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意幸福:校本研修的价值意涵与路径建构

2015-04-29蒋菊妹蒋剑秋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4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幸福

蒋菊妹 蒋剑秋

摘要:教师是最需要幸福起来的人,且教师的幸福,更多地要从精神层面获得。校本研修是教师职场的主要专业活动,追求和创造幸福是其应有之义。然而在现实中,各种“虚假研修”贬损了教师的幸福。宜兴市桃溪小学着意“幸福”,重新建构校本研修的实施路径,帮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获得职业幸福。

关键词:幸福;校本研修;价值意涵;路径建构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A-0033-04

幸福是什么?词典上的定义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样来看,幸福可以理解为: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由此产生的快乐状态。

然而在泛经济主义冲击下,教师职业地位的变化,引发了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教师成就感降低等问题。教师的幸福,似乎成了镜花水月,变得可望而不可即。

但幸福是人永远无法回避的关系自身命运的永恒主题,教师是最需要幸福起来的人,因为这关乎学生是否幸福。教师职业无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注定教师的幸福不能从如何获得更多物质奖励中体现。作为教师,要善于关心深层的本体喜悦,也就是精神生命的幸福。本文对于“幸福”的探讨,也就以教师的教育空间为主要场域,并且着力探究在教师职场的主要专业活动——校本研修中,如何实现教师的幸福。

一、追求幸福:校本研修的应有之义

(一)对专业的坚守与发展造就职业尊重感

推进实施校本研修的最佳境界,是建立在“校本意义”上的一种学习型文化的形成。当这种文化形成之时,校本研修必然成为教师崇高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在研修实践中,教师淡了功利,慢了节奏,宽了视界,厚了底蕴,专业素养得到迅捷发展,必然能从校本研修中更多地感受到职业生涯的乐趣,感受到与学生同发展的乐趣,感受到个人人生境界不断得到提升的乐趣。由此,教师必然能以专业水准赢得专业尊严,从而提升幸福指数。

(二)对价值的追求与超越带来自我实现感

越深层次的幸福,就越与人的“价值”、“理想”趋于同一。马斯洛提出:生活的真正成就来自于我们自己高级需要的满足,特别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校本研修是学校策划、组织、实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专业活动,在“成就自我”的愿景设计、舆论造势、活动实施过程中,必然能激活教师的成长需求,增强教师的发展自信,让教师在高端读书、深度追问、深刻省思和新意设计中,逐渐形成静心思考、专心做事、踏实做人、潜心从教的发展自觉,自觉主动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教育理想的实现。不断地梦想,不断地期待,不断地突破,不断地超越,必然能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

(三)对团队的融入和依恋产生集体归属感

教师职业认同对其幸福感有重要影响。实际上,职业认同就是对教育职场的心理归属和情感依恋,“身有所托,心有所属”,这实质上就是“五层次需要理论”中对人最具现实意义的爱与归属需要的典型表现。校本研修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模式,其中,“同伴互助”可操作性强,实效明显,可使教师的智慧生成、人生成长、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可以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中奉献着也收获着,被感激着也感激着,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也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如此,校本研修就可为教师营造一个温馨和美、充满真情和意趣的团队,在相互成就和信任的氛围中,教师容易复归内心和谐。

二、贬损幸福:虚假研修的迷境审视

(一)“形式研修”漠视情感体验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已与初衷背离。首先,以“成果驱动”为动机的研究,营造了一种表面繁华内中荒芜的“现场效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促进价值和意义却十分有限。其次,管理者对“教师发展”的内涵理解过于肤浅单一,认为只要教师的教育教学实施能力和水平有提高,教学实绩卓著斐然,就实现了“教师发展”,却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有生命意识和情感自尊的人的内在需求。研修目标的导向不明确,致使研修的过程仍然呈现出形式化、走过场的问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教师精神追求的引领,对和谐身心的重塑,更谈不上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

(二)“共性研修”束缚精神舒展

综观各校的研修现状,我们发现,“课改之后越来越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样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要求教师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研修,导致的只能是“被研修”的痛苦。另外,教师的发展因人而异,每个教师的禀赋个性及素养起点不同,对同一事件的体验感悟也不同,每个教师都是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来诠释对教育的理解,教师的发展应基于教师主体独特的个性和生活阅历,以教师适应和喜欢的方式进行。如果只是为了应教改之时,应研修之景,却耗费大部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少数人、甚至只是个别人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能在研修中舒展自己的精神生命,进入幸福境界呢?

(三)“功利研修”剥夺心灵自由

现实的研修活动,在带给广大教师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同时,也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其目标主要指向应试水平的提升和学生学科成绩的改善。同时,校本研修在内容上还存在参与者的诉求和内在需要得不到关注的问题。教师的年龄层次、兴趣志向、专业追求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学校管理层只能针对一些教研热点、时尚话题来实行研修,并要求教师全体、全程参与。在这样的绝无遗漏的“统一灌输”和专家理念的“强势引领”下,教师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批判创新的空间被一再挤压、剥夺,教师疲于应付各种热闹繁杂的沙龙、讲座、集备、辩论……唯独不能在相对清净的教育生态中修身养性,宁静致远。

三、升扬幸福:校本研修的实践路径

(一)从一般自由到专业自由——提升幸福的感知力

自由,本意是不受外力拘束压迫的状态。职业仅仅是教师的生存形式,自由才是教师作为人的内在诉求。这里的“自由”,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师作为一般社会人所享有的自主选择、自行设计、自动发展等权利,更应理解为教师在教育终极理想的激励和鼓舞下,自觉改变自我遗忘与发展失根的状态,超越技术化的专业追求,主动建构洋溢着人文精神的教育生活。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首要任务就是打破长期以来教师发展功利化倾向的桎梏,唤醒珍贵的教育尊严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让教师进入充满创造的专业自由境界。

1.引导尝试哲学叩问。校本研修开展不力,教师专业发展遭遇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终极追求的模糊与消失。而要超越肤浅的表象化理解,就必须提升教师的哲学素养,以哲学特有的反思精神拷问现实,对教育的合理性、合法性等问题进行审视,剖析其背后的误读与曲解,以便能够重新确定目标和方向。形成哲学素养的关键是要拥有审慎辩证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以保持敏锐清醒的反思状态,理解教育的多元价值。我们通过读书沙龙,向教师们推荐了《苏菲的世界》《哲学与人生》《灵魂只能独行》等读物,在定期的交流和反思中,用哲学的思想方法对许多似乎熟知的教育现象进行追问,鼓励思想上的交锋与历练,为校本研修的组织动机与目的、为教师正确的专业角色认知提供强有力的辩护。

2.策励形成理性自觉。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不断追寻的求解之路,这是一种理性自觉,促使他们思考追寻教育教学的本真。“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所以,理性自觉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的重要向度,策励教师形成理性自觉也成为开展校本研修绕不过去的必经之途。在论坛中,我们经常组织交流这样的话题: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应该怎么做?在沙龙中,我们经常引领教师不断追问:如何通过学科教学给儿童以完整的童年?如何引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找回生命的原初体验?如何让儿童在学习中自主走向明天的幸福?……这既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更是一种广泛的理论回归,它让教师执著于深层追求,形成高远而宽广的教育视野。在理性自觉的敦促下,教师才能自觉践行教育理念,主动求索,摆脱自我的教育价值迷离和平庸偏见,进入新的更为深刻的理论思考境界。

3.启发重构教育尊严。教育尊严包括外界对教育的尊重和教育的自尊,昭示着教师对自身专业和人性的自我肯定,内含着对学生成长规律的遵循。它构成了教育的根基与目的,既是教师实现专业幸福的必然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校本研修的终极目标之一。我们通过师德学习启发教师在自由创造与遵守规范之间形成恰当的张力,借助教研活动号召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深入进行儿童研究,努力学会敬畏教育,以此获得社会的深度认知与敬重,找寻到享受教育幸福的密码,主动追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专业发展。

(二)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孕育幸福的创造力

教师,究其本质还是一种职业,任何要求教师只讲奉献而忽视教师需求的观点和行为都是不妥的。如果说社会对教师职业进行了合理的定位,给教师提供了诸如人际支持、组织支持、经济支持等基础保障,学校给教师提供了舒适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成长、公平晋升等机会,那么这充其量只是“授人以鱼”。只有“授人以渔”,才能使教师在源源不断的能量补给中,拥有创造和再生幸福的能力。校本研修应该以新颖而丰富的活动策划、合理而精致的组织形式,培植出专业幸福蓬勃的“创造力”。

1.精细化研课:在深度探究中感知理趣。“精细化研课”的目的指向不再只是为了获得一个“规范”、“完美”的教案,而是将核心指向“问题研讨,生长智慧”。实践中,我们引导教师在课前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细解读,聚焦教学内容的问题;在课后通过对教学环节进行精致思辨,聚焦教学价值的热点;在后续的阶段总结和行为改进环节,探究和提炼隐藏在教学现象背后的学科本质特点,获得问题在普遍意义上的规律性启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解决问题,也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生长独立设计、自我探索、自主应对各种生成性问题的教学智慧。我们努力使专题研课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解决问题的“技术”层面向“把握规律”的理性思考过渡,使教师真正“迷恋”上这种交锋观点、迸发灵感、张扬个性的专业成长方式,并从中感受到校本研修生发的深刻理趣。

2.汇报式评课:在资源共享中体验情趣。“汇报式评课”是教师在学科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内开展的“说、评、学、改”的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中教师相互切磋,启迪智慧,彼此支持,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是融“反思、互助、引领”于一体的校本研修形式。在活动中,教师通过“说”,对所观之课的类型、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做客观描述;通过“评”,对课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反思;通过“学”,参考和借鉴课上富有创意的亮点;通过“改”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汇报式评课”创设了沙龙式的民主、和谐氛围,为老师们提供了共享资源、借鉴经验、争鸣观点、反思成长、智慧提升的平台,也让大家在慎思明辨、追本溯源中,频频产生惊奇和喜悦,留下震撼和感动,体验到浓浓的情趣。

3.异质化合作:在互助激发中品味谐趣。学科是独立的,但又是交融的;教师是专业的,但教法是相通的;专业是特质的,但又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在研修活动中,我们倡导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或内容共同参与研讨,奉献智慧。参加优质课赛教,不同学科的教师从不同角度打磨,语文教师精琢课堂语言,数学教师细雕教学环节,英语教师设计师生互动;辅导学生课本剧比赛,语文教师编写剧本、美术教师设计服装制作道具、信息技术老师提供声响合成,音乐教师排练演出……跨学科的合作交流,由于有了异质元素的投注,研修就得以在大课程的视野下进行。一个学科联动多个学科,一堂公开课带动数节随堂课,一次赛事成就一批教师……我们在研修活动中推行这种异质化的合作,在博采众长、学科整合、智慧共享中,教师们感受到的是精英牵引、团队聚合的巨大能量。共同行走的理念,必然激荡起情感的相融和心灵的相通,增强了教师的集体归属感和活动成就感。

(三)从呈人之美到成人之美——培植幸福的生长力

教师的幸福,不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谁“给”的,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长出来”的。校本研修的设计和策划,要懂得“呈人之美”,展示每位教师的专业亮点;更要做到“成人之美”,唤醒每位教师沉睡的能量,不断丰富与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而向理想的专业状态和美好的教育愿景逼近。如此,职业幸福才能如源头活水汩汩而出。

1.从“内部打破”,做最好的自己。卡伦·霍尼说:“只有人类本身才能开发出自己所具有的潜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是达不到的。”对此,李嘉诚做了最生动的阐释:“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这个隐喻告诉我们,教师最好的专业发展应当是自己打破自己。我们根据每一位教师的身心特点、个性特质和发展需求,制定计划,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从而梳理出自身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处于成长入门“迷茫期”的教师,要尽快找到成长的方向;处于快速成长“发展期”的教师,要侧重于提升理论素养,步入专业成长快车道;处于职业倦怠“高原期”的教师,要突破困境,向更高的平台跃进;处于协调发展“成熟期”的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术境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2.促“借势升格”,亮最大的优点。研修活动中,我们本着“放大优点,借势升格”的宗旨,尽快帮助教师找到并定位自己在教学上的优势。我们要求评课者明晰执教教师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和技能特长,擅长朗诵的教师,就引导其借助朗读来组织教学,打造激情昂扬、诗意喷薄的课堂;严谨有序的教师,就鼓励其以逻辑的力量和清晰的思辨驾驭教学,打造情理共生、兼收并蓄的课堂;善于质疑的教师,就引导其通过问题的设计逐层推进教学,打造能进能退、能吐能纳的课堂;幽默风趣的老师,就引导其以活泼开朗、亲善友好的姿态走近学生,打造洒脱圆融,顺应自然的课堂……不拘束,不强制;少隔靴搔痒,尽量切中肯綮;忌面面俱到,求点上突破。借势,贵在借教师个性特长之势,借教师主观能动之势;升格,旨在升课堂品质之格,升教学特色之格。借势升格,是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的课堂上找到立足点和生长点,找到在课堂上实现幸福的方向并坚定不移地踏实前行。

3.施“多样教研”,显自由的幸福。我们不强求人人都搞课题研究,也不强求人人都会写教育教学论文,更不搞“一刀切”的研修培训,而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请教师自由选择,自主“抱团”。“质朴灵动论坛”是我校为教师们表达理想诉求所设的一个交流平台。几年来,已有90%以上的教师走上集体交流的舞台。他们或讲述自己的激情梦想,或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或感怀教育赐给人生的幸福,或分享读书后豁达充实的当下感言,或品味教研过程中茧破蝶出的痛与乐……每次演讲都会引起大家进一步的讨论和长时间的思考。我们大力倡导“非正式组织”的小型沙龙:批阅作业时在办公室的简单交流,午间散步时在林荫道上的轻松分享,甚至是朋友聚会时的高谈阔论,都是非常有效的沙龙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在沙龙中,教师们以轻松的心理状态,亮出了自己的优势,也在相互比照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能以良好积极的心态对自己做出调整和设计。

教师如何获得幸福?显然还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但就教师个体而言,我们认为:幸福应该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人生即修炼,研修即成长。在校本研修中,教师自我得到不断完善,价值得到不断实现,不断获得探究感、创造感、成就感和审美感带来的幸福感,也必然获得生命成长的满足与喜悦。

责任编辑:丁伟红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幸福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科研素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最美“乡下人家”
农村初中校本研修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