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课程在中职幼师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2015-05-30胡芝华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教学组织直接经验

胡芝华

摘 要: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近几年政府和社会都对幼儿教育广泛关注。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幼儿师资队伍,作为培养一线幼儿教育教师的职业教育学校更应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促进学生多种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组织和实施活动教学的能力。这种综合知识、技能及能力的形成和获得,必然要求在幼师教学中给予学生一个实践机会,一个能在其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具体教学情境,而这恰恰是活动课程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活动课程;教学组织;实践;直接经验

一、活动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活动课程“有时也叫经验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1)感知并获得经验、主张让学生“从做中学”,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重要的问题,学生在活动课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参与实践活动,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及情感体验。(2)目标导向的课程设计、活动课程的目的有弹性,既能指导活动,又能为活动所改变;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当前的经验发生联系;增强和加深学生已有的兴趣。(3)是一种教育性交往,活动课程意义上的活动是具有发展意义的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发展性。

二、活动课程符合幼师能力目标培养

1.活动课程适应幼儿教学特点

幼儿教学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活动性很强,这是由它的教学对象决定的。儿童是通过感知获得经验的,幼儿教学必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也就是说幼儿教学应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因此幼儿教师要求能够设计、组织并实施幼儿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幼师的培养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单科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幼师在游戏、活动教学方面组织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的特点正适用于培养幼师专业学生的“活动性”。

2.活动课程有利于幼师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由于中职学生的生源问题,学生学习被动、自主能力弱,理论基础差,缺乏实践经验等状况,传统的课程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活动课程以其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要求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教学过程,这种直接体验如果能够长期积累并不断组织,那么幼师学生的设计组织和监控活动教学的能力必然得到提升,更有利于中职幼师学生实践性、主体性的培养。

3.开设活动课程有利于幼师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活动课程的学习过程需要其主体的积极介入,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最终解决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探索的过程,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建构,建构学习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或建构性学习对于幼师学生逐渐提高独立见解,提高学生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三、中职幼师专业开设活动课程的具体思路探讨

活动课程是“以指导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而设计的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项目及方式”。幼师开设活动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活动教学方式:

1.实践的活动教学——教育见习、实习

进行教育见习、实习,是实施活动课程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在实习前,根据专业理论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布置任务。在实习中,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加以指导,批改学生教案,帮助学生准备教具,设计课程的内容等等。对教育见实习定期定量进行,而且每次见实习活动都给出明确具体的目标,并及时进行评价反馈。每班学生实习时,都从中送出优秀课录下来作教学参考带,为以后的学生做观摩、分析用。

2.案例学习的活动教学

首先可把学生在教育见习、实习中出现的经验不足现象直接反馈于课堂教学,这种实例分析法,既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解决了实习中的问题;其次让学生接触幼儿活动教学的各种案例,教师先给定具体目标,而后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并对录像内容进行简要记录,强调认真仔细地观察,注意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表现及神态表情,看完后小组评议,指出案例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双向互动的讨论或学习。

3.模拟教学的活动教学

通过教师预先设定情境目标,指导学生按照具体目标要求进行幼儿教学活动的模拟。引导学生模仿幼儿园教学活动,由学生扮演幼儿园教师和小朋友角色,然后按各自的角色要求指导游戏等模拟活动,这种具体情境,使幼师生从中获得更直接的角色体验,同时也对幼儿活动教学形成具体感性认识。

4.探究性学习的活动教学指导

开设研究性的活动课程,提供问题情境,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我在对幼师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结合课程内容,激发学生探讨:如“幼儿教师要从观察、了解幼儿入手,真正尊重幼儿”。这一理论观点学生能记住,但是她们能付诸于行动吗?显然是很困难的,为了便于理解掌握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反面实例讲解:某幼儿园教师上一节自然课,让幼儿观察鲤鱼的外形特征和内脏结构,教师就当着全体小朋友的面把一条鲜活鲤鱼解剖开,有的小朋友捂上了眼睛,然而教师却没有察觉孩子们的恐惧表情,这种现象往往引不起大家的注意,它反映的卻是儿童观。让学生分析总结后,一致认为该教师没从幼儿的爱心出发,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值得尊重平等的人看待。学生从内心领会到尊重幼儿的含义之广,从而使她们真正明白了教育环节无小事,有些做法虽然对幼儿不能造成任何威胁。但若经常发生,也会造成幼儿心灵上的创伤。应用这种方法,我们就很容易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内涵以致付诸于实践。

总之,活动课程的运用可以较好地照顾幼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密切与幼儿的联系,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的弹性大、组织灵活,可以使学生获得即时信息,因此在活动教学操作模式上我们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怀元.就业导向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嬗变与重构[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4):101-102.

[2]姜莉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78-79.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教学组织直接经验
论生物教学中的“直接经验”形成教学的策略
谈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技巧
如何提高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设想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激励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探究
唱响教学三部曲,打造高效课堂
科技馆展厅内探究式教育活动初探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