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国有单位会计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2015-05-30赵玉莲

2015年1期
关键词:问题

赵玉莲

摘要:会计管理体制是各级会计工作管理部门之间及其与基层会计核算单位之间在会计工作管理方面的权责关系,它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这种管理体制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建立适合国有企业集团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于提升国有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有单位;会计管理体制;问题

会计管理体制是会计规模管理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的总称,具体是指一个国家依据法津法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对本国会计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涉及内容很广泛,且随着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背景和历史阶段的不同内容也会有所变化。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在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呈现集团化发展趋势,为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运行和竞争,必须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体制与之相匹配,这样才能更好控制单位成本支出,降低财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而对会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如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等,应该认真分析,正确面对,并及时找到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单位的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国有单位会计管理体制现状

我国国有单位经济关系比较简单,会计核算也不复杂,多次改革之后,各单位随意支出、乱用会计科目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随着国家对企业集团实行“放权让利”以及“政策引导”的改革,现在会计管理体制已表现出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单位发展需要的一面,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

不少国有单位在审计时都被揭露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且实际执行不到位,监督走过场等问题。这源于單位内部对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淡漠,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仅仅是以文字和规章制度的形式加以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未真正建立或不健全。即便有制度却也是缺乏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的力度,并没有实质性的配套追究问责制,人们对制度自然就不重视,出现经济管理混乱、资产浪费严重、不合理支出等不规范现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不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账务处理不规范

针对账务处理问题,我国财政部专业制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明确规定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涉及到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以及传递程序、会计科目的设置及使用、会计账簿的管理及使用、会计核算预算方法以及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及要求。但实际上,很多单位不按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处理工作,财务管理一片混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2014年8月7日,莲花味精公告称,近日收到证监会河南监管局出具的警示函,认定公司董事会报告中主要客户名称不准确,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皆源于没有按会计规范要求操作。

(三)财务信息系统不健全

调查发现,很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并未真正体现本单位的实现经营情况,国有企业依靠单纯的资产监管模式或报表利润指标已经无法完全了解成员企业内部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更无法及时发现和化解集团已经存在或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集团的经营活动就会陷入盲目、无序状态。真实、实时、完整的财务信息,是整个企业集团实施适时监控和科学决策的有利依据。为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建立高度集成、实时、动态的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借助于集团内部的信息平台,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各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统一调配资源,从而加速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对集团内部横向和纵向业务的适时管理。

二、改进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急需要做的工作

(一)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落实会计准则的基本前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会计改革工作的深化,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内容的会计规范体系是大势所需,国有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建立符合单位发展的会计核算要求的会计管理制度,以保证会计工作规范化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明确职能,以职责分工为基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要在明确单位职能的基础上,整合各部门资源,简化办事流程,建立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确立制度,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准绳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要根据职能分工、目标责任、业务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进而堵塞系统漏洞、制约违反规定的操作、避免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有利于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职能的高效发挥。三是要加强监管,以内外监督为手段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内控制度从建立到运行都要接受单位自身、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三方面的监督管理,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进而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

(二)明确会计管理部门职能,健全会计监督体系

要建立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引入社会监督体系,把国有单位的报表审计、账务审计内容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监督上来,使国有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具有透明性,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的发生,减少“三公”经费的胡乱开支。加强社会监督,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对各单位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和查出的问题,要依据《会计法》从严处罚。加强国家监督,国家监督即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主要是以财政、审计、税务部门为主,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会计监督和检查机制。

(三)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打造国有单位管理新形象

随着管理改革的深入,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模式已逐步建立,预算管理已成为很多单位健全财务管理的基本手段。各单位必须建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单位预算管理,实行零级预算法,确保编制预算及预算执行的刚性,在保证合理支出的前提下,不得随意突破预算。除此还要加强单位相关人员的预算培训工作,从思想认识、业务水平、道德素质等各个方面来加强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保障预算工作的管理理念能够切实落实到位,真正为单位人员所接受与认识,并自觉执行。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健全财务管理体制的根本

任何一个单位的财务工作都离不开专业财务人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都直接影响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健全会计管理制度更应该注重财务人员的水平,因为他们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法律意识、政策解读,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首先要做好最初的人才引进关,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充分考虑财务岗位的专业需求,吸纳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增强财会队伍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学历职称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和会计后续教育等工作,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其责任感和上进心,提高财务人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力。最后还要完善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财会人员工作质量年度考核制度,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财会人员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总之,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一项十分系统全面的工作,需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逐步强化实施“三位一体”的会计管理监督体制,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会计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断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确保单位经济工作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作者单位:江西省烟草公司新余市公司)

参考文献:

[1]韩友志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25期

[2]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刍议 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6期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