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早期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对于呼吸窘迫患者的救治疗效评价

2015-05-16易宏锋卢月月谢

微创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危重症套管插管

易宏锋卢月月谢 琼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消化一科;2消化二科;3内分泌一科,荆州市 434000)

新的技术不断出现,知识推陈出新。危重症抢救的方案也日趋精准和实用,气管穿刺插管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日趋推广,可以迅速进行人工呼吸气道,有利于机械通气的顺利进行,避免或减少生理性或是解剖性死腔样通气,同时有利于气道分泌物如痰液等的吸出和清除[1]。然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由于其操作技术复杂并且必须要较高的专科技术人员,且对仪器设备和场地要求都较高。此外,传统手术还受到多种限制如患者体位和手术时间等,术后并发症较多,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大[2]。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将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用于我院门诊收治的130例危重症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30例危重症患者,男74例,女56例;年龄18~76(37.86±11.2)岁,其中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16例,多发伤中高位截瘫2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6例,重症胰腺炎合并呼吸衰竭14例,胸部严重创伤或术后1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4例,重症肌无力14例,气管异物术6例,自服安眠药/抑郁药8例,喉梗阻4例。对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建立人工通气管道的方法 观察组采取澳大利亚多普公司经营的经皮气管造口一次性用具包(器具有手术分离刀、导丝、套管针、扩张钳以及气管套管等器材)。操作气管穿刺介入导管术前的准备工作:患者平卧,头后仰充分暴露喉部,对于某些患者需要在颈部垫枕头充分暴露,肥胖、颈短者采用此法较适合。洗完手后对颈部皮肤进行消毒,取2%利多卡因进行分层麻醉,选准2、3软骨环之间对应的皮肤处行1~3cm横行切口,用组织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至气管前筋膜,然后将穿刺套管针与气管皮肤成直角刺入气管再拔出穿刺针使得气管内留置套管;插入导丝后,再小心取出套管(免得导丝带出),将导丝放入气管套管,确保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用听诊器听诊,向气管内打气时闻及有气流声证实气管套管在气管内(也可以在气管的另一端插进水肿有气泡冒出证明在气管中),然后将导丝和套管内芯拔出,最后采用注射器,对气管内血液及分泌物进行抽吸。开放性气管切开术作为对照组,消毒皮肤后,进行麻醉,逐层进行气管切开,然后植入T型气管,建立机械通气通道。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以纱布术前、术后的浸湿程度计算;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出血、切口感染、皮下气肿、气管套管异位、脱管及气胸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时间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比较

2.2 并发症 在观察组中,切口出血、切口感染、皮下气肿、气管套管异位、脱管及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47%(18/68)、65.52%(38/5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呼吸衰竭症状通常是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3],通常紧急时刻行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的辅助控制方式进行呼吸抢救。另外,气管切开术是用于不能主动排痰而导致下呼吸道痰液阻滞,特别是那些长期意识模糊昏迷的患者,在紧急抢救行气管切开时需要两名医务工作员,所耗器械通常数量众多,在日常工作中采用皮下逐层分离的方法切开气管,其弊端是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切口范围较大,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较长且并发症较多[4~7]。

近年来,由于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技术精细、准确、便于操作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院外以及门诊的危重症救治方面其优势显著[8,9],而且并发症稀少,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认可和推广,特别是对于循环呼吸骤停的患者,及时的气管穿刺手术加体外心脏按压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能明显提高其血氧饱和度,为疾病的诊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气管穿刺插管技术的优点在于气管穿刺不需要行气管周围组织分离以及气管切开,对气管周围的神经及血管组织损伤较小,出血量少,基本不会引起咽喉部出血。同时由于其穿刺技术精细,并发症少见。

由此可见,气管穿刺再进行气管套管导入所需要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紧急应用于危重症的抢救,以便迅速而有效地开展心肺复苏,成功救治病人。由于其并发症少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当然,准确而又有利于临床工作的评估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长期研究。

[1]Blom RL,Lagarde SM,van Oudenaarde K,et al.Survival after recurrent esophageal carcinoma has not improved over the past18 years[J].Ann Surg Oncol,2013,20(8):2693-2698.

[2]郭 波,肖永忠.喉镜经左侧磨牙入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6):424-426.

[3]Schweigert M,Dubecz A,Stein HJ.Oesophageal cancer-an overview[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3,10(4):230-244.

[4]Combes A,Bacchetta M,Brodie D,et al.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dults[J].Curr Opin Crit Care,2012,18(1):99-104.

[5]刘 辉,幸亚伶,覃方燕,等.一次性可视喉镜行全麻气管插管10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4):278-279.

[6]Bratton SL,Chestnut RM,Ghajar J.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I.Blood pressure and oxygenation[J].JNeurotrauma,2007,24(Suppl1):S7-S13.

[7]Imai Y,Slutsky AS.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and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J].Crit Care Med,2005,33(3 Suppl):S129-S134.

[8]Derdak S.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adult patients[J].Crit Care Med,2003,31(Suppl):S317-S323.

[9]Muellenbach RM,Kredel M,Said HM,et al.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reduces lung inflammation:a large-animal 24-hmodel of respiratory distress[J].Intensive Care Med,2007,33(8):1423-1433.

[10]Ferguson ND,Slutsky AS.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 is the optimal physiological approach to ventilate ARDS patients[J].JAppl Physiol,2008,104(4):1230-1231.

猜你喜欢

危重症套管插管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