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专业提升汉语读写能力有效路径

2015-05-30张阿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汉语能力课程

张阿娜

内容摘要:应对当前翻译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缺乏、主体性缺失、忽视汉语阅读与写作实践的问题,以《汉语阅读与写作》为例,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通过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贴合生活的技能培训,以及“读写”结合的实践环节等三个维度开展创新型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审美与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汉语读写能力。

关健词:翻译专业 汉语读写能力 路径

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1]翻译专业学生除了掌握翻译知识,还应该注重双语能力的提升,即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与汉语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人本主义教育和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A.H.Maslou 1908~1970)将人的需要进行归纳,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后来他又将“认知”和“审美”两种需要放置在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构成了动机理论的基本层次结构。自我实现作为最高层次的动机,其特征包括能“欣赏生活,有持续的新鲜感;有经常性的‘高峰体验;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有创造性”[2]等等。要实现“认知”与“审美”便离不开阅读,汉语阅读与写作是构建审美能力的重要桥梁。

一.因材施教进行课程设置

提升翻译专业学生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需要立足于中西文学文化比较,培养学生对文学文化语言翻译的专业敏感度。课程专题应纵横交错,多方观照。横向呈线性教学,可以从基础的阅读写作理论“连环”推进教学,比如如何积累材料、如何结构文章、如何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然后以“体裁”分环解析,涉及到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阅读与创作。纵向上注重选取中国古代、现当代及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相互佐证、比较,同时力求文本选取的爱国、人本、修身、养性等层面的意识渗透,将每一个专题落到实处深入与鉴赏,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与文学审美水平。

二.打造开放式课堂

以实际的应用技能培养为中心,提升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还应包括:锻炼学生的实际口头表达能力及演讲技能、实用公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等等。由于以上专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方面,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了单一的知识讲解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现并总结问题。在每次技能专题讲授之前,围绕专题设置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前思考并搜集生活中的反面案例,然后以此为文本进行课堂讨论与分析,之后再穿插理论教学以及写作训练,有效形成了以教师为设计主体、学生充分参与的“开放式”与“闭合式”相结合的课堂模式。恰如罗杰斯所说:“成功地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开放式的课堂更容易发挥学生主体认知的欲望,更大程度引导学生的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个人化兴趣教学

法国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

曾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3]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会学到爱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同时也是激发学习的最有效动力。本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针,开课之前进行课程调研,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点及期望,并适时科学调整、增删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最大内在驱动力,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每堂课的开头或结束设置“诗文共赏”环节,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及收获,由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最终实现从“教师是学生各种思维的代替者”到“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宰者”的角色转换。

四.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养成

大学教学的重心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专业相当的认知度和能够通过教学引导最终培养起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走向社会时能应对变化,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成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合格人才。”[4]从阅读层面而言,重点推介具有理性批判精神的作家作品,感知作家人格魅力与特色。在阅读过程中着重对中外经典名著名篇的推介与解读。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大旗——鲁迅为例,利用相关影视资料、其他作家作品点评、鲁迅传记还原其历史环境的独特性,然后结合杂文作品进行赏析。从写作层面而言,可以结合电影文学专题,选取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进行集体观摩与讨论,鼓励学生从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从深层去关注电影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知人论世、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自身民族自豪感的培育。

五.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首先,“教师的思想才是学生的真正课本”。[5]构建品牌从教师自身开始。教师是教研的探索者与实践者,也是学生的领路人与反思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无涯的终生学习理念以及审慎的教学反思意识。因此,教师自身要通过多种拓展途径自我丰富与提升,比如积极参与学科内外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参与发言与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学科内外的最新发展情况与成果,横比纳新,吸取教学、科研之精华;及时总结教学后记,思课程设置、课堂讲解、学生接受等情况,整合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出现的诸问题,得良性职业发展。其次,教师要勇于创新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著名特级教师薄俊生曾说过,“教育教学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教学需要创新,创新能给课堂注入活力。”思维导图是英国托尼·巴赞(Tony Buzan)首创的一种具有发散思维的图形技术。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同一文学主题下不同的文学作家作品、不同的体裁清晰直观的表现,还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利用关键词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训练。将思维导图引入阅读与写作训练,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还启发学生“融会贯通”运用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之中。

六.落实多样化创作实践

实践是检验理论能力掌握的重要环节。首先,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要竭力避免两个危险的误区。其一,明确《汉语阅读与写作》和《大学语文》不同的教学重点。前者汉语、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后者则凸显了“语文”这一概念。其二,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处理好阅读与写作二者的关系及比例,切忌出现“轻写作,重阅读”、“重语言知识输入,轻语言技能输出”、“阅读与写作脱节”等现象。有鉴于此,在《汉语阅读与写作》课程设置时要着重将阅读鉴赏的思维演练延伸至实践写作层面。比如,在阅读鉴赏之后采取多样化的练笔方式热身训练。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专题为例,进行由关键词语到句段的扩写;在文章结构专题进行片段写作或开头与结尾的仿写、续写、改写、补写等不同的创作实践;在想象力拓展专题给定一组关键词,让学生自己虚构人物、设置情节,创作成篇。此外还要注意着眼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在诗歌阅读环节之后以“生命”为主题进行三行诗创作及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同时利用信息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创作的诗歌修改、配图后制作幻灯片诗集,激发学生创作激情。

七.构建读写网络平台

在信息科学技术发达的环境下,网络平台是教学课堂的延伸与拓展。首先,依托综合平台设立专门的兴趣小组、开通专门的读写博客。比如在百度空间设立专门的课程网页,定期上传阅读推荐书目、文学评论、优秀的学生作品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设立“豆瓣”阅读写作兴趣小组,及时跟进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情况等。其次,当前学生阅读媒介中电子书、无纸书的选择比重呈上升趋势。因此在空间上传多学科、多国别的经典电子书资料;设立课程微博,每日积累文学名著片段及评论,从侧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充学生的阅读及写作数量。

八.打造经典汇报项目

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自然而然涵泳心灵、提升审美,以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悟。因此,很有必要利用品牌意识打造经典读写演练项目。结合不同的专题,课程中期小组汇报开展丰富多样的项目。在诗歌专题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三行诗创作比赛;结合戏剧专题开展戏剧比赛,可以选择不同的中外经典戏剧,也可以改编、创作新的戏剧进行展示;结合演讲专题进行五四青年演讲比赛;根据实用公文专题开展简历设计制作模拟比赛。此外还结合学生习作进行主题互评比赛,给予学生一定的评改细则,然后分组进行评比,最终当堂评出优秀作品。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在进行经典项目打造过程中应该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交叉进行不同的主题,并将每次评比出的优秀作品装订成册或制作视频,用于特有的教学资源。

综上,提升翻译专业学生汉语读写能力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专业因地制宜设置课堂教学;注重贴合实际生活的技能训练,摆脱单一的教学模式;借助教师、学生双环合力构建有效课堂,实现从“学会”——“会用”——“爱学”的螺旋式上升趋势。多角度、多方式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审美水平,进而实现提升学生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有效性探索。

参考文献

[1]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22.

[3]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223.

[4]操慧.浅论高校教学创新之问题意识与话题设计[C]//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学人文教育(第一辑).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4).4.

[5]林高明.教师的思想才是学生的真正课本[N].中国教育报,2008-01-18(6).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汉语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学汉语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追剧宅女教汉语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