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英语隐性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

2015-05-30林晓兰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课堂效果英语教学

林晓兰

【摘要】本文从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针对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心理需求、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内容及任务需求,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高中英语隐性课程资源,指出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隐性课程资源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从而论证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 隐性课程资源 英语学习兴趣 课堂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新闻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各界极大关注,而在各省市透露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语考试都将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将何去何从呢?有一点是肯定的:教师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高效英语课堂。据了解,学生英语学不好,最主要原因还是对英语不感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这启示我们学习者的个人学习兴趣对英语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列为一项语言技能目标,在情感态度目标的中也明确指出要“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而现实是高中英语教学正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老师上课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因此,英语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索新的教学机制,合理開发和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时跟上英语高考改革的步伐!

二、隐性课程资源的定义以及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所谓课程资源,大家都知道,凡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能帮助教师教学的所有设备和条件都算得上课程资源。纵观千年的教育学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育中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既有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显性课程资源(如:教科书、图书资料、计算机网络、音像软件、图片模型等),也有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隐性课程资源(如:教师的影响、传统文化、学习策略、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等)。隐性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之中,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隐性课程的影响普遍存在,只要有教育的存在,隐性课程就必然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而这种影响还具有持久性,因为许多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都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产生的,这些影响一旦形成就会长久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和行为。 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讲,隐性课程的因素对其英语学习的影响可能会比其他课程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在重视英语显性课程资源的同时,学校及英语教师也应加强对英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高中英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

英语隐性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笔者将从高中生年龄特点、心理需求以及认知规律出发,按高中教学任务和内容所需,谈谈在平时教学中是如何利用隐性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主张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给他们充分的语言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比如在新课导入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组织设计适合高中生年龄特点的各种形式的语言、肢体等交际活动来导入新课。如在body language(新教材必修4 Unit4)中,就可从标题入手,先来理解body language的含义,然后让个别学生自己展示一些生活中能碰到的、熟悉的动作和手势,其他同学猜他们所展示的手势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学生们都会很乐意参与。再如上The True North (新教材必修3 Unit5 )这课时,首先问学生“Do you like to travel?”,学生回答 “Yes”,“Where have you been to?” “Can you help me draw the travel route on the screen?” 然后老师通过幻灯的形式在屏幕上呈现出一张中国地图,把电脑鼠标的指针选项换成绘画笔的模式,让学生在电脑上画出旅游路线,并展现给同学们看,接下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用同样的方式画出课文中作者的旅行路线。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因而他们会积极参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课文教学,效果一定不错。

2.将汉语语言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课堂中。我们的汉语博大精深,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汉语语言中有利于教学的各种元素,比如将汉语语言文化渗透到英语语言中,发挥其正迁移的作用。心理学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者在以往学习中已经习得的经验对其他方面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即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有效的,且能对学习者的学习起促进作用,那么这种迁移就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英语在与汉语经过长期的交流和碰撞后,它们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汉语语言文化渗透到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已有的汉语语言文化来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发挥其正迁移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新教材必修4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这个单元的导入就可以利用传统相声中的一个段子:“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请大家给 ‘猪、牛、羊、狗 分别编上序号 ‘ A 、B、C 、D ,接下来我说动物大家说序号”。“羊”,同学们会大声叫出“C ”,“牛”,同学们说“B”,“猪”,大家大声叫“A”,齐声说出之后同学们才知道上当了,最后老师及时总结:“ This is the Chinese humour.”,在这种情况下引出了这个单元的主题:English humour。学生们感兴趣,整堂课的气氛很活跃,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3.使用有效的课堂听写方法。高中英语课堂中要如何检测学生的词汇呢?就笔者了解,部分教师采用念中文,学生默写单词和词组的方法,诚然这样做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显而易见:学生只知道单词、词组的意思,而不一定知道它们的发音。所以教师在听写单词、词组时,应该尽量避免直接念中文,而采用英语读出单词、词组,这样的听写方式显然更富有成效,既检查了学生单词词组掌握的情况也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另外,每个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很多,有些教师在听写时又希望面面俱到,因此花了好多时间在这个环节上,可结果往往费时而又低效。教师在听写单词时应尽量创设学生们熟悉的语境,把本单元学过的几个单词、词组和句型串联在一起组成句子,用更有趣,更高效的方法检查学生对单词、词组、句型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检测到语法知识。例如人教版必修五unit1中有这样三个短语:be exposed to 、be absorbed in 、look into,笔者听写时就用了这样的句子:整天暴露在太阳底下,警察全神贯注地在调查这起案件(Exposed to the sun all day long,the police were absorbed in looking into the case.),这样既考察了这三个词组的用法,又检测到了学生非谓语动词的掌握情况。.总之,在听写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始终突出英语的交际性功能,培养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单词、词组句型的能力。这样的听写新颖,有趣,学生们也就不会害怕听写了。

4.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合适的记忆方法。教师应该刺激学生自觉运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来背单词和学习语法,并且在记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而不是机械记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会混淆这几个单词:rise、raise 、arise、arouse,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利用情境来记忆这些单词:看到国旗冉冉升起(rise),小学生们举起(raise)了手,顿时一股热情油然而生(arise),这就激发了(arouse)他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在这个情境当中,这几个单词的拼写刚好是从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的,这样记忆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其次,教师还可以教学生利用聯想的方法来记忆单词,如区分board、broad、aboard、abroad 这几个词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首先学生们都会知道blackboard 是“黑板”,那么相对应的board 就是“板”,即:

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归类记忆法,高中语法中虚拟语气相对来说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如果利用归类记忆法就简单多了。比如笔者把虚拟语气分成“条件虚拟”和“句型虚拟”,“条件虚拟”一般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类,“句型虚拟”又可以分成两类:“在原有基础上往前推一个时态的”和“用should+动词原形的”,后者这类的虚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词中:一“坚持”(insist),二“命令”(order、command),三“建议”(suggest、advise、propose),四“要求”(demand、require、request、desire),运用这种方法学生一定不会觉得语法课很无聊、语法很难学了。

总之,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利用是英语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创新意识的综合展示。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资源,精心设计课程,使英语教学充满情趣,充满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只有高中英语教师掌握了教学艺术,并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之中,高中英语教学效率和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更快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周迪.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J].素质教育论坛.2007.

[3]罗晓杰.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导读艺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4]郑金洲.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外国教育动态, 1989(1).

[5]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91(8).

[6]Gordon1D1:Rule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83.

[7]景丽.中学实施隐性课程的几点建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8]吴丽萍.隐性课程的“场”效应[J].教学与管理,1996(3).

[9]Jackson1P:Life in Classroom[J].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Inc,1968.

[10]邓道宣.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J].基础英语教育, 2005.08(4).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兴趣课堂效果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实践路径
小组合作竞争激励机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型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