表现较为强烈,在集体生活中,不太注重集体意识,造成了大多数高校活动中,学生之间无法很好进行团队协作,造成学员之间彼此的集体意识淡化。

(三)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

世界融合速度加快的影响下,各种文化之间不断碰撞,价值观念呈多元化趋向。信息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们能通过一定的终端便能随时传播信息。由于网络上的很多信息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多信息包含有一些暴力、色情、反动思想的内容,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于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可能无法形成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抵制能力,这样下来,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会直接给学生的思想带来冲击。

二、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当前媒体的优势,自觉抵制消极不良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都是采用教师“满堂灌”的方式进行,内容单调枯燥,同时教育开展形式也很单调,学生对这种教育缺乏热情,学习兴趣低下。在微时代的影响下,信息传播量大,教师可以在海量信息中,筛选一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展示,并带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探讨。在微时代背景下,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海量的信息,探索众多未知的知识。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教授的内容进行网络搜索,一旦发现教师讲授的有所错误便会当场提出,让教师有所难堪。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询问诸多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恰当运用网络或者其他媒体形式,寻找不同的答案,自觉避免不良影响和不良信息。

(二)提升教师融入新时期的能力,适时建立恰当的师生互动平台

新形势下要开展好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趋势,提高自身的水平,融入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去。有效提高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并积极地通过新媒体及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引导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赢得学生的信任,为开展教育工作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利用当前新时期媒体工具,为师生之间搭建交流的平台。例如,通过开通高校心理微博,对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进行宣传,并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微博进行宣传,扩大平台对优秀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交流。

(三)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的力度

新时期新媒体的背景下,言论是自由的,信息是开放的,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与引导的力度。

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即言语健康、信息健康,通过专题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恶俗的言语及不良的信息对学生自身以及其他人带来的危害,让学生主动树立“我要健康,我要抵制不良信息”的思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做一个健康的人。

其次,要利用学校的公共平台,关注学生的言论,并对一些耸人听闻的传言、不入流的价值取向等进行驳斥,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干部在网络监督过程中的作用,及时汇报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言语,并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彦青,张明辉.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5).

[2]邢峰,许海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

[3]张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4]李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若干问题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理论研究思想政治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