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高机电专业新课改的实践与思考

2015-05-30吴彩玲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育内容教育观学习方式

吴彩玲

摘 要:职业高中的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机电专业的教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应当怎样践行新课改的精神,并义无反顾地将课改进行到底?结合在职高教学一线的实践和探索,谈一些做法和意见。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方式;教育观;教育内容;教学方式

职业高中的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我们机电专业的专业教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应当怎样践行新课改的精神?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无论教学中遇到什么实际的困难,我们都应站得高、看得远。不找借口,不推脱责任,该怎么上课,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绝不含糊。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包括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1.科学的发展观

要树立“帮助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思想。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以研究教材为重点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方向转移。

2.科学的人才观

要将职高机电专业的教学与现代企业的机电一体化生产相联系,我们的学生一般对口就业的方向是生产的第一线。所以,要培养学生既懂得机械原理,又懂得电路操作,能够胜任生产中的多个岗位。

3.科学的教材观

教师是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所以在深入研究、吃透课程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处理教材,使教材真正为学生服务。我们不但是在教教材,更是在用教材教。将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齐心协力进行个性化创造的过程。

4.科学的学生观

在教师眼中,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只是学生,是接受我们教导、训导的对象。这虽然没错,但学生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具有人格尊严的人,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人。职高学生有他们共同的特点,也有个体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学情,揣摩学生的心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便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自身潜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机电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现代化建设和生产的要求。开设的课程除了机电必修课之外,还应结合对口升学考试的考纲和学生的个人需要,灵活开展一些选修课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三、改革教学的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师讲得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恹恹欲睡。老师自己在认真备课、精心梳理了教材之后,传授给学生的都是重点、难点和对口高考的考点,但是学生并不领情,还认为老师讲的没意思、不好玩,根本就提不起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了无聊的事情。

与其老师辛苦讲授、满堂灌输,不如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自己动起来:动眼、动口、动手、动脑,最终动心,那么,他们才会觉得老师所讲的东西有意义、有用处。

那么怎样调动起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呢?我采用学生讲课的办法。第一阶段,先让他们讲一些简单的习题。因为没有难度,他们很乐意上台表现。在大家面前很光荣地完成了讲题任务后,他们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甚至很多同学还盼望着下一次再讲。第二阶段,可以安排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讲教材的某些章节。为了给大家讲清楚,他们自己就先要弄明白这些知识体系,就要预设和研究一些课堂上大家可能问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准备讲课的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改变学习的方式

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表演,每一个学生只是观众,一节课上完了,戏也演完了,学生看完仿佛这节课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其实是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单边活动,并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的课改精神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是导演,指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轮番上阵,全班同学集体演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所以,我们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是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参与到这些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中。

老师必须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只有老师放开手脚,放开对学生的思维束缚,才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习上的很多难题才能得以解决。

当然,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精心设计,在学生的思维遇到阻碍时,不能直接给他们答案,应鼓励他们群策群力,齐心研究,一定能够有办法解决。等到学生的思维进入“愤”“悱”状态时,再给他们作简要点拨。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经历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专业课。

五、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职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与实训性,很多学校没有条件配备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设备,或者虽有设备但早已陈旧落后,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及实训之需。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创新能力的发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和阻碍。

因此,教师必须克服困难,精心设计多媒体演示课件。比如教材中的很多原理图、梯形图、电路图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做直观展示。虽然这与实地操作有一定差距,但课件可以多次播放、演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理论,而且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机电专业的老师一定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寻适合职高机电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新时期优秀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竭尽全力!

参考文献:

苏伟明.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育内容教育观学习方式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刍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基于高校教育改革的教学实践探析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中职学校三结合教育中学校的作用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微课程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