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山抗战遗址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2015-05-30李青

2015年24期
关键词:松山旅游开发

李青

摘要:松山抗战遗址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滇西抗战的重要战场之一。本文以旅游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对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的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进行了一定的考察和分析,结合市场需求,提出松山旅游景区开发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对滇西抗战遗址的旅游开发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抗战遗址旅游;松山;旅游开发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抗战遗址的研究又掀起了一次热潮。经过资料和文献的分析发现,对于抗战遗址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WOT分析,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而抗战旅游开发的基础理论相对滞后。应该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民俗、经济等因素,寻求一种最适合经济发展而又能实现抗战遗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才是当今旅游发展的最根本需求。

1.区域概况

松山抗战遗址位于云南省西部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地理坐标为东经98°25′—99°11′,北纬24°07′—24°50′[1]。龙陵县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是滇西抗战的主要战场。现在保留下来的松山战役遗址,主要集中在腊勐乡大垭口村东、西侧的松山山顶一带,范围约4平方公里。

目前保存较好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松山战场遗址,包括大小松山、黄土坡等大小七个高地,地堡、战壕、弹坑;滚龙坡、鹰蹲山等战场遗址;松山主阵地、中国军队坑道作业遗迹及大爆炸坑;日军发电站、抽水站和慰安所等遗址。一百零叁师抗战阵亡将士墓、杨国刚抗战文物陈列馆、抗战纪念文化广场(龙陵县城)以及2013年9月3日建成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滇缅抗战的“血线”要卡——惠通桥等等。

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看,松山抗战遗址在全省具有垄断性,有很高的旅游资源价值,对参与和关心远征军这段抗战历史的广大游客来说有独特的吸引力,极具开发潜力,为旅游开发创造了较好条件[2]。

2.旅游开发的现状

松山抗战遗址于1986年5月被列为龙陵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公布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陵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打造“黄龙玉文化”、“松山抗战文化”、“温泉养生文化”三大品牌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将松山抗战遗址作为云南省抗战文化旅游品牌来打造。2010年已修复抗日将士公墓,修建了3座标志说明碑、18座遗址说明碑和上山公路。2013年9月3日建成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龙陵县在松山景区周边村镇大力发展集观点、休闲、疗养、度假、农家乐、采摘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提升农业附加值,实现旅游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建成“农家乐”100多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松山抗战遗址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旅游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市场的具体需求[3]。以下是对到松山的旅游者的需求、职业结构和消费水平进

行的问卷调查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实地考察、问卷分析等研究结果来看,结合市场需求,松山抗战遗址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1保护与开发的难度大

由于地理因素,松山抗战遗址景区为开放性,面积广,景区管理困难。目前,龙陵县各种招待所及宾馆154家,其中有星级酒店10家,而在景区附近的宾馆只有4家,这样的话大大缩短了游客在景区的滞留时间。此外,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一直是制约龙陵旅游快速发展的因素,只有不断地缩短交通时间,才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4],从而提高景区的吸引力。

3.2开发与需求有错位

旅游景区较为偏僻,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不利于旅游线路的设计和布局,而且大大缩小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交流,缩小了客源市场。现在松山抗战遗址的旅游产品种类单一,基本只有文物型旅游产品。并且只重视景区的开发建设,忽视了旅游商品的开发。应该重视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应该重视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在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比例[5]。

3.3经济价值不明显

龙陵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旅游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龙陵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对于松山抗战遗址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景区来看,景区门票价格低,管理困難,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当地的餐饮、住宿等服务社会较落后,导致了游客的消费水平较低,基本是零消费,滞留时间较短,经济带动不明显,没有真正形成旅游产业体系[6]。

3.4社会价值不突出

龙陵县是抗战的重要场所,抗战文化发展较早,但受经济的制约,旅游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旅游活动对当地的发展和社会贡献并不突出,居民生活环境还无明显改善,特别是旅游开发并未给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财富。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是对游客,对当地的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当具有提升的作用。然而根据调查,景区的管理是非专业性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当地旅游发展的水平。

3.5文化价值不集中

一般来说,战争遗址最主要的旅游功能是游览功能和教育功能,这是该类旅游资源的基本功能和共有功能[7]。松山战役具有显赫的历史地位和教育价值,最重要的是,松山抗战遗址是的历史还是鲜有人知的。由于旅游资源的限制,景区基本上只有游览功能,没有集中展示抗战文化和精神的场所,旅游主题不集中,没有充分挖掘抗战精神这一旅游载体,旅游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4.松山抗战遗址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4.1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对立统一关系”

旅游产业已经是我省发展经济的基础和依托,要坚持“积极开发、有效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消除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8]。近年来,龙陵县政府很重视对松山抗战遗址的开发和利用,松山旅游小镇正在规划和筹建中,但城镇化对抗战遗址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政府应该按照国家文保单位的规定,做一个保护规划,在这个规划的前提下,做开发利用,对于当地居民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4.2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参与、体验和互动让红色旅游景区不仅成为具有纪念意义的展示空间,还是具有参与性的活动空间。由于红色旅游本身存在着局限性,应该拓展红色旅游的内容,打破以参观游览为主的旅游形式,不断提高旅游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可开设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项目,例如有些紅色旅游景区开展了“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等参与性活动[9],应该把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开发爬山、露营、CS实战模拟等体验式项目,把观光型旅游产品和参与型旅游产品相结合,增强游客的感知。

4.3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异地性。人们出于“求新、求知、求乐”的心理动机,借助红色旅游实现空间变化,达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目的。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引导和拉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和建设,积极探索和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坚持高起点规划,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切实解决旅游建设资金的“瓶颈”问题,更要在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策划和包装上狠下功夫,利用媒体的力量,积极地进行品牌包装,对龙陵县知名的抗战遗址遗迹进行整体包装和改造,打造特色旅游品牌[10]。

4.4突出历史文化的内容

松山抗战遗址不断提升在国内的影响的时候,有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希望通过游览重温当年的历史和场面,需要加强旅游管理人员的素质,从准确的引导中让游客感受当年战火连天的历史背景,不仅可以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11],要以历史文化为宣传主线,充分发挥旅行社的职能,与周边特别是德宏、瑞丽、腾冲等相邻地区,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扩大抗战遗址旅游的活动内容[12]。

4.5弘扬抗战精神

在战争遗址的旅游开发时,不但要发挥遗址的旅游观光、游览功能,更应该发挥其教育功能,了解抗战精神的特殊性,加强游客的学习性。由于松山抗战遗址的特殊地形,应结合山地公园的特征,以变化的空间格局来实现旅游景观的表达,让游客在游览真实的战争场面的同时感受到先烈们坚强不屈的精神。

5.总结

对于松山抗战遗址的旅游开发,历经了很长的时间,目前正在不断地探索之中。随着松山旅游小镇、松山抗战纪念碑和远征军雕塑群的不断建设中,松山抗战遗址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中。为了抗战遗址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政府还应该加强工作,进行更细致的普查工作,从而减少抗战资源的破坏。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对于抗战遗址旅游的开发,还需要更深入、更细致地研究,在不断地探索中扩大自己的市场,彰显抗战遗址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亚,吴明远,叶文等.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区位条件的分析——以龙陵县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4(1):37-42.

[2]雷娟利,管辉.滇西抗战遗址遗迹多维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J].保山学院学报,2012,(3):47-51.

[3]周骏一,李益彬.旅游资源与开发[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8,207-209

[4]黄细嘉,龚志强,宋丽娟.红色旅游与老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0.6.

[5]李君轶.国内旅游市场研究:Internet环境下的新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103-107

[6]徐仁立.中国红色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2,134-138.

[7]李彪,郭奇斌.古民族战争遗址主题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求索,2009.11,88-90.

[8]肖星.旅游开发与规划策划案例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0,581-584

[9]吕志墉.中国旅游策划创意攻略[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9.185-187.

[10]冯钟鸣.论“常德会战”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J].武陵学刊,2012,37(1):83-88.

[11]谢莉.衡山抗战军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索[J].热带地理,2006,26(4):365-369.

[12]龙彬,赖志颖,唐敏.系统化、生态化、功能化的途径——重庆市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J].室内设计,2011,(3):58-62.

猜你喜欢

松山旅游开发
Optimal and robust control of population transfer in asymmetric quantum-dot molecules
高松山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中的学习负迁移现象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凤凰古镇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