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此一举的APP

2015-06-01邱元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终端图书数字

邱元阳

技术无疑应为社会服务,社会需要一直是技术发展的幕后推手。教育思想的运动和变革也促使一部分IT新技术向教育靠拢。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和网络连接便捷性的不断提升,各种App(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应用越来越丰富,从事手机App开发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这无疑也极大地丰富了随处可见的IT应用。在市场繁荣的同时,各种App应用也用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诠释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技术理念。

应用无处不在,App铺天盖地而来。智能终端仿佛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冒出无数品牌。百十元的智能手机随处可见,终端价格跌至冰点,应用热情空前高涨。有需求就有市场,一款款“创新”的应用浮出水面,似乎不穿上App的外衣就不够高大上。不管功能如何单一,它们也同样地反映了个体需求。尤其是在教育市场上,商家深知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只要编织出光鲜的皇帝新衣,没有聪明人站出来撕破。需求,谁说了算?

参观一所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在大厅里看到两台触摸一体机,上面展示着可以下载阅读的电子书籍。除了图书封面和简介,旁边还有一个目前颇为流行的二维码。管理员介绍,学生手机上安装一个客户端的App后,到这里查到自己想看的图书,用手机客户端扫描一下这个二维码,就可以下载TXT格式的图书到手机上来阅读了。我问既然是普通的TXT文本文件格式,为什么要做个App,而且还必须到图书馆大厅才能下载,仅有的两台触摸一体机是否够用,为什么不用网站方式让学生自由阅读……管理员无言以对。

其实从功能上看,数字图书馆自身的网站系统完全能够实现电子图书Web方式的在线阅读,根本不需要专门开发一个什么App,一个看似华丽的转身,却浪费了多少学生的往返时间,浪费了管理人员多少整理和发布的时间。华而不实的背后,是一种不自觉的形式主义的危机。

遗憾的是这还并非个别现象。在另一个“成功”的数字校园样板学校中,我再次领略了鸡肋App的风采。该数字校园的亮点之一,是与智能终端的互动。技术人员演示了通过手机上的App登录学校网站后,根据自己的所学内容选择随堂测试的过程,系统能够及时反馈学生测试成绩等信息。然而,当问及为什么不直接使用Web方式实现时,回答却是这样更能吸引眼球。其实在演示操作时,技术人员不时会抱歉地说稍等,手机反应有些慢。这也正反映出App方式相较Web方式存在缺点——手机内部存储空间有限,安装的App过多时,无疑会影响到手机的运行速度。但是开发商方面一般不会考虑这些,很多功能仍然故意做成花哨的App,追求表面的繁华。

这类多此一举的App还有很多,不幸的是,它们几乎都是出现在学校的数字化应用中。教育是特殊的市场,学校作为买方,渴望技术应用而又不知深浅,只有行政化的调研拍板,没有专业性的论证分析,一边厉行节约一边又大手笔地投入,很容易被所谓的“技术”绑架。一味的逐新,肤浅的应用,功利的理念,虚荣的展示,最终让别人扼住了应用的缰绳。

四面烽火纠纠,八方诸侯碌碌。千帆过尽后,应用不堪回首。糊涂,糊涂,便宜商贾无数。

猜你喜欢

终端图书数字
答数字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完美终端
数字看G20
酒业传统终端向资本血拼迈进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如何防范终端销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