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见之五月

2015-06-01杨晓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音输入脑电波手势

杨晓哲

几十年来,人机交互的方式看上去比较固定。很多人已经非常习惯用键盘打字,用鼠标操控。但是,近些年来,智能手机的崛起,平板电脑的普及,正在让我们开始习惯于触屏控制。从现在,眺望未来,是否在并不遥远的未来,还有更多、更好的交互方式呢?

手势控制

从在触摸屏幕上进行多点触摸,到隔空进行手势控制。这看上去是一个不错的延续。但是,手势控制的难点就在于图像识别度。要知道,能让计算机准确识别这是手势,而不是哪个会动的物体是有难度的。

因此,早期的手势控制往往需要在手指上贴几个小贴纸,用来精准识别手指的位置和手指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在,你只要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一个QQ手势控制,就可以用手势来控制PPT,这并不稀奇。但是,如何更进一步让手势出神入化、便捷精准呢?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短片来感受未来手势控制的可能性。

教育联想

过去我们学习键盘打字需要训练指法的时间,甚至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例如,需要把双手放在“ASDF”和“JKL:”上,而不是用一指禅。这种规范习惯之后的确会让大多数人打字速度非常快。

那么,新的手势控制自然也会有另一套行为方式。这套行为方式会是什么呢?是影片中拍照的取景框的手势,是手臂一挥的切换,还是非常生活化的再见手势?

这一套方式似乎还没有定式。将会有谁来设计定义它呢?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键盘字母排序的发明过程,键盘上的字母排序也并非最合理,但是当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这种方式就很难更改了。而手势呢?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专题。

语音控制

通过语音进行控制,非常符合人与人交流的习惯延展到人与机器。随着语音识别越发准确,甚至有的对话过程让人仿佛感觉自己在与人交流。Siri在英文识别与智能回复上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

而在中文方面,无论是讯飞语音、微信语音输入,还是苹果自带的语音输入都达到了九成以上的准确率。所以很多人开始不喜欢打字,直接说出来就可以转化为文字了。但是从语音识别到语音操控,还有一个语义识别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计算机来说并不容易,甚至有待人工智能系统的成熟。

或许,我们需要一个语音控制中心。Homey语音控制球就是根据这个想法研制出的一个智能家居的语音控制中心。可以非常便捷地进行语音控制。

教育联想

语言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要素。也正因为如此,语音控制不仅是人与机器交互的一种方式,更可能成为模糊人机交互感觉的重要转折点。

语音控制从交互方式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它在追求一种既不需要人过多地改变自己原有的语言习惯,也不需要去学习机器听得懂的语言,即尽可能地让机器懂得人的语言。

更进一步,我们在和机器进行语音交流、控制的时候,是否会提升我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呢?这似乎又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话题。

脑波控制

大脑就像黑箱,大多数时候,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的感受,并且还很难琢磨清楚。随着脑电波技术的成熟,市面上也开始陆续出现轻便简易的脑电波设备。这些简易的脑电波设备虽然不一定精准,但是也能够初步判断此刻你的脑电波是强是弱,注意力是集中还是涣散。

猜你喜欢

语音输入脑电波手势
能感应人的脑电波并自动关机的电视机
挑战!神秘手势
大嘴找规律
不会拼音?打字用说的就成了
胜利的手势
不走神耳机
科技在线
50年后的手机
认手势说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