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探析

2015-05-30焦俊雅等

2015年25期
关键词:汽车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

焦俊雅等

摘要: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至今已有几百年,而在中国,跨国并购则始于二十一世纪初。由于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还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在跨国并购中,汽车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以汽车行业为例,着力分析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和管理策略,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我国的跨国并购提供必要支持。

关键词:汽车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并购意旨兼并和收购。跨国并购实际上是指境内外企业进行合并或者外企收购境内企业10%以上股权,使得境内企业的资产和控制权转移到外企。一般来说,并购企业取得被并购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是基于多样化的目的,并能够在并购后对其实施部分或完全性的控制。可以说,跨国并购是由国内并购向国际化并购转化的过程。

一、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中国的汽车企业在近几年产销量的增长下,逐步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魄力。当市场扩大、行业规模扩大、行业利润激增,许多企业渴望进一步占据市场份额,以拓展企业规模,获取更多利润。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自己的技术获取模式加以改进,从国内外积极吸取经验和先进技术。对新鲜血液的渴望使得一些大型汽车生产公司走上了国际化的并购之路。其方式主要有积极在国外建立工厂、研发机构,与国外类似行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及并购相关企业。

(一)并购类型逐渐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整体水平不断攀升,但相对世界整体水平来说,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公司中,并没有中国企业的一席之地。而在各汽车企业逐渐发生跨国并购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方式被采纳。公司间的并购类型按照行业性质划分主要有: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近几年,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并购类型逐渐趋于多样化,相继出现了不同的划分标准所形成的新设型并购、吸收型并购以及控股型并购等。

(二)并购动因趋同化

企业并购从根本上说,是资本的一种运作模式。综合来看,跨国并购作为企业挺进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化品牌战略以及迅速扩大规模的有利途径,其动因呈现出趋同化。例如,2004年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49%的股权,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份额,而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几乎出于同种目的。不仅是汽车行业,其他行业也几乎出于类似的目的。

(三)并购规模扩大化

纵观近几年汽车行业的海外并购,其规模在一步步扩大。虽说汽车业并购案例不多,但特点却极其显著。从其生产模式看,一些大型汽车生产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已经迈开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从“产品出口”过渡到“出口+合资建厂+跨国并购”,其并购的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

二、汽车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企业的技术获取模式一般在跨国并购的活动中发生了间接性的改变,在获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隐患,诸如信息不对称风险、经营整合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政治法律风险。风险来自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跨国并购的企业来说,外部因素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环境,而内部因素则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财务、经营等状况。

对汽车业来说,协商期间的战略决策风险、调查期间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融资的流动性风险和债务并购的财务风险等均给企业带来了一定威胁。其中,财务风险是并购整合过程中的重点隐患,企业在并购之前需要考虑财务方面的利得、并购后的市场、销售状况及文化管理等因素。而诸多未知风险都与财务风险有着一定的联系。并购的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债务并购风险主要指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筹集到并购资金,以及因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支付困难而负债的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有着重大影响,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以及不同的利益冲突与协调,并购企业负债的运用应当适度。必要时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使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企业若届时安排不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另外,我国大多数车企单一的现金支付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流动性资源并且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针对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企业精益管理的核心便是改进,而改进则旨在改进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振兴汽车业就是振兴整个工业产业。由此来看,研究汽车业的财务风险极其应对策略对其他行业的跨国并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改善企业财务评估能力

汽车工业是高度技术密集型的工业,集中着许多科学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被看作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工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发展好坏决定着一个国家武器工业发展的程度。因此,汽车企业应当在经营过程中有计划地改善财务评估能力,着力对财务方面的整体估计能力进行分析,对目标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使得目标企业信息客观、充分和准确。

(二)拓宽融资支付方式

目前,混合支付方式正以它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并购企业的青睐。对汽车业这种融资需求较大的产业来说,融资支付方式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并购方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权益的稀释、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等情况,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需要来取长补短。

(三)增强资金的流动性

资金的合理运作是汽车业乃至所有跨国并购企业成功并购的关键,采取措施增强资金稳定性能预防陷入流动性风险。与此同时,并购企业也可以主动与相关债权人达成偿债协议,在并购前与债权人做好沟通,就债务清偿事宜进行协商,以避免出现在收购那些资不抵债或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时因为债务问题陷入流动性困境。(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勤,刘垚.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08:151-160+169.

[2]林佳龙.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汽车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
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
基于DEA的汽车上市公司相对效益评价
跨国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制造企业跨国并购财务决策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汽车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及模式的分析
汽车企业面向订单制定生产计划中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