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有效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2015-05-30朱少庆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传统课堂评价策略

朱少庆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进行多年,课堂教学中传统思潮仍普遍存在,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从立足过程、变革传统、学生中心三方面寻找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凸显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课堂; 评价策略; 以学论教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55-002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012年我校主课题《农村初中构建有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被列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年4月学校一级子课题《农村初中课堂有效评价方式的研究》进行了关于“平望二中课堂有效评价方式的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学生问卷发放、回收和统计,印证了当前课堂教学中传统课堂评价思潮还占据较大的比重。著名学者袁振国先生在其著作《课堂的革命》中对现行课堂作过深刻阐述:“传统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一、课堂评价的现状分析

1.传统课堂“教师中心”大量存在。尽管新课程已经实施很长一段时间,但课堂教学中“教师中心”、“书本中心”的教学理念还是根深蒂固。课堂评价也只主要关注教师的“表现”。

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学计划的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学计划半步。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课堂教学中首先考虑的是怎样把听课者的眼球吸引到老师这里来,怎样把老师的看家本领在一节课上都展示一下,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表演欲望太过强烈。

2.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作为一节好课很重要的指标。而现实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往往只局限于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未完成预定教学知识性目标的课显然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1]

教学三维目标,在教师课堂教学实施中侧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也有,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鲜有呈现。

3.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应试”色彩浓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掌握教师所交给的知识,会做题,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基本上是看教师的教学成绩。这种以知识为本的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学生对学校课堂教学有抵触情绪,尤其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更为突出。于是,我们就会常常看到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景象:在课堂里,所谓“知识”就成了领导课堂的最重要力量,教师因附属于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而成为课堂教学的权威者,学生则相应地成为知识的接受体。[2]

二、课堂评价的优化策略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确实在大面积的统一管理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面有较大的“产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课堂评价体系,进而改进学校课堂教学工作迫在眉睫。近年来,通过学习名校的先进经验,在专家的引领下,逐渐摸索出一些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1.策略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具有的激励与改进功能理应得到相对的重视。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能够运用丰富多样、机智多变的评价语言、智慧灵活而深刻的评价方法,对学生来说课堂将会更加生动,学校生活会更有乐趣,学习过程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3]

现在教室普及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录像、存储、回放等特有功能,在地理教学课堂评价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在8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片段:讨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对比。学生争先恐后回答,在民居、饮食、民俗等方面已经得出了很多的不同,还有饮食上南甜北咸,南细北粗;犯罪类型上南骗北抢;戏曲音乐上南柔北刚;武术上南拳北腿;性格上南细北爽;跳水、体操奥运冠军南多北少……由于内容很多,在课上一下子很难来得及对各小组回答情况做出评价。

电子白板的拍照、录像、回放等功能就可以实现在课后把师生在课堂上的“细节”重现,捕捉到的细节,我们把它定格,并在课后,把它客观地“回放出来”,重现出来。细节回放的过程,已经是一个“放大”的过程,然后再经过细细琢磨,甚至还可以把课堂教学进一步延伸。这样利于师生延伸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

2.策略二:革新传统,激扬个性

初中学生身体发育迅速,自我意识强,心理脆弱,显得激烈动荡。初中,这个危險的年龄阶段的课堂教学评价尤其要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理,通过合适的途径激发学习热情,扬起个性风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起步阶段,教学过程中不在于求学全,而在于学会归纳、对比,找到各知识点显著的特征,体现出区域性和差异性。档案袋(成长记录袋),能很好地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结合教师的要求,可以按自己的选择把相关材料装入档案袋。

苏州城市商报2014年9月23日07版刊出《平江实验学校做了有趣实验,老师批作业不用红笔用绿笔》报道,起因是该校打破几十年来红笔批改作业的传统,取而代之的是用绿笔,并在错误之处,用“T”字代替“×”。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江苏网、腾讯等网站,甚至央视新闻也关注了此次创新之举,进行了相关报道,在“央视新闻”微博中引起热议。事实上,平江实验作业批改的创新,颜色和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方式的改变。如果新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变得善于思考,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木渎实验学校2008年开始試水“双分制”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多把尺子量学生。2013年,学校又在原有的素质积分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堂小组同伴合作学习积分评价内容。“双分制”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开口,张扬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不少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就是因为在学生时代,特别是中小学时代,受到一次老师的激励性评价,而铭记终身,焕发无穷的信心和潜能,并通过不懈地努力而终于实现理想,获得成功。

3.策略三:自主合作,互动生成

课堂教学评价的第一要素应该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收获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有这样一件事: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上海一所学校听课。校长请嘉宾在教室的后面入座,来宾表示:“我们为什么去注意老师呢?我们要观看的是孩子们怎样学习的。”说着,纷纷把椅子挪到黑板下面,面对着学生看他们是怎么上课的。这件事充分说明在美国同行的理念中课堂的中心无疑应该是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两大环节,通过小组内成员与教师的互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怎样对此做出合理评价?“合作小组档案袋”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质性评价方法,侧重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做描述和记录,以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树立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因此,“合作小组档案袋”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设计评价方案时要考虑到这些内容的评价对象是每一个同学,组内学生也可进行自评、互评。课堂教学评价时则以小组整体情况进行呈现,根据各小组的全体成员的实际情况收集“以评价为根据的证据”[5],为每个小组赋予相应的分数。把小组竞争引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当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资源”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不断生成,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不断推广“以学论教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通过课堂评价制度的更新,让“以学定教”、“以学施教”、“以学促教”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群体的情感需求特别强烈,作为教师,谁都不愿意落后。通过更新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更有效,课堂的学生得到更快发展,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蒋竞莹.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建, 当代教育科学,2004(8)

[2]庞丽丽.“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探析,教育与职业,2014(3)

[3]李雪.激励理论视域下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4]徐震琳.初中地理“合作学习小组档案袋”评价的实施与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11

[5]孙立坤.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形成性评价教学技能的设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评价传统课堂评价策略
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探微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论新时期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的融合发展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
美术作业情感式评价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