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

2015-05-30赵秀英

南北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赵秀英

【摘    要】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理论,广泛应用于初中课堂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明确的分工,通过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现状分析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95

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发挥、个性得以张扬。合作学习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教学理念,注重追求真知,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现状的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同,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阻碍,推行显得十分困难。因此,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阻碍合作学习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进合作学习的实施。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得出,阻碍合作学习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缺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的强大力量最终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从中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习到团队精神,体会团结的重要性,通过与他人之间情感、思想的交流,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合作学习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没有合作经验,往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强

初中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数学的心理,遇到数学难题时,不愿与大家共同讨论,导致难题越积越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一遇到难题就选择放弃,缺乏求知欲,学习常处于被动状态。同时,在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全面的发展,例如在小组讨论学习时,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总是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使得思维较迟缓的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交流讨论中,久而久之会导致思维迟缓的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师缺少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教师担心赶不上教学进度,总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敢轻易尝试这类新型教育方式,使学生很少有机会将合作学习付诸实践。而且也有来自学生家长方面的压力,家长们都不愿自己的孩子作为教育改革的试验品,担心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教师更不敢尝试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教师总是疏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对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没有合作学习的实践经验,对合作学习的进程把握不准,只是把合作学习机械的等同于小组讨论等简单的方式,没有深层次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总是照抄照搬、机械的模仿别人的教学方式,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只是形式化的实行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就认为已经大功告成,很少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这样的学习成效并不高,往往事倍功半,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需要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二者都需要有较高的能力,但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很多人基礎还很薄弱,缺乏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透彻,无法对学生做出合理的引导,最终导致合作学习无法顺利的开展。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践的策略

(一)有效分组,明确分工

有效的分组要遵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原则,参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初步分组,小组内应包含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的不同的学生,这样能够促使组员之间的积极交流配合,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首先要推选出一位小组长,组长需要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做事认真负责,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组员,数学成绩要优异,有能力指导组员的学习。其次,要明确每个组员的具体工作,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分工,使每个组员的分工明确,在学习中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综合能力的差异,使得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不同,特别是班上的后进生,思维转换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在与优秀生一起学习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成绩越来越差,这样一来可能会使得学生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引导每个学生深入参与到数学合作学习中去,着重调动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同时也要鼓励优秀生积极的帮助后进生学习,使整个班级共同进步,实现共赢。

(三)教师要具备合作学习的指导能力

教师要适时的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获取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具备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掌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技能。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时间,在开展合作学习前,要规划好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确定好每个环节所要进行的内容及、学习活动的具体流程等等教学内容,对于这些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先给出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调动每位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当小组讨论遇到困难或进入某种误区无法自行解决时,教师再给予适时的点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交流合作水平,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将合作学习引入初中课堂数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角色转换,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型的教育模式。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开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完善合作学习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从合作学习中获得真知。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