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高校校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2015-05-30束德祥

2015年2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管理

作者简介:束德祥(1962-),男,汉,江苏扬州人,中级技师,学历大专,南京财经大学。

摘要:我国高校在改革开放后呈现车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的几个重要特点,在高校的日常运营管理中,校车作为其中很重要的运行环节还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学校都需要校车的有力保障来满足教职员工的上下班以及日常用车的需求。但是遗憾的是,校车存在着管理无序、混乱等问题,这给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所以必须做好车辆管理工作,从源头抓起。文章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校车管理现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校车运行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希望对建立健全校车管理提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校车;管理;改革创新

前言

经深入广泛地调查后发现,高校机动车所在管理部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校办管理下“吃皇粮”“吃大锅饭”的单纯保障型的管理模式;另一类是放在后勤服务中心,成立运输集团公司,一边运行着学校用车业务,一边到社会上打擦边球,搞社会运输。

一、高校校车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利弊对比分析

上述两种模式下的高校校车管理可以说各有得失。经过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机动车隶属于校办管理的优点

1. 機动车隶属于校办管理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能基本做到随时用车随时到位。适应大团队大强度动作,特别适用于初建的高校新校区和老校区之间的运行。

2. 机动车在校办特现了领导重视,不计成本,完成各种任务。

机动车隶属于校办的缺点

1. 机动车隶属于校办也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运输过程中。不管是管理者还是驾驶员,对于运营成本都不关心,甚至有些高校校车驾驶员在夏天开着空调,冬天开着热泵在车里休息。再加上车辆保养的不到位,造成车辆零部件早期损坏,缩短了使用年限,增加了维修费用。

2. 机动车隶属于校办也会因为管理模式不同,为了各种原因限制了一些部门和单位的用车,让需要用车的部门去社会上租用车辆而把自己学校的车闲置在校内,致使增加了各个分部门的办学成本,而且车队的日常收入也相对没有增加,进而影响了车队职工的积极性。高校校车用车需求时间限制在特定时刻,主要是上下班集中使用,在这个时间段内车辆不够用;这段时间过去之后,车辆处于闲置状态,车辆利用率很低,跟专业的汽车公司很高的利用效率相比,不能同日而语。

机动车隶属于后勤服务中心的优点

1. 能最大化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车队的创收水平,提高驾驶员的收入,对于稳定驾驶员有着积极的作用。

2. 能提高车队单车核算,对于每一台车的收入消耗进行综合考评。能提高驾驶员的积极性,节约成本。

机动车隶属于后勤服务中心的缺点

1. 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健全,违规运输被提到了风口浪尖。以前有很多高校打擦边球,面向社会提供车辆搞运输,现在都已经停止。为什么不能搞社会运输呢?因为高校测车辆基本都是自备车,只能自己学校用,不能用来搞营运性质的运输,这也是不规范,不合法,扰乱社会运输秩序的做法。

2. 随着高校的校区正逐步发展,周边的环境已日益成熟,交通十分便利。随着乘车人员收入不断增加,他么都购置了私家车上下班,整体用车量也在逐渐下降。

二、高校校车管理改革与创新发展

以上是机动车辆分别隶属于两个部分的优缺点,那么高校校车究竟是放在哪个部分比较合适?又怎么去运营呢?本人通过在高校车队二十多年的经验来提出一些建议,机动车在哪个部分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建立一些制度来来源节流,提高效率,具体的建议如下:

1. 建立各种考评制度,例如对于单车油耗进行考核,节油驾驶员可以提车,浪费(超标)驾驶员赔偿;单车维修考核,根据每台车的年限,确定维修成本费用,超过维修费用的驾驶员自己必须承担一部分,对于有操作引起的汽车部件损坏,驾驶员全部赔偿所需费用。

2. 将全校的用车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只要学校职能部门,教学以及行政部门需要用车,经核实后一定要有力地保障用车,对于学校内部用车需求进行合理收费。

3. 全面提高车队驾驶员和调度人员的素质,平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做到热爱本职工作,用周到,安全,热情的服务态度服务于高校教职员工,为高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4. 合理调整班车线路。保持早晚班车基本框架,中途时间乘车人自行解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发车班次。做到科学调度,减少汽车的空驶率,杜绝浪费。

三、结束语

高校校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国家和各个高校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结合以往出现的问题和我国高效发展的现状,开辟一条校车的多元化经营道路,完善校车财政补贴机制,权责统一,调度合理可以促进校车管理调度的良性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去充分借鉴国内外有效的校车运行制度经验,规范我国的校车运行制度,做好高校校车的管理改革工作,从而使校车在我国高校中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更好的为高校服务,为建设和谐文明校园而贡献力量。当然本人的经验和认识毕竟有限,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恳请各位同仁们集思广益与批评指正,共同建设健康发展的高校校车管理模式而共同努力。(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丁芝华;发展我国校车市场的关键路径:立法先行[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年01期

[2]郑晓飞;校车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杨斌.关于高等院校车辆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

[4]杨小溪;校车安全问题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袁潜韬;对规范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从美国校车管理中得到的启示[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