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2015-04-26崔珊珊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浊毒心脾口腔溃疡

崔珊珊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崔珊珊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发于唇、舌、颊、口底黏膜等部位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呈周期性反复发作。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溃疡愈合期、减少发作。目前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分型无统一标准,现查阅文献,将近十年祖国传统医学对本病辨证分型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分型;综述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中医内科门诊的常见疾病,表现为多发于唇、舌、颊、口底黏膜等部位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且呈周期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大多数医家认为RAU的发生与患者精神心理因素、饮食习惯、免疫因素、体内激素水平、微量元素的异常有关。中医学并无复发性口腔溃疡之说,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归属于祖国医学的“口疮”“口糜”“口疳”范畴。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溃疡愈合期、减少发作。但目前针对RAU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绝大多数医生凭自身经验进行辨证分型和组方用药,且受到不同地区生活习惯、饮食差异、患者体质因素等影响,使得医家在辨证过程中难以形成一致的分型标准,临床研究资料互相缺乏可比性。为探究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证型分布规律以促进本病辨证分型的规范化,将近十年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分型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1 辨证分型多样性

1.1 辨证分二型

牛兴东等[1]主张将RAU分为心脾积热型和气虚火旺型,认为本病辨证首分虚实,“火”为病机关键,实火为心脾两经积热,治以清心泻脾。虚火为脾肾两虚,中气下陷,气虚火旺,采用培补脾肾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2.8%。张军等[2-3]认为本病以心脾积热型和阴虚火旺型最常见。

1.2 辨证分三型

罗思岳等[4]为调查北京地区RAU的发病因素,共收集143例病例,结论为本病致病因素包括: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和感染等,其中以精神心理因素为主,并依据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显示本病以胃火炽盛型(30%)、阴虚火旺型(48%)、脾虚夹湿型(22%)[4-5]三种证型最常见。黄文政[6]教授认为RAU的发病为脏腑积热,火热循经上攻,灼伤口舌而成。临床以肺胃蕴热型、心肝火旺型、阴虚火旺型最常见,经准确辨证后采用滋阴降火或清热泻火治疗本病效果较好。陈湘君等[7]主张将本病分为心脾积热型、阴虚火旺型、阳气亏虚型三种证型。

1.3 辨证分四型

惠英等[8]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体质、年龄、舌脉象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本病可分为四大证型:脾胃实热型、心火亢盛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初发时以实火为主,而长期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者多为虚火或虚实夹杂,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体质状态,以求从根本上减少复发。袁莲珍等[9]认为本病病程长,久病必瘀,气滞血瘀是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理,既可表现为单一证型,也可为混合型,以脾胃积热-肝火旺盛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四种证型最常见。临床应准确辨证,灵活筛选药物,以求桴鼓相应。

1.4 辨证分为五型

张云凤等[10]认为RAU发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和,气血运行失常导致浊毒内结,日久蕴热,外发于黏膜,导致口腔黏膜破损,主张以化浊解毒为大法治疗,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五种证型进行治疗:浊毒内蕴-心脾积热型,浊毒内蕴-胃热炽盛型,浊毒内蕴-湿热中阻型,浊毒内蕴-肝火上炎型,浊毒内蕴-虚火上炎型。病程早期以清热泻火、化浊解毒为治疗原则;病程长者久病入络,治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法。杜江成[11]主张将本病分为心脾积热、肝经郁火、阴虚火旺、脾肾虚寒、脾气虚弱五种证型进行论治。

1.5 辨证分六型

柴瑞霭[12]教授主张将本病分为:脾气虚弱-津失上承、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胃阴不足-湿热中阻、胃火亢盛、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真阴亏损-相火妄动六种证型,提出本病好发于女性,多热、多虚实夹杂,辨证时要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治疗立足于整体调整脏腑功能,以防复发。张志发教授[13]主张将RAU分为气虚络瘀、心火上炎、胃火上逆、阴虚火旺、脾胃不和五种证型进行治疗。

1.6 辨证分七型

施丽华[14]认为本病发病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有关,总体分虚证、实证两大类,实证包括:脾胃积热型、肝胆湿热型、气滞血瘀型、心火上炎型;虚证包括:脾虚湿阻型、阴虚火旺型、脾肾阳虚型,共七大证型。

2 证型分布规律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医辨证的合理化、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借助统计学分析,寻找复发性口腔溃疡证型分布的规律,能给临床医师提供趋于共性的参考与指导。笔者收集1995年1月-2015年1月近20年具有证型病例数量的辨证治疗RAU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共计37篇文献,病例2 690例,辨证分36个证型,各证型的例数和所占比例见表1。

表1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分布概况

从表1可见,RAU的证型中以阴虚火旺型和心脾积热型最多见,二者分别占总数的21.93%和16.99%,与脾虚湿困型、胃火炽盛型、脾胃虚弱型、心火亢盛型等共同构成了本病最主要的证型。统计结果较为可信,对本病的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3 证型分布与现代研究的相关性

祖国医学可借用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研究辨证分型与西医检查等方面的相关性,这些指标可为RAU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或成为本病的中医辨证依据之一,有利于RAU中医辨证论治效果的提高。

胡建东等[15]将RAU患者分为阴虚火旺型、心脾积热型、气血亏虚型,检测患者的血清铁、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发现气血亏虚型患者血清铁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心脾积热型患者(P<0.05);心脾积热型患者血清C3值明显低于气血亏虚型患者(P<0.05);心脾积热型血清IgA水平高于阴虚火旺、气血亏虚型(P<0.05)。庞劲凡等[16]将RAU患者辨证分为阴虚型、脾虚型、实热型,检测患者血锌、铜含量,结果显示:阴虚型和脾虚型患者血锌值低于实热型(P<0.05)。

4 展望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辨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综上所述,目前对RAU辨证分型的观点可谓是百家争鸣。报道虽多,但始终缺乏统一的量化分型标准,医家们凭借自身经验去逻辑推理、辨证分型、选方用药,但却难以用客观标准来衡量、推广。另外,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之一,可是目前针对RAU辨证分型与现代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资料仍非常少见。故制定统一的量化分型标准,并继续深入寻找RAU的现代医学理化指标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推进RAU中医辨证分型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RAU的诊治水平。

[1] 牛兴东,高原,肖成.从火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1):29-30.

[2] 张军,刘金喜,张萍.辨证分型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6例[J].陕西中医,2005,26(6):533-534.

[3] 唐利龙.辨证论治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 [J].中外医疗,2008,19(18):84-85.

[4] 罗思岳,崔晓光.14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因素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6):60.

[5] 刘勋,郑宗柱.辨证分型治疗口腔溃疡12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2004,12(3):163.

[6] 陈丽萍,王耀光.黄文政教授从火辨证论治口腔溃疡验案举隅[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1):87.

[7] 茅建春.陈湘君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5):727-728.

[8] 惠英,杜义军.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学院报,2010,25(3):20-21.

[9] 袁莲珍,曹继刚.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09例[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39.

[10] 张云凤,杨倩,郭子敬.基于浊毒理论治疗口腔溃疡经验[J].河北中医,2015,37(3):431-432.

[11] 杜江成.辨证治疗口腔溃疡[J].新中医,1999,31(9):30.

[12] 范星霞,柴昆.柴瑞蔼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J].山西中医,2003,19(2):7-8.

[13] 苏红梅,彭思存.张志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10):755-756.

[14] 施丽华.中医辨证施治口腔溃疡80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4):292.

[15] 胡建东,孙靖,薛鸾.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分型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0):2348-2351.

[16] 庞劲凡,郭彪.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论治与机体微量元素锌、铜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5):280-282.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5-13

崔珊珊(1983-),女,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

R256.39

A

1673-2197(2015)19-0048-02

10.11954/ytctyy.201519019

猜你喜欢

浊毒心脾口腔溃疡
浊毒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过桃花村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饮水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