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5-30李秀民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培养初中语文

李秀民

摘要:阅读教学 是初中语文教学耗时最多、涉及知识点最广、最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教学环节,而且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因此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阅读能力是顺利地进行阅读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系统。近年来,中外研究者一般认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等是构成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阅读 能力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总要求,这里特别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达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平时训练是关键,并且要分步骤、由易到难进行。

一、创造轻松快乐充满爱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用自己博大的爱来融化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张开想象的翅膀,激起情感的涟漪。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究。要形成这样一种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因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意料的。

每周第一节课,我都要问学生:“你回想一下,你们和老师在一起什么时候最快乐?”同学们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谈心的时候、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辩论问题的时候,就在老师营造的这种充满爱的宽容中,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燃烧起了学生的智慧之火,这样的课堂必然是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必然是生机勃勃的。

二、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在有声朗读中培养其阅读能力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机械而又重复地操练,于是教师繁琐地提问和冗长细腻地分析讲解,往往使学生缺乏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同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以提高读书的能力。这样做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声朗读。诵读时,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要同时活动。通过有声诵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不经意之间对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三、允许个性化阅读,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像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的感悟力,而不是只求一个千篇一律的统一答案。所以,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阅读实践,有机会展现自我,有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将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弘扬其自主意识和能动作用,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组织并指导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从而发挥其智慧潜能,实现其自我发展。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促进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给予他们阅读方法的指导。我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渐展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之形成衔接。

1.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教给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形成是建立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的,需要阅读体验做支撑。语文阅读课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会阅读,调动情感体验,形成语感,积累知识。那么,各种体裁的阅读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教材的编排内容,分步教给学生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四大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的阅读方法。如指导学生阅读记叙文,我就教给学生阅读记叙文所必须的知识点(记叙文六要素、记叙线索、记叙顺序、记叙人称、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作手法等),教会学生根据知识点来阅读记叙文,做到阅读有的放矢。

2.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我不仅在课内指导,还使之延伸到课外。我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源,每星期(有时是两个星期)用一节课让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看书,开展阅读活动。因为课外的文章没有课内的选文那么规范,所以学生进行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阅读疑问或障碍。所以我告诉学生进行阅读时,应首先判断所读的文章是什么文体的文章,如果文体特征不明显,也不要紧,就看它较接近哪一种文体,如果连比较接近哪一种文体都看不出也不要紧,关键是阅读时要能从文章里提取有用的信息,获得情感体验和阅读共鸣。

总之,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师生互动,在轻松、愉快、和谐、迁移默化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培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