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服务理念在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2015-05-30沈洪霞李慧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研究

沈洪霞 李慧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老龄化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公共图书馆满足当前老年读者文化需要,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将对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类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人性化服务,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老年读者服务 人性化服务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09-01

2014年4月19日,窦玉沛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内超过60岁的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有2亿之多,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为14.9%;同时,老年读者也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公共图书馆读者群,如何有效满足老年读者的需求,为老年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成为现代公共图书馆员们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 公共图书馆内的老年读者类型分析

第一,求知型。对于求知型老年读者而言,多为退休的职工和干部,其中包括教师、科技人员等。这一类型的老年读者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地充实自己,以便于能够更好发挥个人的余热;他们有共同的理念和认识,即活到老、学到老。

第二,应用型。对于应用型老年读者而言,他们去公共图书馆的目的在于探寻生活中的疑难问题,查阅的资料往往具有针对性特点。比如:一位应用型老年读者每次到图书馆以后,首先要看的就是益寿文摘以及相关最新资料,在他看来,到图书馆的目的就是从可找到的资料中了解心脏病方面的知识和应对措施,现在每天来图书馆读书看报成,已然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第三,消遣型。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较之于其他场合,环境相对比较安静、舒适,比较适合老年人静修,对于那些喜静不喜动的老年读者而言,算得上是比较好的去处了。同时,图书馆书内还有内容丰富的报刊和杂质,可以使他们在消遣的同时了解国内外大小事情。

第四,问题型。实践中可以看到,有部分老年读者比较自我,个人中心主义倾向非常严重,常常以个人的习惯和行为标准对别人进行衡量,因此容易在图书馆内与其他的读者发生口角或冲突。比如:有人喜欢将自己情有独钟的报纸、刊物等都拿到自己身边,其他人无法及时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有的老年读者则喜欢就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从刊物上看到的热议话题进行激烈的争论,而且声音比较大,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安宁;同时,还有一些老年读者个人卫生搞的好或者不注意,浑身是味,甚至抽烟,难免会招来其他读者的侧目回避。

2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人性化服务策略

基于以上对国内各类公共图书馆内的老年读者类型分析,面对各种各样的老年读者,要想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作为指导,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2.1 配备高素质、有责任心的服务人员

从实践来看,公共图书馆中的老年读者通常表现为动作迟缓、表达含糊等特点,所以对他们提供服务时,一定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因此,在配备老年读者服务工作人员时,要求其必须具备高素质,同时还要关爱老人,善于揣摩老年读者的心理,能够与老年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打成一片。对于老年阅览室、活动室而言,建议由老年读者自我管理。有些老人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奉献余热的愿望依然非常的迫切,于是可招募身体条件和综合素质良好的志愿者作为义务馆员,负责一般管理工作。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还能与公共图书馆有些地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义工,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为老年读者提供义务服务。图书馆人员数量通常比较少,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若能吸引广大志愿者,则即可解决图书馆人手不够的问题。同时,还要广泛听取前来接受服务的老年读者的意见、可行的建议;对于老年读者而言,由于他们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在公共图书馆工作过程中,除应当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耐心、细致的优质服务外,最关键的是要做一个聆听着。比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以及老年读者的要求,在馆内醒目的位置设意见簿、意见信箱,让老年读者在图书馆中能够感到受人尊重,有归属感。

2.2 具体的人性化服务方式

对于广大老年读者而言,较之于普通的尤其是年轻的读者,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行动不便、体弱多病;心理层面上,通常忿忿不平,更多地希望他人给予自己尊重。公共图书馆应当在服务过程中充分体现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第一,在图书馆阅览室内为老年读者们配备专用暖水瓶、老花镜以及放大镜和记录用纸笔等。第二,为了能够有效缓解老年读者阅读较为集中的压力,应当适当增加流通率相对较高的一些书、刊报复本,以免因读者相互争而引发冲突。第三,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送书上门服务。实践中,为了为那些有阅读喜好和愿望但身体条件不允许去图书馆的老年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建议采取送书上门服务活动;同时,还可以专门配备流动书车,以便于为偏远、或者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地区、敬老院等区域的老年读者送书上门,给他们带去我们热情的服务,使他们能够有效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各项人性化服务。

2.3 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朗读服务

对于老年读者而言,通常会有听力、视力功能性障碍,实践中可为这些读者提供朗读服务。由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一个轮流朗读服务团队,朗读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可采用的朗读的方式:(1)一个大房间内组织20~25人,为他们朗读连环画剧、民间传说以及故事等;(2)让个别老年读者在小房间力,为他们朗读所选图书。为避免出现朗读疲劳问题,大约1小时的时间,就要加入儿歌、老歌曲等。当放起了歌曲以后,部分对书没有兴趣的人就会参与进来。实践中可以看到,采取朗读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老年读者自我阅读难的问题,而且丰富了老年读者的精神生活。

3 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是一个社会性的研究课题,关系着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计民生的发展,因此应当加强重视。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应当不断更新服务理念,采取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使老年读者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胡霞.关于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探讨[J].创新科技,2013(10):70-71.

[2] 周荣红.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群文天地,2013(8).

[3] 徐萍.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中应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科技风,2011(21):228.

[4] 隋营.谈图书馆应如何为老年读者服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240.

[5] 张丽.老龄化社会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2):230.

猜你喜欢

人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以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孵化器品牌
基于半结构化访谈法的普通高校图书馆服务视障师生研究
传媒变局中的人口电视栏目困境与创新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