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攻击性行为的对照研究

2015-04-21李青青罗艳艳杨世昌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2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李青青 王 赟 罗艳艳 杨世昌

作者单位: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李青青,王赟,杨世昌)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罗艳艳) ;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李青青)



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攻击性行为的对照研究

李青青王赟罗艳艳杨世昌

作者单位: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李青青,王赟,杨世昌)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罗艳艳) ;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李青青)

【摘要】目的了解工读男生和普通男生的攻击性行为现状,探究工读男生的攻击性特点。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工读学校、洛阳市工读学校学生90名为实验组,选取新乡市第一中学初中学生90名为对照组,均施以基本情况调查表及攻击性问卷调查。结果年龄与言语攻击因子、愤怒因子、敌意因子呈负相关(P<0.05) ;工读男生较普通男生在攻击性和躯体攻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攻击水平分组中,工读男生较普通中学男生表现出更高的言语攻击;低攻击水平分组中,工读男生与普通中学男生在躯体攻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读男生有更高的攻击性,躯体攻击较为突出。高攻击性的工读男生更多使用言语攻击,低攻击性的工读男生有更多的躯体攻击倾向。

【关键词】工读男生;普通男生;攻击性行为

工读生是指在行为和情绪上产生严重问题的学生,这些问题包括偷窃、打架、斗殴、抢劫、诈骗、性罪错、赌博、吸毒等[1]。他们介于普通中学生和少年犯之间,通常具有较为严重的行为问题和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因而不能在普通中学完成学业。国外将工读生称为“minor”,意为不负法律责任的未成年人。事实上,有严重情绪行为问题的学生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不仅是工读生,也包括相当一部分的普通中学生,攻击性行为是这些学生中比较突出的行为表现形式。攻击性行为是儿童、青少年成长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其发展状况既影响他们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2]。

我国有关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多以普通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而较少对工读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本研究目的是评估工读男生和普通男生的攻击性现状,了解其攻击性行为特点,寻找其内在的心理规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工读学校、洛阳市工读学校学生90名为研究组,均为男生,年龄12~16岁,平均年龄(14.12±0.98)岁。按与研究组性别、年龄相对应的原则,选取新乡市第一中学初中学生90名为对照组,均为男生,年龄12~16岁,平均年龄(14.27± 0.74)岁。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按攻击性测试总分高低选取前27%为高攻击性被试,后27%为低攻击性被试。即高攻击性工读男生24名,低攻击性工读男生24名,高攻击性普通中学男生24名,低攻击性普通中学男生24名。

1.2调查工具

1.2.1被试基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一般人口学资料。

1.2.2攻击性问卷采用Buss等编制的攻击性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共29题,分属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4个因子。问卷采用5点计分,其中第9题和第16题为反向计分,总分和各因子分可以从各相关条目中获得,4个因子分的总和为外显攻击性,得分越高,攻击倾向越严重。在我国已证实具有较好的信、效度[3-5]。

1.3调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工读学校、洛阳市工读学校学生90名,新乡市第一中学初中学生90名,现场施测,问卷当场收回,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选用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 果

2.1相关分析年龄与攻击性因子总评分、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因子呈负相关(P<0.05) ;攻击性各因子与是否独生子女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攻击性各因子与人口变量的相关分析

2.2两组AQ评分比较两组在躯体攻击和攻击性总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读男生更具有攻击性。见表2。

表2 两组AQ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AQ评分比较(±s,分)

组别AQ评分躯体攻击 言语攻击 愤怒 敌意 攻击性总分研究组(n=90) 24.49±6.45 14.80±3.67 17.76±5.34 23.63±6.33 80.68±16.50对照组(n=90) 21.70±6.03 14.20±3.21 16.52±5.08 22.49±5.67 74.91±14.66 t 3.00 1.17 1.59 1.28 2.48 P 0.00 0.25 0.11 0.20 0.01

2.3不同攻击水平下两组AQ评分比较高攻击水平分组中,工读男生较普通中学男生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P<0.05) ;言语攻击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躯体攻击、愤怒和敌意三个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攻击性低分组中,工读男生与普通中学男生在躯体攻击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读男生的躯体攻击较高;在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因子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表4。

表3 高攻击水平两组间AQ评分比较(x±s,分)

表4 低攻击水平两组间AQ评分比较(±s,分)

表4 低攻击水平两组间AQ评分比较(±s,分)

组别AQ评分躯体攻击 言语攻击 愤怒 敌意 攻击性总分研究组(n=24) 18.46±4.00 12.17±3.29 12.79±3.41 17.04±4.0460.46±7.75对照组(n=24) 16.38±3.15 12.13±2.07 11.71±3.67 17.58±3.98 57.79±7.66 t 2.01 0.05 1.06 -0.47 1.20 P 0.05 0.96 0.30 0.64 0.24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攻击性、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与年龄呈负相关,说明年龄越小攻击性越高。工读生的年龄大约在12~17岁,相当于普通中学生的初中、高中阶段,正处于由儿童到成人过渡的青春期,青春期又被称为“第二反抗期”或“心理断乳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6],也是心理冲突和行为、情绪问题发生的高危阶段,常常表现出敏感自尊、好斗好胜、思维偏激的特点,容易产生诸如摇摆不定、烦躁不安、易于激动和兴奋等情绪状态,有时态度变得粗野,并产生一些反抗、胡闹、攻击和破坏行为。在进人中学以后,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方式由直接的和身体的攻击逐渐向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方式转变[7]。是否为独生子女与攻击性及各因子均无显著相关。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得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受到父母、家人更多的关爱与照顾,过多的溺爱使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更多的情绪、行为问题,但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是相同的,因此与攻击性及各因子没有显著相关[8]。

工读男生较普通中学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工读学校学生大都存在问题行为或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较普通中学生更难于管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不难理解。其次,和普通中学男生相比,工读男生表现出更多的躯体攻击,在语言攻击、愤怒、敌意因子上无显著差异。从社会认知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方面来看,攻击性强的学生常采取攻击的方式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是因为他们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存在着偏差和缺陷[9]。工读男生在面对冲突情景和问题时,常得不到有效指导和纠正,相比普通生,工读生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中表现出更明显的攻击性和操纵性,缺乏人际冲突解决的必要技巧[10]。从父母教养方式来看,大多数工读生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是漠不关心、缺乏耐心,就是管教太过严厉,管教方式多为打骂,很少教导孩子合理地解决冲突和问题。在社会交往方面,工读学生交往的朋友大都是问题少年,甚至是有前科的人,久而久之,用拳头解决问题便成为唯一的解决方式了。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工读男生在攻击性上的特点,为日后对工读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提供参考。

另外,工读男生和普通中学男生在不同攻击水平下均显示显著性差异。高攻击水平上,工读男生较普通中学男生更多采用言语攻击;低攻击水平上,工读男生在躯体攻击因子上高于普通中学男生,更多采用躯体攻击。中学生处在童年向成年过渡的复杂时期,充满矛盾的,情绪变化强烈,带有冲动性,且不善于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工读生属特殊群体,与普通生相比,攻击性情绪和消极抑郁性情绪都比较强烈[11]。对工读生转换能力的研究显示,工读生在面对激惹情景时不能有效地分辨和采择信息使得其更冲动,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躯体攻击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可能存在缺陷,更容易产生冲动,且不容易自我控制。因此,对于工读男生攻击性强的原因除了涉及社会、家庭教育等原因外,还可能与其对信息尤其是情绪信息的分辨和选择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闻戈.工读生对攻击行为的自我效能感和行为反应的后果评估[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18(4) :28-32.

[2]张海国,李斌.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归因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16(6) :200-201.

[3]戴春林,吴明证,杨治良.个体攻击性结构和自尊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26(1) :44-46.

[4]冀云,刘晓明,马艳杰.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1) :828-829.

[5]朱相华,李娇,杨永杰,等.小学生攻击性人格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1) :51-53.

[6]刘灵,严亮华,刘建建.中学生攻击行为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z1) :524.

[7]乔辉,王苗苗.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内隐攻击性的相关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7(5) :93-95.

[8]张林,吴晓燕.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特征[J].心理学探新,2011,31(2) :128-132.

[9]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情绪状况的实验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9(5) :33-37.

[10]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与社会问题解决特点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12(2) :81-86.

[11]李青青,邹枫,孙丽君,等.工读生攻击行为在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问的中介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13,26(3) :167-170.

Control study on aggressive behavior about the boys from reform school and ordinary school

Li Qing-qing1,3,WANG Yun1,LUO Yan-yan2,YANG Shi-chang* 1
1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2,China
2School of Nursing,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2,China
3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Insitufe of Mental Health,Jining 272067,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Shi-chang,E-mail: yangshch2000@163.com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aggressive behavior about the boys who come from reform school and ordinary school,meamwhil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about the boys from reform school.Methods Experimental group covered 90 boys from reform school in either Zhengzhou or Luoyang whil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90 boys from ordinary shool in Xinxiang,all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cluster sampling taking class as unit to complete the basic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Results Age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verbal aggression,anger and hostility(P<0.05).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the body attacks and aggressive were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P<0.05).At a high aggression level,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more verbal attack,at a low aggression level,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body attack was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Boys in reform school have a higher tendency of aggression,especially the body attack.At high aggression level,students in reform school show more verbal attack than ordinary middle school boys.At low aggression level,boys in reform school show more physical aggression than ordinary middle school boys.

【Key words】The reform students; The ordinary students;Aggressive behavior

(收稿日期:2015-02-05)

通信作者:杨世昌,E-mail: yangshch2000@163.com

项目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2014-GH -646)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86/j.issn.1007-3256.2015.02.003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
野百合也有春天
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矫正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名被拒绝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个案分析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试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个案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功能评估及干预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