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工业制造企业技术实力的几点看法

2015-05-30吉云飞

科技资讯 2015年27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现状

吉云飞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工业制造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如今,这些工业制造企业已经在整个行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与高产出、高密度相反的是,这些企业的技术含量却相对较低。这个问题业已成为我国工业制造企业的发展瓶颈,为了提升工业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工业制造企业的技术实力尤为关键。作为无锡宏飞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该文在分析工业制造企业特征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实质进行了探讨,对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通过该文与大家分享工业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方法。

关键词:工业制造 技术实力 现状 结构调整 优化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c)-0196-02c

工业作为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工业领域,最早出现的企业就是工业制造企业,该类型的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工业制造企业发展的弊病不断暴露,很多传统的工业企业因技术实力问题趋于没落,因此,探究工业制造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策略对维护工业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作为无锡宏飞工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对工业制造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技术实力提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具体分析如下。

1 工业制造企业的特征与现状

在我国企业发展史上,工业制造企业是出现最早的企业之一,其含义指的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实现企业盈利为目的,以工业性劳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作为经济组织的一员,工业制造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盈利。在企业生产中,其成果的最佳体现方式就是盈利,同时,盈利也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这一特点就使得工业制造企业和政权组织、事业单位相区分。同时,作为经济组织的一员,工业制造企业拥有一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具有独立经营权和自主经营权,并有权对资产进行处置,对产品的生产销售进行处置。在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附属于国家财政部门;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不附属于任何机构,是商品的经营者和生产者,是市场交换的主体。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生产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较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10月份工业生产呈现增长分化、结构优化的运行特征。

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较9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加快0.9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提升0.8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提升1.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受购置税优惠政策作用,当月增长7.3%,增速加快4.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长持续较快。10月份,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0.8个百分点,相较于9月份来说加快了0.4%,相较于整个工业体系的增速来说加快了5.2%。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0%,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2.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9%,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9.5%。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同样迫在眉睫。目前,在中国制造领域,很多关键技术都依靠进口。在工业制造企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据了大半江山,这些企业的附加值不高,对工业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近年来,尽管我国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提升,由于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较弱,在研发投入方面存在缺陷,高新技术企业缺少,世界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研发资源也相对较少,对于国外先进技术不能实现有效的吸收和消化,其中的创新不足,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没有掌握主动权。

对我国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是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进步的有效途径。在全球价值链重塑中,智能类企业兴起,个性化“按需定制”逐渐盛行,生产地点与使用地点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在这样的情况下,之前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转移的制造业将呈现出“回流”态势。一旦“智能制造”开始普及,在能源成本逐渐降低的影响下,中国制造业领域所占据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会日渐丧失,这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2 把握企业技术能力的实质

与发达国家的世界级企业相比,我国制造业与他们之间的差距除了企业整体的产权制度差异以外,还包括企业技术发展的巨大缺口。在现今时代,得科技者就能称霸天下。事实证明:中国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是企业技术环境、市场结构、企业和体复杂性发展程度、企业家行为、企业资源投入等多变量的函数。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根本是构建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基因,使企业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在技术选择、技术获取、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进与创造方面持久发展。在企业发展的众多概念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框架就是企业技术能力,该能力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保证企业获取足够的知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技术能力指的是企业为支持技术创新现实,附着在内部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中的所有内生化知识存量的总和,其本质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关于企业技术能力的实质,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内容来看。技术能力与技术资源不同,它是企业技术资源的组合体。能力不是一种简单的组合,它是一种积累性储备,其储备的内容是企业的内部经历。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技术能力方面的差异不仅是企业技术资源数量的差异,还是企业技术资源质量的差异,其中还包括企业组合技术资源和协调技术资源的差异。因此,将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看做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

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技术能力指的是企业各种知识总和,该知识是技术活动的积累。根据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理论可知,企业核心能力指的是“积累性学识”,这种“积累性学识”的重点在于对生产技能进行协调,实现多种流派学识的有机结合。

从本质上讲,企业技术能力是一种知识源,该知识源的导向因素是企业的技术发展,其功能是行动指向。同时,这个知识源又表现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以信息为基础,在个人、物品和群体中凝聚。根据企业技术能力中技术知识的可见度,可以将这种能力划分为两大类:第一是显性技术知识;第二是隐性技术知识。其中,显性技术知识能够被准确地描述,能够以知识编码的形式在企业程序和操作手册中体现;隐性技术知识从实践经验中获得,在描述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度。在企业技术的来源中,在潜意识中对隐性技术知识进行的理解和运用是其一种不可复制的来源,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企业技术知识在并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向显性技术知识的转化。根据企业技术能力中技术知识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是独特性的技术知识;第二是复合性的技术知识;第三是配套性的技術知识。其中,独特性技术知识指的是企业技术能力中的专有技术知识,在企业内部存在,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

3 认清发展桎梏,稳步提升能力

近年来,我国工业制造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并与企业改革紧密结合,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技术创新主题逐步转变,产学研合作广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中国制造”的崛起起到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必须认真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而找到提高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必须肯定中国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也不容否认当前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能力缺乏和体制不顺是目前中国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可分为经济因素、能力因素和其他因素。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讲,要想进一步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对技术创新所涉及到的各种具体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其不足之处和亟待提高的地方,只有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投身工业生产多年的一线工作者,笔者认为工艺创新和设计能力弱是中国制造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后续将有详细介绍。工艺和设计存在最大问题的是民营制造企业,由于发展迅速,之重视具体的生产制造和市场经营,而且国内的科技体制支持力度不够,是其严重忽视了工艺和设计的重要性,不但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合成等先进技术无法运用,一些基本的工艺和设计技术也没有掌握,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改善工艺和设计能力是民营制造企业今后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订单式的工业制造策略已不再适用,不仅不能维持企业发展,甚至还会为企业发展拖后腿。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实现工业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迅猛发展,工业制造企业想要提升技术实力,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需求和创新意识,掌握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不能一味依赖国外引进,同时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素质和产品开发能力尤其是要提升企业员工的拓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发展、创新——企业前进的动力——上海华印筛网制造有限公司[J].网印工业,2013(2):22-24.

[2] 赵炜.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127.

[3] 徐建中,曲小瑜.低碳情境下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研管理,2015(3):29-37.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现状
辽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