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及其控制

2015-05-30孙谋宏

2015年24期
关键词:措施

孙谋宏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国内外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促进了各行业改革的深化,行政单位同样如此。预算管理是行政单位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对行政单位来说,对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行政单位的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能够加快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预算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我国行政单位在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和控制;措施

引言

行政单位的资金维持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拨款,但是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及其控制问题在行政单位的所有工作中可以说是薄弱的环节。预算主要包括编制、执行和决算这三个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编制是最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执行的前提,而决算就是对编制和执行这两方面的总结分析。因此,对行政单位预算的管理和控制的核心就是对编制、执行和决算的管理控制。执行和编制、决算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的。当前我国的行政单位正在进行改革,所以对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预算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一)预算管理的概念

预算管理就是企业或单位为了实现预期目标,通过对编制的预算、业绩的考核和控制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在行政单位的整个编制、执行和决算的过程中,预算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预算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行政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管理的意义

大量的事实证明,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和工具,对预算管理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能够加强对行政单位资源的整合,促进资产效益实现最大化,进而带动行政单位的健康发展。

1.提高行政单位的管理水平

在行政单位的内部管理中,预算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它还是一种重要的监督执行手段,通过对行政单位进行编制、执行、考核等多方面的管理,来改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收支不平衡现象,并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进而提高行政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行政单位总体目标和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2.提高行政单位资金的利用率

有效地实施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最关键是要对预算编制和财政支出进行细化和规范,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支出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因此,加强对行政单位预算的管理和控制能够提高单位资金的利用率,确保行政单位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有效地推动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

3.从整体上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就目前来说,我国行政单位的资金大多都是靠国家财政部的拨款。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政策有了一定的变化,行政单位需要进行预算管理的资金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因此,对行政单位的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能够使行政单位更准确地掌握自身的实际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了对资金的利用效率,把财政资金真正用到需要的地方,也便于政府集中财力改善民生。

二、行政单位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面的缺陷

在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的整个环节中,预算编制可以说使其起点,也是其最重要的环节。因此预算编制的质量会对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行政单位的各个部门都参与其中。但是当前我国的很多行政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并没有和相关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及时地沟通,再加上编制时间紧迫,没有办法广泛地进行研究取证,因此导致很多财务人员对下一年度的预算进行编制时,也只是简单地以上一年度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凭借过去的经验以及自己的主观理解来编制预算,不考虑新的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但是这种做法经常会和实际情况存在差距,会造成预算编制和实际的经济活动之间产生脱节,对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二)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行政单位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制度建设不完善,单位预算的相关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还有一些行政单位没有按照预算来进行预算的开支,出现了超预算和无预算等情况,个别单位还出现了把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混在一起的情况,预算和支出不明确。此外还有的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力不平衡,中间会出现松懈的情况,有时为了年终突击,会大把挪用资金,影响了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对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完善的评价机制

加强对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评价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预算执行力度的监督,分析预算结果与实际的预算情况是否一致,切实加強对行政单位预算管理方面的监督,同时也为行政单位日后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经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就目前来看,多数的行政单位在实际的预算管理中,由于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没有及时对预算的绩效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很多单位在这一环节只是走一个过场和形式,可操作性不强,且不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此外,一些行政单位对自身的资金的利用率以及实际预算支出情况和资金的流向是否合理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加强重视,这样就造成了预算约束力的弱化,也使预算管理的利用率较低。

三、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及其控制措施

(一)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

预算编制的管理工作是预算执行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只有加强对预算编制的重视,才能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进行。加强预算编制工作必须要做好几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预算的组织机构进行完善,通过建立专业的预算编制机构来把编制、执行、决策这三方面的工作内容加以分离。二是要使预算编制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延长,这样可以为精细化的预算编制留够充足的准备时间,进而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一般来讲,在头一年的10月份左右对下一年的预算进行编制再合适不过。三是要合理制定预算的指标和支出标准,细化预算经费的开支标准、范围以及经费的用途,使每一项开支都能够有依可循。四是要改变传统的预算观念,建立严格的制度和机制。如果出现预算追加的情况,行政单位一般是不会进行追加的,若是必须要进行预算追加,就要从其他的项目资金中扣除。

(二)对各项审批制度进行规范

只有对各种审批制度和权限进行规范,才能保证对各个岗位职责预算的明确,从而使预算执行的程序更加规范和严格。此外还需要限定行政单位的领导者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的权限,对各个岗位相关人员的职权范围和工作内容进行界定。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地进行,同时也避免了个别人员对预算进行随意地调整。

(三)对预算执行的分析机制进行完善

对预算编制进行完善和执行时,需要认真分析其执行情况。具体的做法是行政单位要定期召开相关会议,来集体研究和商讨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认真进行分析,之后采取合适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是因为主观原因或者是个别人的工作失误导致预算出现偏差,要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一定的惩罚。

(四)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是所有行政单位在加强预算管理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它是预算管理和控制的核心内容,并且它能够保障单位资金的有效利用,提高资金利用率。此外它能够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使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的进行更加规范和有序。对预算执行加强监督主要是要做到以下幾个方面。首先是要对人员经费支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监督,所有的经费支出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在年终的时候还要对所有的经费支出进行统一结算。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人员经费支出在所有的支出里面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对经费问题进行监督可以达到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力度的效果。其次是要对项目经费方面的问题进行监督。我国的个别行政单位在项目经费上有时会存在开展不明确,编制较为粗糙的现象,尽管不是很普遍,但是依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要加大对项目经费问题的重视,对每一项经费都要进行严格审批,控制经费的数目,然后对每一项经费支出进行分类。此外还要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尤其注重对专项经费的重视,减少不合理的项目支出,加强对行政单位预算的管理和控制。(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王晓丽.试论在行政单位中如何有效结合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问题[J].财经界,2015,(9):115-115.

[2]刘志凌.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4):179-180.

[3]何剑刚.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方向[J].财经界(学术),2010,(23):83,85.

[4]黄春芳.试论我国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不足和改进[J].时代金融(下旬),2013,(2):-5-4.

[5]高竹变.分析如何做好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管理[J].新财经(理论版),2013,(3):193.

[6]周宇程.试析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与新制度下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J].财经界,2014,(27):212-212.

[7]胡波.浅析如何加强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90.

猜你喜欢

措施
猪腹泻病防控措施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欧盟采取额外措施扶持农业部门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