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2015-05-18朱桂林

企业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城镇经济

朱桂林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城镇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模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包括33个县市,现有22个商品粮基地县,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小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本文将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小城镇动力机制为对象,对其经济发展的出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镇;经济;动力机制

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近年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城镇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笔者调查分析,认为影响区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因素以下面四个层面为主:(1)资源禀赋因素,具体有环境因素、自然因素等;(2)经济基础因素,具体有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和自身经济实力,如镇财政收入等;(3)政策因素,具体指经济发展中政府调控及制度安排,如相关制度、法规、财政支持等;(4)社会因素,具体指价值理念、教育水平等。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图如图1所示[1]。

(一)政策因素的主导推动作用。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政策性因素一直起着主导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省及地方政府指定的了城镇经济发展相关的考核指标,在该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给与了很大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力度,结合各个城镇资源组成等的不同,政府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发展计划,大力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之以政策方面的优惠组织保障,使得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所展现的推动力极为可观,尤其在城镇建设初期效果显著,但在建设和发展后后期,这种主导行为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和机遇作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无疑起着极为重要的拉动作用,这一点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域的城镇发展中也表现得极为明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小城镇中大部分据城市近的已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除此之外的山区城镇则对资源禀赋发展产业有更多的依赖,纵观整个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如果仅仅想依靠传统农业来促进城镇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现实的,基于优势产业支柱的缺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山区的小城镇鲜有较快的发展。

经笔者的调查分析发现,不论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市附近还是山区的城镇发展大多都上升到了瓶颈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表现:山区城镇缺乏主导产业、科技人才储备薄弱、现存的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吸引投资资金能力低等等,而在距离城市较近的城镇发展过程中,则展现出发展后后劲不足。

(三)区位和自然资源的促进和限制作用。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现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地理区域和自然资源,而城镇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和区位优势的利用也会受到经济基础和机构的制约,相比较而言,区位与自然资源因素具有先天存在性,所以,即使一些城镇在这两方面的因素中存在劣势,也应当承认这一客观事实,转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自己城镇的特色经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其是长江中下游仅存的自然通江湖泊之一,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大河、环湖丘岗等为主,使其可以形成众多的商品粮基地和水产基地县等,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为了更加有效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应更加完善其区位交通状况且制定合理的产业策略[2]。

(四) 社会因素的拉动作用。湖南的文化产业走在中国的前列,“江南”最早在湖南得名,这也为此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吸引和聚集了大量的外来资金,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另外,在教育水平方面,湖南自古文教发达,有衡阳石鼓书院、长沙岳麓书院,是古代教育的发展地,结合笔者的调查得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城镇教育水平有待提高,较为缺乏专业技术培训学校等,亟待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振兴经济。

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经济发展对策

(一)政府应以服务角色定位。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经济发展中,当地政府应当以服务角度入手,在的行使政府权利的时候讲求规范化和有限化。基于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首先应处理好与该区域企业、市场的关系,除涉及公共利益而非经营项目外,政府应当在城镇公共事业的发展中扮演好探索者的角色,以此来引导投资主体运用市场机制来发展,不断完善其管理及经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应加强政府监督,科学地制定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确保监管力度,为城镇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保证市场化的正常运行;再次,应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完善上访机制,建立公众监督诉求渠道,避免出现“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要真正意义上保证群众能参与决策。

(二)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经济发展的需求,应当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中有效整合城乡资源,使得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的利用向适度规模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等等,将各种资源有效统筹起来。另外,也应当以城镇为基础,联合其周边村庄的发展,实现专业规划的对接,不断促进镇与镇之前的联系与协调发展,最后,也应当总体规划和协调利用土地资源等,加强城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使得经济发展更具规模性。

应当以改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发展的宗旨,不断完善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另外,还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配置土地、基础设施等众多资源,集约利用,增强城镇的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以此来推动该区域就业、医疗、生活保障制度等的发展,完善各方面,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为了平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经济的发展与耕地的保护,应当积极协调好城镇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具体的实施中,应验收复耕土地质量,结合当前的相关政策,规定复耕土地的衡量标准和验收审查,杜绝为征地而复耕产生的“假耕地”。最后,也要返还性资金为公共设施建筑用地,确保各方面的完善,平衡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

(四) 创新人才机制。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经济的发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这其中包括两方面,分别是专业规划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对于前者,应当建立专门的公开招聘制度,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的发展招聘专业人才,市政府也应积极调配相应的人才服务于城镇经济的发展,因为城镇的经济发展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所以要更趋向于设立岗位招聘专业人才;对于后者,可从土地局、市规划局等在结合当地城镇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计划和调配,并设立相应的评估机制,确保服务城镇经济发展人才的专业水平,也可采用“三支一扶”、 借鉴选调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详细从加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等方面对该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究,以期能为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志耀.基于空间外部性的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在湖南的实证检验[D].中南大学,2013.

[2] 高靖蓉.福建省试点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城镇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