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对策

2015-05-30李万里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中学语文教学小组讨论

李万里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具有重要意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为此,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合理分组、建立和谐氛围、重视小组讨论、创设教学情境、关注热点问题、改进评价方式。从而推动合作学习法得到有效应用,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法 小组讨论 教学情境

0 引言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它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为每组成员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各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和讨论,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该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调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教学的应用也愈加广泛。语文是中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1 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意义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学生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能改变让学生单独思考的枯燥形式,让学生更好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引起学生对中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1.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精神,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通过采取有效策略,推动合作学习法得到有效应用,能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任务,有效参与课堂活动与讨论,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向其他组员学习,从而更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3 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下,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讨论,由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并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还可以与教师进行及时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答疑问,进而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2 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对策

2.1 进行合理分组,设立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法采用之前,必须结合学生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知识接受能力等内容,提高分组的合理性,一般每5-7名学生为一组。并且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安排和组织本组成员的合作学习工作。分组完成之后,要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合理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为合作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教学目标的设立应该考虑教学大纲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保教学目标合理,从而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工作。

2.2 建立和谐氛围,推动合作进行。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友好相处,建立和谐、平等、融洽的教学环境,从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让学生更好参与合作学习之中,提高课堂讨论效率,更好表现自己。另外还要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除心理上的压力,让学生更好参与课堂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推动合作学习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

2.3 重视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兴趣。为促进合作学习法得到有效应用,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引起学生对中学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在讨论过程中,还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拓展自己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要结合全文脉络和教学需要,授课前为小组讨论提出以下问题:课文中描写孔乙己的具体情节有哪些?这些情节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文中所表达的中心主题如何?这些问题的提出对学生把握全文内容具有导向作用,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2.4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情境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创设情境,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创造良好氛围。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之下,可以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的积极性。同时在情境渲染之下,学生能够更好参与课堂讨论之中,在合作学习法应用过程中有效进行思考和讨论,更好表现自己,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例如,学习《变色龙》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每组成员分别扮演小狗、赫留金、叶尔德林、奥茂蔑洛夫、围观人们等。通过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重点分析奥茂蔑洛夫身心变化和反应情况,抓住其中的五次变化情况,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通过采用这种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和人物性格特征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更为深入的把握教学重点和中心主题,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2.5 关注热点问题,拓展学生思维。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为学生所普遍关注。合作学习法应用的时候,应该注重这些内容的有效应用,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例如,在《项链》这篇课文学习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下问题的讨论:女主人公的悲剧仅仅源自虚荣心吗?如何看待这样的结果。又如,《故乡》所反映的主题是农村的凋敝还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祥林嫂是怎样死的?孔乙己在亨利酒店寻找什么?这些问题涉及社会现实和热点内容,教学中应该合理引入热点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调动学生更好参与课堂讨论,进行回答和评析。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提高学习和讨论之后,对课文中心主题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能引起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促进中学语文课堂取得更好的效果。

2.6 改进评价方式,有效指导教学。为促进合作学习法得到有效应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改变现有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模式,转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与方法。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将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积极性、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等内容综合起来,分别占一定比例,作为教学最终评价的组成内容。这样就能更好评价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考查学生在合作学习法的表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另外,还要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结合起来,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评价活动的科学性。从而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查,推动合作学习法得到更好应用,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法满足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认识合作学习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范迎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4(1):97-99.

[2]张晶.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22):148.

[3]朱萬香.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3(2):86-89.

[4]何苏惠.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分析[J].新西部,2012(17):181-182.

[5]林志强.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63-64.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法中学语文教学小组讨论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图式理论+合作学习法”教学模式在日语泛读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