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转斜扳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5-04-26金志刚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颈椎

金志刚

(高安市中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旋转斜扳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金志刚

(高安市中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目的:探讨旋转斜扳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旋转斜扳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颈椎牵引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斜扳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旋转斜扳手法;中药外敷;疼痛评分

神经根型颈椎病指患者因为过度劳累或年龄等原因导致椎间盘退变,其椎体后缘关节上下出现骨质增生或者椎间盘变形突出等造成椎间孔狭窄,继而导致患者神经根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一般以颈椎牵引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到我院诊治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斜扳手法配合中药外敷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为(67.94±6.64)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65±3.08)年。排除妊娠期女性、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者、造血功能不全者、颈椎脱位或者骨折者和精神障碍者,84例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牵引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且仰头15°,行枕颌牵引治疗,牵引重量可从2kg开始逐渐增加至4kg,每次20min,3次/周,以3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旋转斜扳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旋转斜扳手法具体操作过程:患者保持端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逐一检查其颈椎活动度、生理曲度、有无局部压痛等,再使用点、揉、扌 衮、捻等理筋手法治疗10min,确保其颈肩肌肉群放松。再将手臂放于患者下颔,左手托其枕部,在其颈上段30°~40°屈曲度活动范围内使用8kg牵引力进行牵引治疗,同时将患者头颈右旋到有固定感时,右臂快速发力旋转斜扳其颈部,再使用相同手法朝左侧斜扳,最后再放松其肩颈部肌肉群。3天1次,6次为1个疗程。中药外敷:将中药外洗剂的布袋置入大砂锅中,并加入2 000~3 000mL清水,再放入黄酒与食醋各250mL进行煎煮,30min后取出拧干药水,敷贴于患者病变部位0.5h,每日1次,每剂药敷贴3次,以3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1]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患者颈部、肩部和手臂疼痛完全消失,且上肢无麻木感;显效:患者颈部、肩部和手臂疼痛以及上肢麻木感明显缓解;有效:患者颈部、肩部和手臂疼痛以及上肢麻木感有所减轻,但仍存在颈酸无力症状;无效:患者各项症状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毫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应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剧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人体正常颈椎稳定性需由两大部分的稳定来维持,一是内源性稳定,由椎体、椎间盘及周围韧带结构和附件等组成,保持静力平衡[2];二是外源性稳定,由颈椎部位肌肉调控,也是机体脊椎运动的原始动力,可保持动力平衡。经生物力学研究发现,颈椎病致病原因是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平衡受到破坏[3]。同时,维持内源性稳定的结构中任意环节受到损害,都可诱发颈椎结构失衡,导致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痹症”范畴,大多是由于营卫虚弱、气血不足、筋骨湿濡和外感风邪及损伤劳累所致[4]。患者局部血气运行受阻,而筋脉长期受压且失于濡养,因而出现麻木不适、不通则痛的症状[5]。临床上通常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而现代医学认为,旋转手法能够解除患者肌肉痉挛、松解粘连症状,同时纠正其关节错位、解除其滑膜嵌顿等。而斜扳手法可在关节解剖限制位于弹性限制位之间较好地调整其后关节突力线,纠正其颈椎力线[6]。此外,中药外敷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活血舒筋、散寒祛风之功效,因此旋转斜扳手法联合中药外敷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可有效纠正其错位关节,解除其肌肉痉挛症状,实现活血止痛和活络舒筋的目的。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发现,相较于采取颈椎牵引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采用旋转斜扳手法和中药外敷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VAS疼痛评分改善更明显。由此可见,旋转斜扳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想治疗方案之一。

[1] 姜进平,张苏婉,程肖芳. 针刺推拿配合中药离子透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1,3(15):60-61.

[2] 谷建华,刘双. 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52(28):95-96,99.

[3] 张伦燕. 针灸推拿联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6.

[4] 张耀巍. 推拿结合竹管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C].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四次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3.

[5] 王睿,庄艺,秦尔奇,等. 颈痛宁合剂穴位电透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成药, 2015,37(1):234-236.

[6] 高锋. 三伏灸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C]. 全国针灸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暨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建院30周年报告会论文集,2013.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5-10

金志刚(1977-), 男,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 研究方向为中医骨伤。

R274

A

1673-2197(2015)19-0101-02

10.11954/ytctyy.201519045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蒙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青少年颈椎病106例诊治体会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