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实用技术开发之六

2015-05-30刘永赤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包谷食用方法坛子

刘永赤

摘 要:恩施的地方特色食品随着恩施旅游大门的打开,而走进了山外人的生活,其味道具有特殊的地域性,深得山外人的喜爱。鲊广椒作为一种本地人喜爱的地方特色食品,以其独特的风味早已成了恩施土苗人家的居家生活和待客的佳肴,也深得山外人的青睐。现在将它的制作过程整理出来,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为弘扬恩施的土苗饮食文化添彩。

关键词:地方特色食品;鲊辣椒;食用方法

高中生物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笔者在多年的职业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将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并且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而开发相关的实用技术,将恩施地区的特色食品加工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验实习过程中体验到探究及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广义的探究兴趣,提高其科学素养和自信心。

恩施州地处北纬30度带,这里一年四季湿润多雨,境内的土苗人家特别酷爱食用酸辣食品而祛风除湿,鲊广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明的,并在恩施这块土地上长盛不衰。

恩施鲊广椒,也称为鲊辣椒、鲊辣子。它是以恩施本地鲜红辣椒和包谷面(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工发酵而成。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一、制作时间

鲊辣椒因为它对原材料的特殊要求,只适合在秋末冬初制作(每年的9~11月份)。

二、筹备原料

主要材料是鲜红辣椒、包谷面;辅料有蒜瓣、生姜、花椒面、食盐等。在选用辣椒时,最好用农历白露以后的辣椒,做出的味道才好,否则就会太酸;制作包谷面最好用恩施本地的“小子黄”包谷,或者“恩单二号”包谷,也有少数用糯米粉的;生姜只能够是没有长纤维的嫩姜,否则产品中有丝状纤维而影响视觉美和滋味。

三、加工过程

1.准备坛子:坛子最好选用倒腹水坛子,优点是重力压住坛口,密封效果好,吸水少,为无氧发酵提供了保障,无论保存多久,产品始终保持原来的干湿度,使成品口味更醇、更香。制作少量的鲊广椒也可用正腹水坛子,即有檐可放水的。但这种坛子制作的鲊广椒不可存放太久,因为坛子内气压有可能将坛盖冲开进入空气,也可能吸檐水过多,而使产品变稀走味。根据需要制作鲊辣椒的数量,而将选好大小的坛子,洗净晾干备用。

2.制作辣椒浆:将鲜红辣椒去蒂洗净,沥干水分,按个人对口味的要求加入蒜瓣、嫩姜,用菜刀剁成大碎块,再用石磨磨成辣椒浆,盛盆备用。

3.制作包谷面:将选好晒干的恩施本地“小子黄”包谷,或者“恩单二号”包谷用石磨磨成粉,再用篾制的面筛而把面和糠筛分出来;如果是用糯米磨的粉,则不需要筛分。(无论包谷面还是糯米面,均不能够太细,否则不利于形成正常的风味)。

4.装坛:把辣椒浆、包谷面和少量花椒面、食盐(花椒面、食盐按普通食用比例加入)拌匀,再看干湿程度而决定加入少量包谷面或者水。产品的干湿程度要求:手握成团,跌落既散。过于干了、湿了,都不容易在倒腹水坛里紧贴坛底。分层盛入干净的坛子里,每隔5厘米左右,按压一次,使之逐层紧贴坛底,最上面盖上几层晒干的荷叶或者粽叶(也可以用干芭蕉叶、干粽叶子),然后用竹片将其卡紧,再倒置于盆中,盆里加上水此乃倒腹水坛制作法。

制作少量的鲊广椒也可用正腹水坛子,方法同于上面,只是坛子正放,在坛檐中放水。

四、后期管理

拌好的鲊广椒装坛后,让其进行发酵,该期间主要是经常检查盆或者坛檐中的水,如有损失,及时添加,以保证无氧呼吸的条件,并每隔3~5天,更换一次盆水(或者坛檐中的水),以免长孑孓而影响卫生。发酵半个月后,就可取出烹制食用。在取出过程中,须随时取,随时用,并及时把坛内的鲊广椒按紧,避免其内部进入空气而影响风味。鲊广椒装入坛中后,一定要保证盆中或者坛檐中有水,密封性好的话,可保存几年而不变质。

五、食用方法

1.鲊广椒的食用一般是在锅中焙熟后与恩施土腊肉一起炒食,或做扣肉蒸食,成品色泽微红,酸辣味十分特别。

2.也可以用鲊廣椒做粉蒸肉,这样做出来的蒸肉不油腻、爽口,易消化吸收。

3.甚至用它做浓汤,而叫鲊广椒糊,特别开胃、下饭。

4.用鲊广椒制作的酸鲊肉也是一道特别的菜:先将鲜肉蒸熟切片,然后和鲊广椒一起装进坛子里存放,约一个月后取出,或炒或蒸,吃在嘴里没有丝毫肉的腥味,而鲊广椒的酸辣味已经深深地浸入肉中,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其多种加工食用方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周岚.中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北京出版社,2008.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包谷食用方法坛子
卖坛子
白连春的诗(七首)
滇黄精的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晒包谷:有一种活着叫不需要太多念头
枸杞的最佳食用方法
包谷
蛏子肉食用方法多
外婆的包谷粑
盲人买坛子
盲人买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