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娱乐化的思考

2015-05-30王博

2015年24期
关键词:受众需求理性思考

王博

摘要:伴随大众文化和人类娱乐的需求发展,媒介娱乐化已成为当前大众消费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并且日趋流行。媒介娱乐化趋势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大众自主选择的结果,并且表现出多样的形式。在当前大环境下,对媒介娱乐化进行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最终只有娱乐有理、娱乐有度才是新环境下的媒体态度,才会走向更长远。

关键词:媒介娱乐化;受众需求;理性思考

伴随大众文化和人类娱乐的需求发展,媒介娱乐化已成为当前大众消费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并且日趋流行。有人认为,“娱乐化要吞噬媒体上所有的正能量与正价值”。其实不然,打破传统媒体的官方话语表达方式,利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或娱乐的形式更能深入人心,更能将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弘扬。但凡事有度,娱乐化需要有理有节有度有据,才会走得更长久。

一、媒介娱乐化的表现形式

当前传媒界普遍有娱乐化的倾向,娱乐化的表现形式也层出不穷,可归纳如下:

1.电视媒体的娱乐化

电视媒体的娱乐化也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是大型真人秀的娱乐节目,如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江苏卫视的《我们相爱吧》等,这类娱乐节目也大多由韩国引进。其次是娱乐化的综艺节目,代表的如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等,而且在国内广泛流行,深受观众的喜爱。还有一些新闻节目也采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进行报道,如、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東方夜谭》、地方卫视的《晚间新闻》等,相比传统的严肃新闻节目相比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活泼的形式等特点,深受观众的普遍欢迎,主持人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也使播报气氛热烈,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节节攀升。

2.广播媒体的娱乐化

广播电台为了迎合观众的娱乐需求,也日趋娱乐化。比如文艺台、交通台都不自觉采用了娱乐化的方式亲近听众。还不少电台也创办了自己的娱乐节目,如《娱乐双响炮》、《铿锵新闻秀》等等,这些节目以其轻松、愉快的氛围带给听众无限乐趣。在轻松风趣中传达信息,在辛辣幽默中表达观点,将新闻故事化、戏剧化,借用音乐、音效烘托气氛,让受众在节目中既获得了信息又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愉悦。

3.网络媒体的娱乐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相关调查显示,大多网民通过网络主要是查找信息,其次是休闲娱乐。而网络娱乐的主要项目为网络游戏。同时,通过网络看娱乐新闻、电视节目、收发邮件、注册社交网络社区等等也是众多选择。

4.印刷媒体的娱乐化

印刷媒体主要体现在各种晚报、都市报纸,它们不仅有及时的新闻信息,还有鲜艳的图片、生动的报道风格以及有趣的各种信息,还穿插畅销书内容的连续,如《明朝那些事儿》等,这种畅销书的写作手法与传统写法也是相差比较大的,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在轻松读报中学到知识,愉悦心情。

二、媒介娱乐化的深层原因

1.竞争环境下的媒介偏好

为了争夺更多的收视率或迎合受众需求,诸多媒体机构不断推陈出新,创新节目形式、创新节目内容,加入更多的娱乐因素。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以及娱乐所带来的高收视率的效益下,越来越多的媒介偏好娱乐化的内容,这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受众需求的结果。如地方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不再理论式的说教,而是在报道社会新闻的基础上,追求新闻的趣味性、生动性,突出新闻的娱乐性,愉悦受众身心,深受观众喜爱。

2.受众的现实需求

媒介娱乐化的趋势与受众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当前社会发展的进程之快、社会竞争压力之大、人们生活状态之紧张等因素,使得人们在追求繁忙工作的同时期待娱乐的生活,放松自己、解放紧张的神经。而面对各种信息席卷的今天,创意能满足受众需求的新闻或电视节目需要娱乐精神,借此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三、对媒介娱乐化趋势的思考

1.当前社会压力下,人们需要媒介娱乐化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项制度处于改革时期,诸多社会问题也日渐显现。如就业问题、就医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养老等社会和谐问题,都深深困扰着当代社会人的生活。生存的压力需要有媒介的娱乐精神来放松心情。那么多观众喜欢看《快乐大本营》、喜欢看一些娱乐节目,确实能让人们暂时放空自己,忘记烦恼。尤其是一些真人秀节目中,确实有很多故事感人至深,充满社会正能量,这确实与我们提倡的价值观相一致的。因此,社会是需要媒介的娱乐化的。

2.媒介娱乐化需有理有度,承担起社会责任

观众喜欢娱乐内容,接受媒介娱乐化趋势,并不代表媒介的无限娱乐化。媒介娱乐化,是想通过媒体将更多正能量、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更好地方式表达出来,让人们在轻松中接受,从而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一。而单纯的就娱乐而娱乐的媒体是不能长久的,也不会得到观众的一直支持。因此,媒介娱乐化需要有理有度,并且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即作为公共资源的使用者,应真正做到“铁肩担道义,辣手写文章”的社会使命。

总之,媒介娱乐化调节着现代人的紧张生活,是大众媒体满足受众需求的一种发展趋势。但媒体在采用娱乐这种形式的同时,更应承担起“传承文明,进行人文教化”的社会重任,运用娱乐的形式将传播更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信息的同时带给人们无限欢乐。(作者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永健、张媛.“传媒娱乐化”背后的“娱乐”[J].新闻记者,2008(3).

猜你喜欢

受众需求理性思考
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受众需求视角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方式论述
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思考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电视媒体微信公众号运营探索
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纪录片创作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真人秀节目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