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调整的西方学者研究述评

2015-05-30高培亮

中国市场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启示

高培亮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学者关于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总结,其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进的合理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各种因素,并对产业布局理论进行了概括。最后总结了西方学者的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调整;启示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2.119

1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研究综述

就产业结构的演进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进的合理化。具体而言,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劳动力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到更高的阶段时,劳动力就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 17 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指出:“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服务于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于比工业的附加价值更高”[1]。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通过对40个国家的比较研究,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是人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农业的人均收入是相当低的,因此这一阶段的人均收入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即制造业的比重有所提高的阶段,这是因为制造业的人均收入要高于农业,在该阶段,社会总体的人均收入也要高于第一阶段;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第三次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获得较快发展的阶段,同样是由于第三次产业的人均收入要远远大于农业和制造业。克拉克的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揭示出的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不仅能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证明,而且可以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较中看到。克拉克认为,自己通过统计数据而发现的规律,只不过是对配第所揭示的关于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性规律的印证。因此称其定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第二种观点主要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为由进口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该学说认为,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由进口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弗农提出了立足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循环说”。该学说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为新产品开发到国内市场形成到产品出口,再到资本和技术出口,再到产品进口,再到开发更新的产品……按照这种顺序不停循环上升。

第三种观点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的霍夫曼定理。20世纪30年代开始,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其《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霍夫曼对20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霍夫曼定律”: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稳定上升,并呈现出大体相同的阶段性质。同时霍夫曼提出一个判断工业化进程的标准,即霍夫曼比率(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率),根据霍夫曼比率,他将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当霍夫曼比率为4到6之间时,为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阶段;当霍夫曼比率为2到3之间时,为消费品工业增长慢于资本品工业增长的阶段;当霍夫曼比率为0.5到1.5之间时,为消费品工业增长和资本品工业增长平衡的阶段;当霍夫曼比率低于1时,为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阶段。霍夫曼关于工业化阶段的理论,揭示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般趋势是资本品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2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在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生产要素推动的。生产要素的推动可以理解为劳动、资本、资源投入量的变动或投入配置的变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要素会从收益低的部门流向收入高的部门,例如配第提到的制造业比农业的收入高,因此,劳动力从农业流入制造业,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这种观点最初是由钱纳里和奎赛因提出的,他们在吸收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分析结构转变和影响结构转变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2]。

第二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最终需求推动的。一方面,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效用约束条件可以得到当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收入变化时,消费者会变化其消费结构,恩格尔定律也证明了这一逻辑。恩格尔研究了家庭支出中的食品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当家庭收入较低时,食物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的支出总额会增加,但是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会下降,而其他支出的比重会上升。也就是说,当人们消费结构变化时,产业结构也会随之变化,另一方面,投资和出口结构的变化同样会导致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赫希曼在其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认为,有限的资本在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之间的分配具有替代性,因而有两种不平衡增长途径:一是“短缺的发展”,二是“过剩的发展”。

第三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的。罗斯托(1956)提出的主导产业理论就指出在技术变化过程中,创新活动突出的主导行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罗斯托是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他突破了传统的总量分析的方法,采用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法[3],考察在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特殊部门中的动态力量,其提出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独树一帜。罗斯托与库兹涅茨对结构变化分析的方法和角度不同,罗斯托主要从供给角度分析,以创新为基点考察主导部门通过扩散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转换,从而加速经济增长的状况。这些都是有现实意义的。在罗斯托之后,Ngai(2007)在其多部门增长模型中也印证了不同全要素生产率的部门能够影响产业结构。

第四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政策性因素推动的。经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19世纪4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李斯特发表了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从历史的角度对各国的经济与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特别对比了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与海外扩张政策,以及美国的关税保护与产业扶植政策,提出国家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著名经济学家Acemoglu(2004)认为政治制度和产权制度先于经济发展并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迁,资本与劳动仅仅是经济增长的手段,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提出并实施产业政策且卓有成效的国家。由于产业政策的有效作用,日本经济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获得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日本经济奇迹的出现,产业政策越来越引起各国实业界与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1970—1972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经编写其14 个成员国有关产业政策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使产业政策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当时日本经济学界为了给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对产业经济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如小宫隆太郞的《日本的产业政策》、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论》、宫泽健一的《产业经济学》等。日本学者将以往的西方产业经济理论高度概括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编撰出第一本以《产业经济学》命名的著作,这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学分支——产业经济学的诞生。

3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种观点是以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是最早专门论述产业布局问题的理论。古典区位论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省,不考虑市场消费因素与产品销售问题,通常被称为西方区位理论的成本学派。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探讨了一个国家如何从二元经济发展为一元经济。刘易斯的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基础上:传统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从传统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由传统部门的人均产出水平决定;现代部门中利润的储蓄倾向高于传统部门收入中的储蓄倾向。刘易斯的理论不仅是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而是涉及整个经济中的结构转变。但该理论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刘易斯的理论过于简单化,没有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巨大阻力。

第二种观点被称为市场学派,由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省发展为追求市场最大。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三产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迅速发展,运输因素不再是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而市场因素成为产业能否赢利甚至生存下去的关键。区位理论逐步从古典区位论的成本学派发展成为近代区位论的市场学派,由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转变为立足于城市或地区,由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省发展为追求市场最大。市场学派主要以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为代表。

第三种观点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研究走向区域总体的研究。20 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的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现代区位理论改变了过去孤立研究区位生产、价格与贸易的局面,开始将整个区位的生产、交换、价格、贸易融为一体进行研究,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研究走向区域总体的研究,从只注重区位经济产出的单一目标向关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多重目标转变,从纯理论假定的理论推导走向实际区域的分析与应用模型的研究。

4西方学者的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产业结构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产业部门的出现,人们为了研究产业的变化而创立的经济范畴。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愈益密切,人们对于产业结构的研究也愈益深化。如今,对于产业结构的研究仍然是学术的前沿领域,尤其是对于我国, 产业调整升级、加快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是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和关键,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上面阐述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产业调整升级的理论,这些理论对明确我国调整产业方向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4.1产业结构调整应符合克拉克定理

基于克拉克定理,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应关注的两个问题。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应表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特征,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应逐步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应逐步上升;其次,通过将第三产业细分为高附加值第三产业和低附加值第三产业,从产值的角度来看,高附加值第三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会更大,而从就业的角度来看,高附加值与低附加值两类第三产业共同吸纳了从第一、二产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这会造成两类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4.2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作为财富的最重要的源泉,比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占越来越高的比重。高技术产业能够带来高经济效益,并能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它一般包括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六大领域。这些高技术产业绝大多数都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这样,高技术的运用就使得第二产业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导致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上升,并使第二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化,最后走向技术密集型。

4.3充分利用产业信息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工业经济向信息化经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过程。产业信息化是指在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设计等各个环节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调整,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4.4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部门投资的增长,尤其是会带来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将日益增大,生产社会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继续影响国民的预期和消费支出,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将不断增加。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城市化政策的调整,要求城市的大发展。这样就能够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同时要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

参考文献:

[1]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19-20.

[2]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59.

[3]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4.

[4]Clark,C., L.Rewritten.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M].London:Macmillan,1957.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陈良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马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的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调整启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我国工业部门节能政策效应研究
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湖南省的实证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