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英语词汇习得策略影响因素探究

2015-05-30曾琪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习兴趣影响因素

曾琪

摘 要: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梳理,对词汇学习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对提高大学新生英语词汇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词汇;影响因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兴趣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特别是理科生,看不懂英语文章,听不懂老师课堂讲的英语。实际上可应用英语词汇量非常有限,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老师抱怨,学生叫苦。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英语词汇量不够。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大学生最低词汇量要达到单词5000左右。面对新课程的要求而教学课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了解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在特定的时间内实现词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尤为显得重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询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语言学习环境、母语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都与学习者词汇习得策略有很大关系。

一、影响学生词汇习得策略的因素

(一)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Gardner的研究,可分为综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是学习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学习语言,对语言学习本身没有兴趣,所以当学习者失去了这种学习目的,对语言的学习努力就会停止。目前,大学一年级学生认为自己高考过来了,和本专业关系不大,英语学习也就可以停止了。此外,近几年来,大多数学校不再把四级与学位证挂钩。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就可以毕业。没有了高考和学位证的压力,和本专业相关度不强,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就没有了学习英语的动力。而英语单词的记忆要3~5次记忆才能熟练记住,经过6~7次记忆才能达到使用时信手拈来,所以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如果纯粹就是为了修满学分、升学或者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只有工具型动机,无疑他们是很难学好英语的。

(二)语言学习环境

学习语言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没有使用英语的环境是我们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在中国,学习者是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学英语不具备在英语语言国家如英美那些地方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也不像新加坡和香港这些地方,外国人比较多,很多场合可以使用英语。在这里,英語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课堂和书本是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教材来进行学习,或听力,或对话,或阅读,或写作,或角色表演等,教学上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中,主要依赖英语教材和课堂上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另外,在访谈中,我们看到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英语成绩和表达能力比较不发达地区要更好,那是因为他们有更多渠道、更多资源来增加自然、真实、地道的语言输入,也有更多这种语言交流的平台,弥补语言环境的缺陷。

(三)母语学习习惯

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学习和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王文宇和Gao,X 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王文宇,1998;Gao,X 2004)表明母语习得观念影响二语学习策略,特别是母语学习的成功策略。就词汇学习而言,中国学生普遍都认同反复背诵能记住单词,因为背诵这种学习习惯由来已久,在汉语学习当中是根深蒂固的。于是,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也会运用背诵,而国外普遍主张通过广泛阅读来自然习得词汇。机械记忆方法对儿童和初学者作用比较明显。对于中高级学习者来说,通过大量阅读、在阅读和交流中运用上下文猜测、想象、联系,构词规律等方法是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的。

(四)自主学习能力

在Gao,X 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研究(Gao,X ,2004)中,成功的学习者和不成功的学习者都认为反复背诵是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途径。但是,成功的学习者会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如大量阅读、在阅读和交流中运用上下文猜测、想象、联系,构词规律等。这一点在笔者的访谈和问卷中同样得到了证实。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英语学习好的学生也更愿意多投入时间在英语学习上,学习能力更强。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很轻松,读名著就可以很好地提高英语,碰到生词会去查字典,猜测、想象它的意思。平时他们还会积极参与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喜剧大赛,英语演讲比赛。有空时也会去听英语歌曲,欣赏英语电影,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般地列出一些流行美剧和流行歌手。

二、优化词汇习得策略

(一)保持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真正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他们才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如何保持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成了关键。

第一,教师要在课堂上十分注意选择教学资源,运用简单有趣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多种教学工具丰富课堂。第二,改变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让学生懂得英语语言学习的长久好处,不只是为了过级和找工作。第三,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定期检查。第四,给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如,学生学习有进步要适度奖励。

(二)多渠道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设置中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加语言输出的机会;另一方面,多鼓励学生去参加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各类比赛,欣赏英语歌曲和英语电影。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加入英语学习论坛和网络社区,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在交流中感受另一种语言的魅力。

(三)改变固有的英语学习习惯

初学阶段,机械记忆单词表的方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到了中高级阶段,它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容易遗忘,输出过程中难以使用,容易用错。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大量阅读,通过精读和泛读来扩大并巩固已有的词汇知识。单词并不是孤立的,它也有自己的“左邻右舍”,即搭配;还有“上下关系”,即语境。所以,以往依靠记忆单词表的速成方法应该改成阅读大量的原版英文材料,这样有助于正确使用词汇,加强语感,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部分一年级大学生仍然沿用中学的一套学习方式,过分地依赖教师、班主任,学习上缺乏自主性、主动性、自觉性。所以怎样去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意义就显得尤为突出。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达,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英语或用课文中学过的句子来表述,不要指责。练习多了,学生胆子就大了,信心足了,自主学习能力也就会随之提高;其次,帮助学生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可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的短期学习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学生在获得预期收获的同时,会逐渐建立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对新的学习任务的兴趣及达到学习目标的渴望。

参考文献:

[1]Gao,X.A Critical Review of Questionnaire Use in Learner Strategy Research[J].Prospect, An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SOL,2004,19(3):3-14.

[2]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A].Edward Arnold, London,1985.

[3]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47-52.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英语词汇学习兴趣影响因素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之我见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