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城市文化美学研究述评

2015-04-27涂珍兰

江汉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审美文化

涂珍兰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无论在形体外貌还是生活内质上都发生了巨变。城市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科的关注和研究,其中便包括文艺学、美学。文艺学、美学转向城市文化研究既是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更是城市化进程下大众生活和大众文化的需要。两者共同生成了城市文化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文化美学;审美文化;城市文化美学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4-0142-03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是一个西学东渐的产物,对西方美学可以说一直在追随,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自身建构。同时,中国美学研究,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文化生活相剥离,总是在一定意义上承载和象征着启蒙、教育、审美、价值等某种精英内涵。美学的这种状态在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不断渗透、各种文化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日益密切的今天,更显得力不从心,陷入双重困境:其一,如果继续经典美学的研究范式,美学研究该如何进行?其二,面对文化语境的巨大改变,面对大众文化“独步天下”的情势。“落寞”美学该何去何从?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者们为突破困境进行了多种尝试.开展文化美学研究和审美文化研究就是学者们努力的方向之一。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学走向日常生活,走向广阔的文化现实提供了学理依据和理论支持,但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它们在理论上依然秉持了浓厚的精英意识和无功利的审美思想,在思维上与现代美学并无二致:另一方面,它们没有解决美学学科定位问题.也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并构建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样的研究虽然可以启迪人心,却往往难以真正锲入当代中国文化活的现实中去,依旧会受到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限制,缺乏对当代审美文化现象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

一、走向城市文化美学研究

文化美学和审美文化研究在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上的固守限制了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想要真正深入地研究当代各种文化现象,真正为美学找到一条贴近现实的出路,为美学研究输入新鲜血液,必须立足城市、走向城市。曾军在《文化研究的都市性》一文中说道:“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市性构成了文化研究对象的空间属性。”城市的躁动、杂乱、多元、瞬息万变,无疑为现代美学阐释造成障碍,用现代美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城市文化现象,势必隔靴搔痒。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必须走向城市文化美学研究。

事实上,从文艺学、美学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建立一种城市文化美学研究的设想。早在1993年彭立勋发表的《城市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一文中就有明确阐述。他敏感于当代城市的迅猛发展,认为美学应当在当代城市建设中起重大作用,提出要建立一门将美学和城市科学结合起来的新学科,即城市美学。“它(城市美学)把美学用到城市的考察和研究之中,从审美的角度分析和揭露空间环境营造和社会生活发展等方面的规律,以城市的美和城市特有的审美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彭立勋认为应该扩展美学研究的新领域,将城市纳入美学研究的范围,这在当时无疑眼光敏锐,但他所倡导的城市美学更接近于技术美学,这篇文章在当时也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

2004年,《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9期发表了一组“城市美学笔谈”的论文,这组论文的编者在摘要中指出,“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美学,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和新方向”。这组论文中,刘锋杰的《审城市之美: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支点》一文,笔锋尖锐地指出,以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美学是一种乡村文明意蕴的美学,这种美学因为缺乏对城市审美形态和审美经验的观照,不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美学形态,所以用这种美学理论来指导或解释当代城市中的各种审美现象,无疑捉襟见肘。从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高度而言,建立“城市美学”研究的新领域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现代美学是否是一种乡村意蕴的美学形态还有待商榷,但能确定的一点是,对市场经济和兴起的各种城市审美经验现象,现代美学不曾关注也无法关注,其局限性毋庸置疑。据此,刘锋杰认为,城市美学要研究城市人的审美意识及其活动状态,要研究城市人的审美意识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具有何种的美学价值、可能向何种方向发展等问题。城市美学并非仅意味着美学研究范围的扩大,更多的是研究立场的转变。城市美学研究不仅是从美学角度研究城市,更重要的是从城市的立场来进行美学研究。从城市的立场研究美学,意味着美学研究范式和思维的转变,美学要走下思辨的高贵殿堂,通过对城市活态的审美现象、审美经验,审美活动的体悟和研究,最终达到对美学理论的再认识和再形成,从而丰富和重塑当代美学。

刘锋杰的观点得到了多位学者的呼应。2005年,陈伟等在《都市美学与上海城市精神》和《小康社会与都市美学形态》两篇文章中表达了与刘锋杰大致相同的观点。他认为“都市美学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审美状态”。这种审美状态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康社会的追求相对应的一种审美状态,是与现代美学形态大相径庭的,因此“都市美学并不是研究都市中的美学问题,而是立足都市,以都市的眼光和出发点来研究美学问题和审美形态”。2006年,刘鑫在论文《城市美学与城市现代建构的实践》中,同样提出“不同于传统美学,城市美学的核心就在于以对城市经验的把握来研究大众审美文化现象”。从彭立勋到刘锋杰等学者,他们从美学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构城市美学研究的设想,这些设想在进入21世纪后结合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使文艺学。美学的介入更加迫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变迁,这可以通过一组简单的数据直观反映:197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是17.8%,2000年达到31%,2010年突破50%。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相关纲要,到新中国建立100周年时中国城市化率要达到中等国家的发展水平,届时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5%。这意味着城市将与越来越多的人息息相关。

中用用短短30年完成了西方国家长达15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这在世界历史上无疑是一个奇迹。然而这种奇迹的背后,我们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现实困境: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房价高企、看病难、上学难。各种生存之“难”造成了城市人心灵的严重异化;在现代化想象中大肆造城、城市个性的泯灭、文化传统的断裂,造成了城市情感认旧的极大伤害;无数的城市古建筑、文化遗产、文化群落在房地产经济的博弈中灰飞烟灭,造成城市历史记忆的消失和文化生态的严重破坏;整个社会被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思潮笼罩,金钱成为社会衡量成功、地位、幸福、美好生活的唯一标准,都市人在丧失理想和信念后在情感和心理上饱受折磨苦痛,却找不到出路。所有这些关乎人的自由与否、幸福与否、愉悦与否的问题都离不开文艺学、美学的关照。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从2006年开始.刘士林教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全面论述了都市发展与文艺学、美学的关系问题。他首先提出:“都市化进程是所有当代性问题产生的根源,美学的问题自然也包括在其中。”在都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与精神问题,“不仅其中相当一部分直接与都市人的心理、情感、感觉等相关,即使是社会科学所关注的都市精神与文化问题,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涉及到都市个体的感性存在,而大凡一个问题,只要它在逻辑上涉及到感觉上的‘愉快与不愉快、心理上的‘自由与不自由、精神生态上的‘和谐与不和谐,就完全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纯粹的美学问题,并应该纳入到美学研究的范围中”。其次,他认为以“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当代城市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文学、艺术、影视、娱乐等传统的精神生产与消费方式,使当代人的审美意识、艺术经验、自由体验与审美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都市化发展,都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美学想要跟上都市化快速变动的节奏和发展步伐,首先必须完成自身的重构与创新”。再次,在快速的都市化进程中,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审美与心理异化,实现人自身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成为全球性都市化进程对中国美学提出的最匝要的当代性问题。只有更深入地融入当今世界的都市化进程,当代中国美学才能再次扎根于现实生活的热土并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总而言之,“都市化进程”为中国美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学术生长空间。

二、城市文化美学的兴盛

经过20多年的耕耘,城市文化美学研究的学术领地上早已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从研究内容上看,既有对于城市文化美学理论建构的探讨,也有对于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形成了包括城市形象研究、城市空间研究、城市情感研究、城市文化群落研究等稳定的研究范围。暨南大学蒋述卓、李风亮等学者从1996年开始,先后承担了“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审美意识培养”和“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培养”等科研项目,出版和发表了《城中的想象与呈现》、《文学:涌向都市的潮声》等著作与论文。蒋述卓从城市人精神和心灵安顿的角度,认为城市文学应该成为都市人诗意栖居的精神方式,并倡导建立“城市诗学”,由此建构一种新型城市文化精神,为都市人找到精神安顿之所。中山大学高小康教授早期的著作《梦入江湖》、《大众的梦》、《世纪晚钟》、《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等专著侧重从大众文艺、城市艺术与城市生活方式等关系角度切入城市文化研究,对城市形象、城市精神等问题都有着精到的论述:后期致力于以一种非经典的学术研究思路对城市文化群落、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市民俗等展开研究。在上海,孙逊、刘士林等学者倡导“都市文化学科”研究,对都市文化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理论框架与范畴体系、价值理念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学术探讨,后期继而对如何发展一门城市科学进行探讨和摸索。刘士林教授从“中国都市化进程是一切学术转型的总根据”出发,对中国都市化进程、中国国际化大都市带、城市群、城市化道路、城镇化等问题展开研究,他主编的《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目前已出版1、2、3卷。包亚明组织了“都市与文化译丛”、“都市与文化丛刊”、“都市与文化论丛”三套丛书,集中对国内外都市与文化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和介绍;他对城市空间和城市酒吧的研究,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代表作有《后现代语境中的美学与文化理论》、《游荡者的权利: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等。北京陈平原、王德威等人的都市想象和文化记忆系列开辟了解读城市的另一种方式。金元浦的华彩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侧重从产业研究的角度,借助北京奥运会这样的重大文化事件,对城市文化展开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南京张鸿雁的城市形象研究、陈立旭的中外城市精神比较研究、胡小武的城市角落与记忆研究等等。

有关城市文化美学的博士硕士论文也陆续出现,曹巧兰的博士论文《城市审美形象研究》(2003年),从城市视觉感知(城市硬件)和文化感受(城市文化感受)两大部分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袁瑾的博士论文《当代传媒的城市想象——以广州为个案的研究》(2006年),以广州为个案,就传媒如何塑造城市形象展开精细的探讨;陈李波博士论文《城市美学四题》(2006年),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对城市建构的四个向度的思考;钟雅琴博士论文《当下都市审美活动的群落化研究》(2010年)则从文化群落分化的角度对都市审美文化展开了解读;而李灵灵的博士论文《打工作家:珠三角都市新移民的文化身份建构》(2012年)则对都市中打工作家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在都市中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了阐释……中国的城市发展亟待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研究。当宽阔的柏油大马路、高耸的摩天大楼、气派豪华的购物广场、绿茵茵的大草坪等成为许多中国城市的标志和符号,当几乎一夜之间,中国生长出了几千个一模一样的城市,当古旧的街区、城中村、贫民窟等连同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群一同快速消失,当城市变为失去传统和记忆的千篇一律的豪华气派的居住机器之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并正视文艺学、美学在城市建设、大众生活中的指导作用。正如万书元在《当代中国城市美学——向左走,向右走》中所说:“现在,应该让所有的人,从城市管理者、开发商到普通市民,都清楚地认识到,城市美学,首先是一种伦理美学、一种生命美学,要关心每一个生命,人、动物、植物;要关注环境,不仅是人文环境,还有自然环境;要关注当下,要尊重历史,延续城市的集体记忆,更要关注未来。”城市并非同质性的文化形态而应该是一个多元异质的多面体。都市如果只是让外部变得更美,变得整齐划一,那么城市中一部分人群、包括各亚文化群落便会因不符合主流想象而被忽视或遮蔽。这与“城市使人生活更美好”的终极想象是相悖的,也不合乎真正的学术精神。近来,高小康教授发表的《第三种城市美学》一文,从列斐伏尔的三种空间理论和福柯的异形地质学理论出发,提出了“第三种城市美学”的观点,为城市文化美学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域。

三、结语

文艺学、美学走向城市文化研究既是文艺学、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自觉要求,更是城市化进程下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对都市化进程中一系列城市文化现象的研究。将打破文艺学、美学研究在理论思维上的僵化格局,使文艺学、美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学术姿态,真正贴近社会人生现实,焕发新的学术生命力;另一方面,对城市发展、城市各类文化现象展开美学角度的研究,为城市发展提供文学美学维度的富于审美性的人文关怀,能纠正城市发展中对城市认识的偏狭,避免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走向更多更大的困境,让城市变成人们肉身与精神的安顿之所和生活乐园。因此,在城市化背景下开展的城市文化美学研究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具有理论探索和创新意义,这些也是中国当代城市文化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责任编辑 胡静)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
人类装饰的萌芽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
从张艺谋电影看审美文化的当代构成
当代高校审美教育创新方略
日本动漫的未来想象与“物哀”美学
近代潮汕侨乡民居文化“生产型”特征探析
影视传媒的泛审美化与审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