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亭台悲风雨 巾帼拜英雄
——绍兴秋瑾故居探联

2015-05-28解维汉

对联 2015年17期
关键词:秋瑾学堂故居

●解维汉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凤城八路白桦林间小区25 号楼1104 号)

秋瑾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塔山南麓和畅堂十八号,这里北靠林木苍翠的塔山,离清波荡漾的鉴湖不远,古雅清幽,盛满一代女中英杰的豪情壮志。

秋瑾故居原是明代大学士朱赓别墅的一部分。一八九一年,秋瑾祖父秋嘉禾从福建告老还乡,向朱氏后裔典入其别业桂花厅,以颐养天年。故居共五进,大门悬挂着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所题的“秋瑾故居”匾额,屏门有一联:

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

穿过一个石板铺成的小天井,就来到三间坐北朝南的堂屋和一间小楼,屋内高悬“和畅堂”牌匾。西边一间陈设着圆桌、方椅等简朴家具,少年时代的秋瑾,就曾在这里诵读诗文。一九零六年回乡后,这里也是她与徐锡麟、陶成章等战友共商革命大计、联络会党进行反清革命的主要场所。东边一间是餐室,墙上挂有秋瑾挚友吴芝瑛赠送她的一副对联:

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

与餐室毗连的耳房为秋瑾卧室兼书房,悬匾“又补斋”,墙上也挂一副楹联:

住山缘熟尘机息;养气功深道味甘。

室内用具及陈设都按秋瑾生前原物布置,内有一张垂着蓝印花布蚊帐,叠着一床薄衾的古式雕花木床,一张褪了漆色的梨花书桌,书桌上除文房四宝之外,还有一枚刻有“鉴湖雌侠”“秋闺瑾印”的象牙印章和一份正在起草的光复军军制手稿。墙上的秋瑾男装照片英姿焕发,神采动人。秋瑾卧室后壁有一间狭长的夹墙密室,这里曾藏放过枪枝弹药和革命文件,秋瑾被捕前,当时的知府贵福多次派人来查抄,但这间密室始终未被发现。

第三、四两进原系秋母及兄嫂住房,现辟为秋瑾史迹陈列室,展出秋瑾诗词手稿、家书、照片、印章、头巾、文献等文物,更有孙中山、宋庆龄、周恩来、吴玉章、郭沫若、周建人等众多名人怀念秋瑾的题词等,反映了秋瑾从事革命的光辉业绩。第五进为厨房,是秋瑾被捕后其家人连夜焚烧革命文件之处,毗连塔山的花园是秋瑾少女时期练剑习武之所。后花园纪念亭有一联: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展柜中有件秋瑾穿过的小棉袄,历久如新,把游客带回到百年前峥嵘岁月。秋瑾在这处和畅堂故居中度过了她生命的大部分时光,那陈旧的地砖、斑驳的墙皮、发黑的蚊帐、 叠放得整整齐齐的被褥以及墙角那支锈迹斑斑的手枪,每一件都勾起无尽的遐思。在这里,似乎看到她在幽暗的油灯下伏案疾书,在后园的青竹翠树前练拳舞剑。“莫道女儿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这位冷眉横刀的鉴湖女侠,目光远大,视死如归,堪称“女中豪杰”。

秋瑾一八七五年生于福建闽县,目睹列强蹂躏祖国大好河山,幼小心灵播下了反抗火种,爱读辛弃疾等人的爱国诗文,还学会击拳、舞剑和骑马等武艺。成年后,嫁与湖南湘潭王廷钧,随夫移居北京后,阅读《革命军》《浙江潮》,革命热情更加高涨。次年,离别子女,自筹盘缠,只身赴日留学,结识孙中山、陶成章等志士仁人,共商革命大计。回国后,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一九零五年七月,秋瑾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后又在吴兴等多处女校执教,启迪民智,鼓励参与反清斗争。一九零七年初,接替徐锡麟主持绍兴大通学堂,加紧培训反清革命的武装骨干。并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计划皖浙起义,由于情况有变,徐锡麟提前仓促起事,不幸失败被杀,波及绍兴。七月十三日清晨,乔装改扮的王金发冒死来到大通学堂告诉秋瑾,清兵已过钱塘江,催她赶快离开绍兴。秋瑾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两人挥泪而别。当日大通学堂被清军包围,秋瑾挺身迎敌,终因寡不抵众被捕。遭遇残酷刑审,始终坚贞不屈,只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一壮烈绝命词,于七月十五日(农历六月初六)凌晨被害于绍兴轩亭口,就义时年仅二十九岁。

如今大通学堂仍保存完好。第一进门厅正中悬赵朴初题“大通学堂”匾额。屏门刻有一副板对:

吾越有三仁焉,杀身成名,求仁得仁又何怨;

人生同一死耳,泰山独重,虽死不死乃自由。

三仁指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三烈士。他们死得比泰山还重,人虽死了,但精神永存。

第二进礼堂,前面抱厦柱子上题有一副对联:

十年教训,君子成军,溯数千载祖雨宗风,再造英雄于越地;

九世复仇,春秋大义,愿尔多士修鳞养爪,毋忘寇盗满中原。

这副对联通过典故,隐喻了中国内忧外患的现状,以激励爱国志士奋起革命。此联原题于杭州浙江武备学堂礼堂两侧的柱上。武备学堂是辛亥革命时期杭州革命党人活动的主要基地,秋瑾曾以这个学堂为主要目标,切合学堂办学宗旨。

辛亥革命胜利后,家乡人民纪念秋瑾,在绍兴城内府山西南坡上建立了“风雨亭”,又在烈士就义的轩亭口,竖起了“秋瑾烈士纪念碑”。

猜你喜欢

秋瑾学堂故居
现代知识分子故居与“北京文学地图”
卫立煌故居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作品集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