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职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实效性

2015-05-30尹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实效性数学教学

尹磊

【摘要】教学目标的编写目前多是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它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在职业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当前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目标;实效性

当前,教学目标的编写几乎是流于形式.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虚化、泛化或错位、缺位的情况比较严重.翻开教师备课的第一页,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纯粹就是为了完成教案而写,这与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严重不符.

设计好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抓住了一节课的灵魂.教师在目标制定时必须回答: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或能观察到学习者是否已经达到了目标?美国当代著名教学目标研究专家马杰曾说过:“如果能够提供给学生优良的教学目标,学生经常自己就可以学得会.”

目前,职业学校的数学课有被边缘化倾向,一切向专业课看齐,加重了数学教师的懈怠情绪,忽视教学目标设计的现象也变得更加突出.在一次数学教研交流活动中,有一节课课题是: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提供的教案里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函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抽象概括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表面上看写得很完整,而细想想,等于什么也没写.还有一节课课题是: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能运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还都是为交流活动而准备的教案,平时备课更是可想而知了.

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以期与同行商榷.

一、以生为本制定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起点和基调

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的必要依据.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才可能成为最好的教学.

职校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极度厌学的群体,尤其是数学,课堂上睡倒一大片是常事,有几个开始想学的同学也逐渐随波逐流了.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仅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来设计,这节课将上得很累,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是造成目前中职数学无效课堂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适合学生的教学,也就是在学生现有基础上提出新的可以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降低期望值,先让课堂有意思,再让课堂有意义.教师需要解读教材并对教材有针对性作出二次开发.我们应当选择最具目标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然后,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即学生的已有基础是什么?需要提升的是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 一定要注意,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使学生具有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集合的概念教学为例,如果我们设计如下教学目标:理解集合的概念,可能我们上完课以后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否完成了这节课的目标,更不用说学生了;但反之,如果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说明“集合”的用途之一 ——归类;

(2)实例体会用集合整理信息的作用;

(3)能结合实例用自己话说出集合的描述性定义;

(4)区分集合的正确表示和非正确表示,这节课上起来就轻松多了,学生也能找到感觉,非常清楚知道这节课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而且我们也很容易把握教学的进程.

二、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目前中职数学的功能比较偏激,受“为专业课服务”这一思想的影响,教学中非常重视结论的记忆与应用教学,而忽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试想,一个对数学没有好感的学生怎么会有学好数学这门课的想法呢?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的记忆与应用上,使得学生的学习枯燥无味,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学习,没有求异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具有统一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

三、尽量做到具体可实施,避免正确的废话

按照现代教学理论,教学目标要求用学生通过教学后所表现出来的可见性行为来描述.可见教学目标是可操作的、具体的、可检测的.

关键是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就像医生开药方:吃什么药,怎么服用,一天几次,每次几粒.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理解某某定义,掌握某某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体会数学中的美……这些话尽量不要出现.

在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用具体的行为动词来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以增强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性.

当然,课堂教学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预设的教学计划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双方和多方的互动,主动创造和生成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实效性数学教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