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教学”转化体艺生的有益尝试

2015-05-30盖宇霄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转化尝试

盖宇霄

【摘要】如今的高中生中学习音体美、编导、播音与主持等专业学生逐渐增多,他们大多数学基础薄弱,甚至放弃数学学习,数学高考成绩低.如何让体艺生重视数学,学习数学,提高数学高考成绩,“尝试教学”对转化体艺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尝试教学;转化;体艺生;尝试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近年来,很多体艺生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在凡用必考的时代,他们每遇文化课考试就“卡了壳”,原因是高中时代只重视了专业成绩的通过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尤其放弃数学的学习.我们既要重视他们的个性张扬.专业发展,更要确保他们文化课进线.2011年11月,《人民教育》杂志出了“尝试教学”专辑,所谓“尝试教学”就是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一种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我所带的是高二文科普通班,原来班上数学两极分化严重,特别是体艺生由几个增加到二十几个后,大多体艺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畏而生厌,他们每次考试数学成绩难上四十分,致使师生双方都失去了信心.他们上数学课大多心不在焉,躲避提问,不参与讨论,随声附和,坐等、观望、睡觉或玩手机,加上训练的疲惫,对他们来说上数学课成了一种煎熬、一种苦役.但自我运用“尝试教学”后,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体艺生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如何运用“尝试教学”转化体艺生,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不要老说不会,先试一试

我尝试运用“尝试教学”,彻底结束了以往教师唱戏,学生看戏的教学模式,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能想的,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不再包办代替,有时给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几十个体艺生总“不举手”,我尽量心平气和,尽量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尽量尊重他们“不举手”的权利,从心理上不把他们当作成绩评比的“绊脚石”.一次,我给了他们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专门叫了一个“不举手”学音乐专业的,她怯生生地说:“不会.”我说你先试一试.我给“起了个头”,她慢慢写出了剩下的过程.我“趁热打铁”,表扬了她.让她体会了一下小小成功后的喜悦,慢慢地她有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就这样,在我为期近一年的“尝试教学”影响下,班里二十几名体艺生终于敢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困惑了.明白了他们的症结,对症下药,慢慢地让他们消除自卑,树立信心,锻炼自信,他们见到一道题不再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而是先尝试做一下.对于体艺生来说,选择和填空这样的小题应是他们的最爱,教师在讲解时不要光念答案,不要私自认为很简单,几句说过,最好详写解题过程,慢讲每一步的来龙去脉,不要怕浪费时间,让他们看懂每一步,掌握最基本的方式方法,弄清答案的生成过程,把选择和填空题当大题一样去讲解.必要时,讲完后让他们再试做一遍,强化训练,达到熟练掌握.有些数学题或文字冗长,或条件繁多,或图形复杂,这样的题一给出,体艺生心理压力陡增,他们大多怕长题,晕繁图,教师最好不要将整个题一次给出,先将长题“拆成零件”,再将“零件”依次给出,这样可减轻体艺生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试一试的欲望.

老师,让我先试一试

一次,我上数学习题课,刚给出题,准备让会的同学“举手”.这时一学“播音与主持”的男生大声说:“老师,让我先试一试.”我有些吃惊.他说着跑上了讲台,慢慢写出了解题过程,尽管过程存在些问题,但这和原来的他不举手躲避提问相比,已有了明显的进步.每名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教师要适时给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平台.在习题设计上要注意分层,教师要根据当堂教学内容,按照不同能力要求分基础题、中档题、拔高题三组,有针对性地设置体艺生喜欢尝试的基础题,降低难度,降低要求,让他们大胆去尝试.“尝试教学”的创始人邱学华先生多次强调:“‘尝试教学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尝试,而是有指导地尝试.教师的指导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特点和教材要求,为学生的尝试创设条件.”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体艺生带着积极的主动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尝试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通过自己亲身尝试,弄清了答案的生成过程,这样获取的知识就很难忘记.

养成试一试的习惯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堂是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从事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的场所.”新的课程标准将课程价值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低标准,着眼于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与素质的全面提升.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呈现知识内容的,教师要给学生设置多参与、多尝试的机会,尝试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激起学生尝试的热情,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的强弱很大程度决定着数学成绩的高低,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尝试的习惯.我给体艺生提出了“8+2+1+1+1+1”的高考答题目标,即争取答对8道填空题,2道选择题,4道简答题中的第一问,目标高悬,让他们朝这一目标努力.课堂上例题必须精选,教师在设计尝试题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学生做这一道题、教师讲这一道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必须心中有数,从体艺生的实际出发,遴选适合体艺生的“胃口”的简单尝试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并积极尝试.尤其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大量的数学习题已经使体艺生厌腻,实践证明,不花一番工夫,没有多少新意的例题已经很难让体艺生积极尝试.

运用“尝试教学”转化体艺生,要心平气和,不可忽冷忽热,急躁冒进,更不能浅尝辄止,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可纠正体艺生放弃数学的错误做法,会使他们不经意间喜欢上数学,从此走进解题的“大门”,自己“掘金采宝”,能较大幅度提高高考数学成绩,能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2]人民教育,2011(13).

猜你喜欢

转化尝试
再试试看
我们来尝试一下“反安装”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