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与对策オ

2015-05-30胡成江��

中国市场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存货管理工业企业问题

胡成江��

[摘要]工业企业的存货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关系到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工业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加强工业企业的存货管理。

[关键词]工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1.073

工业企业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为生产过程消耗而持有或为销售而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加强存货管理,对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工业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1..1存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管理是指按照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以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存货管理就是对存货的数量、质量、时间、成本、效益等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如果工业企业能在生产投料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随时购入所需要的原材料,工业企业就不需要有存货,也不需要进行存货管理。但事实上,任何企业都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甚至根本不可能,因此企业必须要存储货物,企业要存储货物,存货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1.2良好的存货管理能够在保证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减少资金积压

工业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性,必须有计划地购入和消耗存货,存货少了,停工待料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失去商机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反之,存货多了,一方面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积压,降低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企业资金的收益率,加大存货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存货过多,还会增加如保管、存货损失等存货成本。因此,企业只有通过良好的存货管理,才能寻求其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使其存货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不造成资金积压。

1.3加强存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通过加强存货管理,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4加强存货管理是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途径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靠提高产品售价来赚得更高的利润已变得不现实,因此降低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存货成本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存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存货成本,从而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最终提高企业利润。

2工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存货的认识观念陈旧

现在有不少企业对存货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仍然固执地认为存货只是企业的资产,是财富的标志,乐观地认为一定能变现,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企业存货的大量积压,过分增大存货成本,其实,这已经是过时的陈旧观念。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美国戴尔公司总裁迈克·戴尔认为,“库存不是资产而是负债”,这句话道出了存货管理的深刻内涵,从性质上说,存货确实是资产而不是负债,但是拥有过多的存货,必须为之支付大量的如保管费之类的储存成本,而且当企业的资金大量被存货占用且不能及时变现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从此种意义上来说,存货就是一种负债。

2.2存货成本意识淡薄,缺乏经济订货量的观念

在存货成本意识上,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在进行存货采购时,还几乎停留在依靠其经验采购的方式上,其主导思想是只要能够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不造成缺货即可,从而盲目采购,造成大量的库存积压。很少知道存货涉及哪些成本,更不清楚在一定时期内当存货总需要量确定后,每一次订货量的不同将对存货成本有着不同的影响,每次订货量越少,订货成本就越高,储存成本就越低;反之,若每次订货量越多,订货成本就越低,储存成本就越高。这就要求寻求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等存货成本总和最低的每一次订货量,即经济订货量。

2.3对存货管理不分主次,同等对待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有的企业在存货的管理上,对存货不分主次,不问轻重,不考虑价值大小,存量要求等同等管理、同等控制。实际上,一个企业的存货种类很多,品种规格各式各样,有的存货之间价值相差特大,大部分存货的存量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在存货管理上要根据存货的品种、价值、存量要求等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重点控制。

2.4存货管理手段落后,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有不少企业在存货管理手段上,仓库除了一本账簿记载着存货的收、发、存数量外,货品基本资料的其他方面很不健全。信息的收集与交换主要依靠手工来进行,使得存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很低,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2.5管理制度不全,存货管理混乱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存货同样离不开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要管理好企业存货,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好存货的计划、采购、定额、统计、保管等人员的职责范围,制定物资计划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仓库管理制度、定额和限额供应制度、物资统计制度、废旧物资回收制度、物资验收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但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最基本的收、发、存等管理制度都不全,甚至没有。由于没有或缺乏相应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其存货管理极不规范。

3加强存货管理的对策

3.1采用“经济订货量”,实现存货管理目标——降低存货成本

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充分发挥存货作用的前提下,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不断降低存货成本,以最低的存货成本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如何降低存货成本呢,实践证明采用“经济订货量”是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经济订货量是指既能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又能满足存货总成本最低情况下的每次订货量。

3.1..1存货成本简介

存货成本是指存货所耗费的总成本,即企业为存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支出。主要包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等。

(1)采购成本(又称为进货成本)。采购成本主要是指采购材料时发生的购价。采购总成本取决于进货数量和单位购价。在没有数量折扣(即单位购价为常数)条件下,采购成本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因此,存货的采购成本在存货决策中属非相关成本(即无关成本)。但当单位购价因进货数量的多少而变动,即供货单位提供数量折扣优惠时,采购成本就是存货决策的相关成本。故其计算分以下情况:

① 当单位购价为常数

采购成本=进货数量×单位购价

② 当单位购价存在数量折扣

采购成本=进货数量×单位购价×(1-折扣率)

③ 全年采购成本=D×单位购价×(1-折扣率)

式中:D——存货的年需要量

(2)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是指采购存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如采购人员的工资、差旅费,采购部门的办公费、水电费等。订货成本同订货次数相互联系,每购进一次货物就发生一次费用开支,订货次数越多发生的费用支出就越多;反之,订货次数越少发生的费用支出就越少。按照成本习性,订货成本总额分为固定性订货成本和变动性订货成本两部分。其中,与采购次数没有直接联系的,用于维持采购部门正常活动所需的有关费用属于固定性订货成本;而与订货数量有直接联系,随订货次数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属于变动性订货成本。其计算式为:

全年订货成本=[SX(]DQ[SX)]×K

式中:Q——每次订货量,K——每次订货成本。

(3)储存成本。储存成本是指存货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在存货储备上占用资本应考虑的机会成本,仓库建筑物及仓库机械设备的折旧、仓库办公费、职工工资、水电费,以及物资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搬运费、保险费、过时变质损耗等。储存成本按其与货物的储存数量和储存时间长短的关系也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储存数量、储存时间长短无关的,其总额基本稳定的固定储存成本;另一部分成本,其总额取决于储存数量大小和储存时间长短,具有变动性的变动储存成本。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物资需要量下,存货储存数量的大小和时间长短,取决于每次订货的数量,因此,变动储存成本总额也随着每次订货数量的变动而变动,是每次订货量决策的相关成本,而固定储存成本与每次订货数量无关,决策中无须考虑。其计算式为:

全年储存成本=[SX(]Q2[SX)]×C

式中:C——单位存货的年平均储存成本。

3.1.2问题提出

益丰公司生产甲产品,全年需要乙材料10000吨,每吨购价为5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250元,每吨乙材料的年平均储存成本为20元。试问:

(1)若乙材料无数量优惠,益丰公司每次订购多少乙材料时才能使总费用最低?

(2)若乙材料供应商规定,当一次订购数量为1000~2000(不含2000)吨时享受5%的折扣;一次订购数量为2000~5000(不含5000)吨时享受8%的折扣;一次订购数量为5000吨及5000吨以上时享受10%的折扣。益丰公司每次又应订购多少乙材料才能使总费用最低?

3.1.3经济订货量的确定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当存货总需要量确定后,每一次的订货量对存货成本有着不同的影响,每一次订货量越小,采购次数就越多,订货成本就越高,储存成本就越低;反之,若每一次订货量越大,采购次数就越少,订货成本就越低,储存成本就越高。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当存货总需要量确定后,如何进行采购,才能既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能使总的存货成本最低呢,这就存在经济订货量的确定问题。经济订货量的确定具体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单位购价为常数时经济订货量的确定。当存货不存在数量折扣(即单位购价为常数)时,在一定时期内总需要量确定后,不论分几次订货,每次订货多少,其采购成本都是固定不变的,即采购成本为存货决策的非相关成本,其经济订货量是指全年订货成本与全年储存成本两者之和最低时的每一次订货量。其经济订货量“Q”的计算公式为:Q=[KF(][SX(]2KDC[SX)][KF)]

“问题提出”中的第(1)问就属于单位购价为常数时经济订货量的确定,其经济订货量为:

Q=[KF(][SX(]2×250×1000020[SX)][KF)]=500(吨)

即若乙材料无数量优惠,益丰公司每次订购500吨时总费用最低,故500吨为乙材料的经济订货量。

二是单位购价存在数量折扣时经济订货量的确定。在现实生活中,卖方为了扩大销售,鼓励买方大批量采购材料,往往采取数量折扣的方式给予买方价格优惠。这时,在一定时期内总需要量确定后,不同的每次订货量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采购成本,采购成本就成为存货决策时必须考虑的相关成本。对购买方来说,减少每次的订货数量,就有可能提高购价,增加采购成本;反之,加大每次的订货数量,就有可能降低购价,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但一次采购数量多了,又会增加储存成本,那究竟其经济订货量如何确定呢,这时的经济订货量是指采购成本、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三者之和最低时的每一次订货量。

“问题提出”中的第(2)问就属于单位购价存在数量折扣时经济订货量的确定,其经济订货量的确定为:

①一次采购500吨时的存货总成本

全年采购成本=10000×50=500000(元)

全年订货成本=[SX(]10000500[SX)]×250=5000(元)

全年储存成本=[SX(]5002[SX)]×20=5000(元)

全年存货总成本=500000+5000+5000=510000(元)

②一次采购1000吨时的存货总成本

全年采购成本=10000×50×(1-5%)=475000(元)

全年订货成本=[SX(]100001000[SX)]×250=2500(元)

全年储存成本=[SX(]10002[SX)]×20=10000(元)

全年存货总成本=475000+2500+10000=487500(元)

③一次采购2000吨时的存货总成本

全年采购成本=10000×50×(1-8%)=460000(元)

全年订货成本=[SX(]100002000[SX)]×250=1250(元)

全年储存成本=[SX(]20002[SX)]×20=20000(元)

全年存货总成本=460000+1250+20000=481250(元)

④一次采购5000吨时的存货总成本

全年采购成本=10000×50×(1-10%)=450000(元)

全年订货成本=[SX(]100005000[SX)]×250=500(元)

全年储存成本=[SX(]50002[SX)]×20=50000(元)

全年存货总成本=450000+500+50000=500500(元)

从计算结果可知,当乙材料存在数量折扣时,益丰公司每次订购2000吨时总费用最低(全年存货总成本为481250元),即2000吨为乙材料的经济订货量。

3.2采用ABC分析法,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重点控制

3.2.1ABC分析法概述

我们知道,在社会结构上,少数人领导多数人;在一个集体中,少部分人起左右局势的作用;在企业成千上万种存货中,少数几种存货占用大部分流动资金;在影响质量的许多原因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少数几个;在成本方面,少数因素占成本的大部分;在人员方面,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拔尖的也只是少数;……这种社会现象属于“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现象。“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现象,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879年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提出来的,他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口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帕累托依据这一现象设计出著名的帕累托图。至此ABC分析法产生了。

ABC分析法是一种从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的多项目或多因素事物中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即找出主要矛盾、抓住重点,照顾一般的管理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或现象)为对象,对其进行数量分析,分析时以该对象各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为依据,按比重大小的顺序排列,再根据一定的比重或累计比重为标准,将其对象各组成部分分为ABC三类,以此来确定哪些组成部分是管理的重点对象(A类),哪些是管理的一般对象(B类),哪些是管理的次要对象(C类),并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以取得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ABC分析法又称ABC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等。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常称为ABC分析法,又由于是帕累托首创的,也称为帕累托分析法。ABC分析法产生后在管理的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1951年,美国管理学家戴克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1951—195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查找产品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被称为排列图法。1963年,美国彼得·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分析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3.2.2ABC分析法在存货管理中的应用

一般企业所存储的货物通常由几十种、几百种甚至成千上万种等材料物资组成,这些材料物资品种繁杂多样,规格型号各异,价格相差甚远,存量要求不等。有的物资企业需要量不大,但价格很高,占用资金很多;有的物资虽然企业需要量大,但由于价格很低廉,占用的资金很少;有的物资又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这样,若对每一种存货都进行重点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对这些物资的控制和管理就必须要有轻有重,抓住重点,照顾一般,不能不分主次,同等看待。要根据存货的不同情况,对仓储货物进行科学的分类,实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管理。ABC分析法在存货管理中的应用就是根据存货按其价值的大小、所占用资金的多少将存货分为A、B、C三类。具体分类标准是:品种数量大约占全部存货数量的10%,而所占用的资金占全部存货资金的70%~80%的为A类;反之,品种数量占全部存货数量的70%~80%,而所占用的资金占全部存货资金的5%~10%的为C类;介于A类和B类两者之间,即品种数量占全部存货数量的20%~30%,而所占用的资金占全部存货资金的15%~20%的为B类。

企业存货按照ABC分析法分成A、B、C三类后,对A类存货就必须要进行重点管理与控制,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分别确定每一种存货的采购批量和准确的进货时间,以保持合理的存货水平,还要按品种、规格严格控制发料数量,密切关注消耗情况,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加强实物与资金的管理。对B类存货,可进行一般性管理与控制,平时适时地对库存货物进行盘点检查,保证其安全和完整即可;可以根据经验和统计资料来确定订货批量,在管理上可以按大类来进行控制,不必具体到每一个品种、规格等。对C类存货,由于品种多但占用资金少,其订货批量大小对资金总额影响甚微,对其管理可以适当放宽,不必严格控制,以保证生产不间断为原则,可按全部金额来管理与控制,对具体物资不拘泥于批量、采购间隔期等的计算,可以完全根据经验估算。

3.2.3ABC分析法的扩展

(1)分层的ABC分类。若存货品种种类比较多,无法全部排列于表中,或即使可以排成大表,但是又没有必要,这时可以先对品种种类分层,再根据分层结果找出每一层中的A类、B类、C类,然后再将每一层中的A类、B类、C类进行汇总,并逐一列出,从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管理。

(2)多重ABC分类。多重ABC分类是指将存货分成ABC三类后,若A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很多,再将A类分成ABC三类,若分出的A类还很多,再将分出来的A类进一步分成ABC三类,一致分到A类比较少达到要求为止。其分类结果可分别冠以A—A、A—B、A—C,A—A—A、A—A—B、A—A—C,……这样可以使管理者找出存货中的重中之重,更有针对性地对存货进行管理与控制。

3.3采用零库存,降低储存成本

虽然传统的仓储管理给企业带来了许多好处,如可以避免缺货,保障向客户供应,应对各种意外变化,保证生产与经营过程的连续进行,缩短供货周期,应对产品季节性需求波动,通过价格投机获取利润等。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仓储占用大量资金,增加库存利息支出,为仓储而发生的不动产投资增大,更有甚者可能会掩盖企业的管理缺陷,不利于责任明确以及提高管理水平。而与此同时,生产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对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而零库存作为一个新的降低储存成本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方式便应运而生。

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是处于周转的状态。零库存是一个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即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零库存管理应当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库存货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第二层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

3.3.1零库存的发展现状

零库存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零库存管理作为产生于日本的先进管理方式,在日本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截至1989年,零库存管理方式在日本制造业已经被广泛采用。谈到零库存管理在日本的成功应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无可争议地成为了零库存管理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好的证明。随着零库存管理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实施,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加入到了实行零库存管理的行列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零库存管理在日本已经拥有了供、产、销的集团化作业团队,形成了以零库存管理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而美国的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了解并认识了零库存管理理论。现在,零库存管理已从最初的一种减少库存水平的方法,发展成为内涵丰富,包括特定知识、技术、方法的管理哲学。如戴尔公司运用直销模式以实现产成品的零库存,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式,实现原材料的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管理方式不仅在日本、美国广泛应用,其应用足迹也遍布欧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在我国对零库存管理的研究虽然尚处起步阶段,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但已有不少企业在探讨和摸索,比如海尔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发动了一场管理革命,以市场链为纽带,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用户资源,逐步向“零存货、零营运资本和与用户零距离”的终极目标迈进。

3.3.2零库存管理的特点

(1)降低存货资金的占用量,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容易导致大部分流动资金被存货所占用。而在零存货管理方法下,每天的生产经营结束后存货的库存量为零,存货占用的资金也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节约了企业的资金。

(2)可以减少保管等费用,降低存货的储存成本。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必须要保存一定数量的存货以备不时之需,就必然会发生相应的保管等费用,增加储存成本。而零库存管理方法,由于存货数量为零,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固定资产的占用以及存货的保管等费用,降低了储存成本。

(3)零库存大大降低企业库存量,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在零库存管理模式下,企业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以及产成品的库存货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大大降低企业存货,提高和加强了存货的流动性。

3.3.3实施零库存管理的条件

(1)实施零库存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电子商务支撑系统。完善合理的系统运营,为物资供应各环节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以使采购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将库存管理通过网络与其供应商、客户和本身有效地联成一个整体,打破个人和厂商固有的边界,以最快的速度将最广阔的库存信息集中起来供企业使用,这样便可以使所有工作都在网上进行,有效加速物资和资金的流动,实现零存货。

(2)重视市场调查,准确把握市场。市场调查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有关市场信息和资料,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现状,为企业经营预测和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资料的活动。企业要实施零库存,就必须注重市场调查,全面、完整、准确地掌握市场情况,把市场需求摸得滚瓜烂熟,从而真正实现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做到产得出、销得掉,发运及时。任何企业都须明白“市场是产品的最后归宿”,仓库不过是产品的休息室,只有产品投向市场的快捷反应,才会顺利跨越生产至销售的惊人一跳,达到零库存的目标。

(3)实施库存管理,在物流上必须要做到统筹考虑,高效衔接。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在物流上必须要有严密的计划、科学的采购,达到生产资料的最佳衔接;要求资金高效率运转,原材料、生产成本在标准时间内发挥较好的作用与效益,达到库存最少的目的。

3.4完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存货管理行为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制度等。从广义来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应当实现以下目的: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有效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处理均经过授权,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秩序、高效地进行。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管理好存货。存货内部控制涉及的部门较多,一般会涉及计划、仓库、生产、销售、会计等部门。根据存货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采购、库管、领用、盘存等多方面,而其中采购和领用两个方面是重点。

在存货采购方面,首先要对采购数量进行控制,要根据资金的周转率、储存成本、物料需求计划等计算出最经济的采购量,严格执行存货采购计划;采购部门要对每一份请购单审查其请购数量是否在计划控制限额范围内,检查使用部门主管是否在请购单上签字等。其次是对供应商进行控制,采购部门应根据已获批准的采购计划,多方收集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等市场信息,选择多个供货商,或通过互联网开展订购与销售业务,通过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订货的要求,经过多家供应商的竞价,从中选择最优的供应商,对具备招标条件的企业和大宗的物资要尽量实行招标采购,从而减少采购中的人为因素和信息不畅通的问题,降低采购成本。

在存货的库管方面,企业首先是要对取得的存货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严格的验收,并根据验收情况出具验收证明。对于验收合格的存货,应当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负责验收的部门和人员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明原因,作出相应的处理。其次是对存货的保管,要通过建立存货保管部门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在值班、轮班、入库检查、货物调运、出入库登记、仓场清理、安全保卫、情况记录等各方面的职责任务,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严格限制未经授权人员接触存货,从而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

在存货领用方面,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加强存货领用审批内部控制。生产部门应根据已制订好的计划、定额,填制限额领料单向库房领料,存货领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二是在存货发出方面,应保证存货领用无误,仓库保管要审核领料单,双方要检查数量和质量,并签字或盖章;材料发出后,保管人员要按计划价格标明金额,登记材料卡片,并转材料记账员记账后随发料汇总表定期送往财务部门;三是在存货领用核算方面,应保证存货领用业务记录真实,领发无误。要求仓库保管员发货后及时登记存货台账;财会部门根据材料记账员的发料汇总表按用途汇总分类,汇总领料单,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分类制证,登记有关账务;四是在存货领用内部稽核和审计方面应保证存货安全,记录正确。由内部稽核人员审核领料单,核对收发凭证和存货台账,检查收发记录和结存余额,查看存货领用的会计核算是否准确。

在存货盘点方面,企业应制定存货盘点的管理办法。依据存货盘点的管理办法制订存货盘点计划和方案,为保证存货账实相符,仓库保管员应定期盘点库存存货,编制存货盘点表。财会部门应定期将存货明细账记录与存货保管部门的存货明细账进行核对,抽查存货盘点表。

上述四点,只是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提出了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一些对策,实际上,要搞好存货管理,仅仅依靠企业的管理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特别是企业计划、采购、生产、保管等部门的员工,要让每一位员工树立存货管理意识,承担存货管理责任,从而形成全员参与的存货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成江市场调查与预测[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2]胡成江管理会计[M].北京:中国商业

出版社,2013.

[3]高海晨企业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新编现代管理18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5]邬适融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存货管理工业企业问题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论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潜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浅谈铁路站段的存货管理
构建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的路径研究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对现代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的规范化管理探讨
公司存货管理循环内部控制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