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威牛和威宁黄牛育肥效果比较研究

2015-05-13帅亮洪马金萍宋德荣赫章县畜禽品种改良站贵州赫章55300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700

饲料博览 2015年7期

帅亮洪,马金萍,宋德荣*(.赫章县畜禽品种改良站,贵州赫章 55300;.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 55700)

西威牛和威宁黄牛育肥效果比较研究

帅亮洪1,马金萍2,宋德荣2*
(1.赫章县畜禽品种改良站,贵州赫章553200;2.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

摘要: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和威宁黄牛杂交效果,进行了西门塔尔牛×威宁黄牛F1代(西威牛)和威宁黄牛的短期育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西威牛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0.01);西威牛的脂肪覆盖率显著优于威宁黄牛(P<0.05);而西威牛肉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威宁黄牛(P<0.01),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0.05),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0.01或P<0.05)。

关键词:西威牛;威宁黄牛;育肥效果

威宁黄牛是贵州省西北高原地区的小型役肉兼用品种,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东部的威宁、赫章、七星关、纳雍等区县,其地处贵州高原地势最高的高寒山区(海拔1 000~2 800 m),由于强烈地质切割,形成了谷地幽深,峰峦迭嶂,高差悬殊的特殊地貌,气候温凉,草山宽广,牧草资源丰富,适于牲畜放牧。威宁黄牛是当地农民家庭主要的财产和耕作劳力,均以草坡放牧饲养为主,所以使得当地黄牛逐渐具备善于爬山越岭、耐寒和耐粗放饲养等特点[ 1 ]。但其体型小、生长速度慢,不能适应当今肉牛业的发展需要。为了提高本地黄牛的生长速度、肉用性能和产区农户的经济收入,贵州省引进了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等优良肉牛品种对威宁黄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期筛选和确定适合不同环境条件下饲养的肉牛杂交组合[ 2 ]。本次研究根据所选择试验养殖场具备较多西门塔尔牛和威宁黄牛杂交牛的特点,因而对西威牛和威宁黄牛育肥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本试验于2014年2月4日~4月4日在贵州省赫章县洪望养牛专业合作社进行,试验期60 d。

1.2试验牛选择及编组

从养殖场的牛群中选择健康、体格相似、膘情中等的24月龄公牛西威F1代(西门塔尔牛×威宁黄牛)及威宁黄牛各6头,以威宁黄牛为对照组,西威牛为试验组。预试期10 d,进行编号、驱虫及适应性过渡,预试期结束,称重后转入正试期。

1.3饲养管理及日粮组成

采用全舍饲法,拴系于同一排饲槽饲喂,专人饲养管理。饲养方式为有序给料,饮水和饲料采食固定,先喂粗料后喂精料,精料定量,粗料自由采食,使牛形成条件反射。喂料2次·d-1,饮水3次。精粗料比为3.5ϑ6.5。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根据当地牧草情况,选择牛场的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DM

1.4屠宰试验

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选取牛3头,用电击法屠宰,屠宰前后分别进行摄影、各活体测定、屠体测定、屠宰测定、胴体分割及产肉性能指标测定。

1.5肉品质鉴定

眼肌面积:用硫酸纸描绘出第12~13肋骨间背最长肌横切面积,再用求积仪计算其面积。大理石纹状度对第12~13肋骨间背最长肌横切面含脂肪量进行评分(六级评分,一级最高)。pH测定:采用肉汁pH计直接测定。化学成分分析肉中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含量按国标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测定: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牛肉化学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由贵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测定。

1.6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

日增重是衡量增重和育肥速度的重要指标。试验分别选取西威牛和威宁黄牛各6头,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见表2。

表2 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

由表2可知,与威宁黄牛相比,西威牛平均日增重提高39.80%,差异极显著(P<0.01)。饲料转化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牛饲料转化率不同,西威牛饲料转化率比威宁黄牛提高15.41%。

2.2屠宰指标测定

由于纯种肉用牛比役用牛的产肉性能高,因此,西威牛与威宁黄牛在屠宰测定的多个指标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西威牛与威宁黄牛屠宰指标见表3。

表3 屠宰指标比较

由表3可知,西威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威宁黄牛提高10.01%、13.21%,差异极显著(P< 0.01)。西威牛的胴体重、净肉重、脂肪重与威宁黄牛相比,分别提高79.59%、87.06%、78.71%,其中胴体及净肉重差异极显著(P<0.01),而脂肪重差异不显著(P>0.05)。

2.3肉品质评定

肉品质评定结果见表4。

表4 肉品质评定结果

眼肌面积是胴体质量和决定高档牛肉产量的重要指标。由表4可知,西威牛的眼肌面积与威宁黄牛相比,极显著提高56.18%(P<0.01)。大理石纹状度是表明肉牛肥瘦程度的指标,通过大理石纹状度可以了解胴体内部脂肪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西威牛与威宁黄牛的大理石纹状度分别为2.5级和4级,两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脂肪覆盖率是从胴体外部评定肥度的重要指标,结果表明,西威牛胴体脂肪覆盖率与威宁黄牛相比,显著提高18.85%(P<0.05)。熟肉率是测定肌肉系水力方法之一(施加热力法),西威牛熟肉率与威宁黄牛相比,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

2.4牛肉化学成分分析

牛肉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西威牛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威宁黄牛(P< 0.01),而西威牛脂肪含量则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 0.05),两种牛肉中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表5 牛肉化学成分分析 DM

2.5氨基酸含量分析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决定于氨基酸种类、含量及其比值。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为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3 ]。牛肉氨基酸含量见表6。

表6 牛肉氨基酸含量%

由表6可知,西威牛和威宁黄牛所含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均较丰富。西威牛与威宁黄牛相比,无论是总氨基酸或是必需氨基酸,西威牛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0.01或P<0.05)。

3 结论

研究表明,西威牛F1代公牛的增重规律:24月龄正处于体重增长的高峰期,因此,经短期育肥后,日增重可达1.159 kg,与威宁黄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饲料报酬高,优于威宁黄牛。由于肉用牛,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体组织生长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因此,具有早熟遗传潜力的西威F1代牛在产肉性能、肉品质乃至氨基酸含量等诸多方面,无论是量或质,均优于晚熟品种威宁黄牛,差异表现为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根据地理气候、饲料条件及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结果,可以确立西门塔尔牛×威宁黄牛为毕节市可选肉牛杂交组合。今后应加大该组合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探索三元杂交及其优势利用。

[参考文献]

[ 1 ]贵州省畜禽品种编委会.贵州省畜禽品种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3.

[ 2 ]潘周雄,夏先林,韩勇,等.贵州威宁黄牛杂交改良效果初步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 2006, 32(3): 23-27, 50.

[ 3 ]霍军生.现代食品营养与安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Xi-wei Cattle and Weining Cattle Fattening Effect

SHUAI Lianghong1, MA Jinping2, SONG Derong2*
(1. Station of Animal Breed Improvement, Hezhang 553200, Guizhou China; 2.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Bijie 5517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are Simmental cattle and Weining cattle hybridization effect were short-term stud⁃ies Xi-wei cattle fattening of F1 and Weining catt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daily gain,dressing percent⁃age,net meat percentage and eye muscle area of Xi-wei catt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eining cattle(P< 0.01);carcass fat coverage of Xi-wei cattle was better than Weining cattle(P<0.05);while the protein content of Xi-wei cattle was ver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Weining cattle(P<0.05),the fat content was higher than Weining cattle(P<0.05),total amino acids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s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or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eining cattle(P<0.01 or P<0.05).

Key words:Xi-wei cattle; Weining cattle; fattening effect

*通讯作者:E-mail: 605643479@qq.com。

作者简介:帅亮洪(1959-),男,贵州赫章人,畜牧师,主要从事肉牛品种改良及营养调控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子项目(2013GA190002、2014GA190002-02);毕节试验区肉羊产业发展研究人才团队(毕人领办通[2013] 7号);毕节市科技计划(毕科合字[2014]07号)。

收稿日期:2015-03-04

中图分类号:S823.8+1;S8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084(2015)07-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