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美容心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5-05-30曾文婷

2015年2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展望

作者简介:曾文婷(1991-),女,汉,四川成都人,应用心理硕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研究方向:管理与社会心理学。

摘要:美容心理是通过了解美容动机,美容期望值等方面的信息来获取美容者的内心想法,其目的是去除烦恼,焦虑,紧张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达到内在轻松快乐的效果,从而使整个美容效果更完美。对美容心理的研究是最近20年开始出现的,而最近10年相关研究更多。本文根据近20年的美容心理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阐述了美容心理研究的基本概况、研究内容以及对该领域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美容心理;研究现状;展望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过去对美的忽视逐渐转变成对美的追求。人们更有时间和金钱去追求自身容貌的完美。在过去,美容主要针对外表有严重缺陷者,而现在一方面是经济水平的提高下人们有相应的经济能力。相对过去,对美有更高的追求。而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竞争加剧,容貌不错的人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特别是在女性中,对容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本来没有太多缺陷的女性也开始非常关注自己的容貌,甚至部分女性对容貌的要求已经达到扭曲的地步,对美容的结果期望过高,而事实上美容的结果不可能完全与个人的期望一致,这样的矛盾就导致了严重的医疗纠纷。因此,美容心理一方面能够清楚前来接受美容的人是怎样的心理水平,根据受术者想达到的水平来进行合理地治疗。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不良心理的人接受手术,避免医疗纠纷。所以,对美容心理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将美容与心理结合,能让受术者对结果感到满意,从而也对自己满意。同时让美容整形行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实现受术者和美容机构的双赢。

2. 研究概况

以CNKI為平台,以“美容心理”为检索词在题名,关键词主题等项目下搜索1994年至2014年的有关文献,然后借鉴以往的研究,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厘清该领域的研究概况。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有前来美容的患者,普通女性,以及美容医师。其中对美容患者的研究数量高达60%以上,其次是美容医师,最后是对普通女性的研究。

2.2 研究内容

有概念研究,相关研究,工具研究,治疗方法研究,动机研究。其中以相关研究最多,占文献总数40%以上,工具研究和动机研究最少。

2.3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综述法,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其中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最多。

2.4研究工具

问卷调查主要运用的问卷量表有SCL-90,艾森克人格,张作记的《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以及周正猷的《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访谈法主要运用的是《美容心理谈话指南》。对一些特殊求术者可用端午1994年提出的“美容手术前的心理自评表”进行测试,凡总评分在40分以上或平均每项在3分以上者,提示存在不良心理因素[1]。

3. 研究具体内容

3.1 美容心理的内涵研究

美容心理是通过了解美容动机,美容期望值方面等的信息来获取美容者的内心想法,其目的是去除烦恼,焦虑,紧张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达到内在轻松愉快的效果,从而使整个美容效果更完美[2]。从理论上来说,美容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特别是医学心理学为基础,以美容,特别是医学美容实践为领域的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通俗来说,美容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的心理为研究对象,更好地对美容就医者人格、动机以及需要等要素进行相关的分析。美容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为研究对象,更好地对美容就医者人格,动机以及需要等要素进行相关分析[3]。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美容心理的发展,衍生出了美容心理学。但两者之间的定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相关研究中主要就是以后者的定义为主。

3.2 美容就医者的心理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曾经对整形美容受术者进行心理特征研究,结果发现有52%个性异常[4]。因此对于美容心理的研究也相对较多。

3.2.1美容就医者的动机研究

美容动机是指个体要求美容的需求与目的[5]。一个美容就医者的动机源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容效果。一般而言,主要就是认为自己的容貌存在一定缺陷的患者,但还有一些美容就医者是由于家庭内部第三者插足,因此要让自己的容貌更美更青春,企图挽回丈夫的心。而后者在这种动机下就算最后的结果自己变美了,都不一定能够拯救家庭。因此不建议进行美容。根据不同动机,给出了不同的心理干预,对美容的效果就有了一个极大的改善。有文献将动机分为四类。分别是完美性动机、自卑与虚荣、从众与攀比,以及目的性动机[6]。有的研究也指出在这样一些动机的背后确实有让人担忧的问题,需要有人合理地引导。

3.2.2美容就医者的期望研究

在美容心理中,美容就医者的期望是很容易影响美容手术最后的效果的。因而有文献就阐释了美容就医者的期望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以及该如何对美容就医者的期望进行干预。人对自己的容貌就是很难描述的,所以对于自己期望的效果也是难以用语言阐述的。因此,一方面需要美容就医者自己全面地描述,一方面也需要医护人员有耐心地听美容就医者说自己的想法。多跟美容就医者沟通,具体细致地了解美容就医者的想法。如果美容就医者的想达到的效果难于实现,要及时告诉美容就医者,避免期望值过高导致对结果的不满意。因为过于偏激的美容就医者,还会引起医疗纠纷。同时,美容技术也不能完全达到美容就医者想达到的效果。因此拥有合理期望对于美容就医者来说是很重要的。美容机构的宣传要掌握到这些特点,在美容手术的宣传上不能太夸张,以免让美容就医者误解。总之现在的文献表明,对于美容就医者来说,要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要理解美容就医者的想法,同时对不合理的期望进行干预。医护人员下需要在与美容就医者的沟通交流中降低期望值[7]。对于美容机构而言,对外要进行合适的宣传,不能过分夸张。

3.2.3 美容就医者的心理状态

手术作为一种直接针对患者身体安全的应激源,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患者的焦虑[8]。美容就医者的情绪状态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对于美容就医者情绪状态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有文献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这样的分类。分别是单纯美容型、要求过高型、敏感多疑型、强迫意识型、缺陷障碍型、缺陷恐惧型[4]。还有文献的分类:第一是正常求美型.第二是畸形,缺陷型,第三是偶像崇拜型,第四情感受挫型,第五焦虑恐惧型[9]。可以看出,大多数美容就医者的心理状态并不容乐观。大量国内研究资料表明,美容就医者的心理问题显然比一般的调查对象多得多[10]。美容就医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就术前术中而言,美容就医者主要表现为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態[11]。这种心理状态的出现是源自于对医护人员的怀疑。同时也是恐惧手术如果失败了怎么办,以及手术是否会留下伤疤。同时在术中还特别容易产生紧张,疼痛的心理[11]。因为美容手术很多直接作用在脸部很敏感的部位,会让美容就医者感觉很疼,加之紧张,疼痛的感觉增加。而术后,患者的心情通常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调节。

而形成这样的心理状态的原因主要有爱美是人的天性。其次,许多美容就医者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并且由于曾经被同伴嘲笑等,会有不同的防御机制来应对这些紧张的社会关系。最后,这样的人还有一定追求完美比较偏执的人格,过于注重某个缺陷,而不看整体[4]。而已经有研究证实,即使是心理正常的整形美容受术者,术后许多年仍可发生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说明这些人在要求手术时实际上已存在潜在的心理障碍[12]。

总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整形美容外科病人进行筛选,注意与该科有关的心理学方面的危险信号, 和各国学者基本一致的整形美容手术病人的标准,对那些有精神症状、心理问题严重的病人倾向于不手术而实施心理治疗,或者至少推迟手术[13],不仅更尊重美容就医者,让就医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同时也是预防纠纷的切实措施, 医学整形美容不仅属于医学范畴,而且也包含着许多社会心理问题,美容整形医学与家庭,婚姻、职业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14]。

3.3 美容就医者的体象研究

体象是与美容医学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因为求美者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到体象问题[10]。所谓体象是个体对自身生理性躯体自我认知的结果。而体象障碍是指人们对自己体象的认知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的障碍而言,可以是自我丑陋的先占观念,也可以是过分夸大轻微缺陷的体象认知,并由此而带来精神痛苦,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影响社会交往及其他社会功能,促使患者产生求医的主动要求[15]。例如一些美容就医者就因为家庭出现了第三者而去整容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美来挽留丈夫的心,或者由于小时候因为自己长相等各方面原因被众人嘲笑,而对自己的评价很低,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些原因都会对体象的正确认知产生阻碍。太严重的体象障碍是不适于做手术的,这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往往不会对治疗效果感到满意,甚至少数患者在无法接受自己新形象的情况下,与医生发生冲突导致医疗纠纷[16]。因此,对美容就医者对体象认识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对患者有深入的了解,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对于是否进行手术有一个更清楚的判断。并且能够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歪曲认知,及时调整。另外一方面来说,美容手术有助改善病人的体象。不少调查结果显示了美容受术者术后体象的变化。只是国内现在的研究主要着重于说明美容就医者具有一定的体象障碍,美容手术是否让美容就医者对体象障碍有所好转,还没有文献有具体阐释。而在国内周正猷等人在2000年编制了整形美容求术者心理状态自评量表[17],这个量表在后期的美容心理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3.4 治疗美容心理障碍的研究

近些年来,许多美容心理的研究者都发现了美容就医者的心理对美容手术的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如何进行美容就医者心理障碍的治疗,也是该领域研究者积极探索的课题。

郭树忠就研究了有关心理暗示对于美容就医者的作用。暗示治疗是心理学的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应用恰当,对有一些病人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18]。但心理暗示这种方法的运用,需要有心理学背景的人进行,而不是随便找一个医护人员,不然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同时,已经有研究发现给予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及时沟通、术后及时指导和定期随访的会比只接受常规给予术前交代,术后护理和随访的美容就医者对手术满意度更高[19]。因此研究表明,充分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疏导是美容手术成功的关键一环[19]而对于美容咨询研究中涉及到的具体方法有:介绍以往手术成功的经验,尊重美容就医者的知情权[11]、心理暗示、降低期望值、调整就医者情绪、对美容手术必要的说明、及时通过量表把握美容就医者的心理状态等。心理护理与治疗的关键在于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动机、需要、人格特征等心理因素的把握,心理诊断的目的就是要收集这些资料,以便准确了解求美者的心理[10]。

3.5 美容心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与求美者进行心理沟通是美容心理学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基础。医生要加强术前与求美者的沟通。只有和求美者进行有效地沟通,才能够了解求美者的审美、动机、心理需要、心理状态,明确求美者的心理预期及心理状态是否稳定[20]。

同时还有研究将美容心理应用到了口腔科,皮肤外科等邻近领域,拓展并深化了美容心理学知识的应用。

3.6 美容心理教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美容医学尤其是美容外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容工作者意识到,美容手术不仅仅是传统医学上的治疗,更是要通过手术改善美容就医者的外在以达到增强其生活的信心、提高其生命质量[2]。要医护人员懂得更多的美容心理学知识就被许多该领域的研究者所重视。而现在的文献中关于美容心理的教学主要针对大学生或者高职生,对美容心理学的特点以及授课特点做了一定的阐述,注重体验式教学。

4.不足与展望

美容心理的研究涉及了方方面面,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后人的不断完善。

首先,美容心理的研究数量相对来说太少。从1994年至2014年在CNKI上搜索的只有40多篇,但是现在中国社会美容问题逐渐上升为一个社会心理的热点问题。美容求医者的数量上升,不同的美容机构此起彼伏出现,同时也伴随着价格虚高,广告夸张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美容心理的研究缺少大样本研究,并且对象很单一。大多数研究样本量只有200-300人,相对来说代表性不够。另外美容心理的研究主要针对在校女学生以及一个美容机构中的求医者或者一家医院的求医者,并沒有涉及到几个不同美容机构的患者研究或者不同地区医院美容就医者的研究。因此研究的结论推广意义有待考证。

再次,连续性研究较少。例如针对体象,这一跟美容心理关系很密切的概念,在这上面的研究国内主要就是注重于证明现在美容就医者是有或轻或重的体象障碍的,但国内还没有研究用切实的数据指出美容对患者的体象障碍有明显的改善。因此,需要有连续性研究的加入。

另外,对正常美容心理的研究较不足。国内文献大部分都指出美容就医者的心理有问题,但对于正常的美容心理应该是怎么样的,是不是起初有这样正常的美容心理对手术结果就会有好的效果没有过多阐述。

同时,美容心理的研究工具太少且单一,特别是对于相关问卷等编制极少,最常用的就是周正猷等人所编制的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否则就是进行自编问卷或者将国外问卷本土化。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是2000年所编制的,14年过去也需要对此进行一些修订,或者补充。现在的美容人群以及心理特点,跟当时会有所不同。(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何伦,方彰林主编.美容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44 262,319-335.

[2]唐慧.浅析美容心理学与相关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09:179.

[3]冯亮.美容心理学在医学美容中应用的探究[J].求医问药,2012,10(3):190.

[4]田亚华.整形美容心理分类及原因浅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2(1):26-28.

[5]Erikson and Cash, F., &Henry, E. Womenps body images: The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in the USA [J]. Sex Roles, 1995:33, 19-28.

[6]黄艳苹,李玲.广州市女性美容心理动机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

[7]李永忠,美容求医者术前心理疏导的必要性[J].医学信息,2011,24(6):3928-3929

[8]范素红,张陆荟全,等术前综合干预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及手术等待时间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9,24(20):44-45.

[9]龙行梅,宴成凤.美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美容护理工作的新定位[J],大家健康,2014,8(18):303-304

[10]何伦.美容医学心理咨询学科专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宜春学院学报,2004,26,(2):66-67

[11]梁秀丽,宋小敏,王红.浅析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316-317

[12]周正猷. 体相障碍与美容心理[J].中华医学美容学杂志,1998,4(4):204-205.

[13]张华昌,王光升.整形美容外科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对策[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1998(10):53

[14]金亚伟,邵云,王莉波,李文彦,余江,曹卫,高景恒.美容整形手术病人美容心理分析[J].使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0,11(1):37-38

[15]何瑞麟,叶翠频主编.DSM-3精神疾病统计诊断手册.台湾.合记图书出版社.1991.

[16]Honigman PD,Phillips KA, Castle DJ.A review of psychosocial outcomes for patients seeking cosmetic surgery[J].Plast ReconstrSurg, 2004,113:1229-1337.

[17]周正猷,顾筱君,鲁开化,刘六景,张其亮. 整形美容求术者体象心理状态自评量表的设计及初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5):388-390.

[18]郭树忠. 心理暗示在美容心理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1,10(5):454-456.

[19]程红,吴丽洁,王天舒,王莉波,张晶,蔺彬彬. 正确的心理疏导对美容术后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5).

[20]冯亮. 美容心理学在医学美容中应用的探究[J].求医问药,2012,10(3):190.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展望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