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朗读,以读促悟——以 《清平乐·村居》为例谈古诗教学

2015-04-18胡幼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清平乐村居首词

胡幼华

(漳浦县石斋小学,福建 漳浦 363200)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面临学生相对阅读难度和理解能力较低的问题,诵读显得亦乎重要,是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方法,贯穿每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通过多元朗读,读的准,读出味。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诵读也是本课时教学环节的主打,让学生通过多元朗读,以读促悟,以读促教,挖掘文本内涵,取得良好效果。

一、浅入深出读中悟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短短四十六个字,无浓墨重彩,词人辛弃疾采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充分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平和宁静、安逸美好,其意境深远,情意悠长。如果教师用传统的教法,通过冗长的逐字解释,只能让学生一知半解,甚至半知半解的迷糊状态,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感受到词本身的意境,以及蕴含在词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时笔者以朗读为抓手,以读促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更多的借助读,在反复的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学生在饶有趣味的诵读中,轻松解读文本,教师只起到帮扶及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通过读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让读者走进文本,完成和作者的对话。《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朗读教学笔者采用了浅入深出的层次朗读,以读促悟。

1.初读诗文,整体感知,读通诗文。通过个别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示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轻松自如地把词读准确,读得字正腔圆,在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疏通词之大意,此谓浅入。

2.精读诗文,抓住“词眼”反复朗读。直接摘出重点词、句,多方位精读。例如理解小儿的调皮可爱,紧抓“卧”字,采用比较朗读,创设情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将“卧”字分别替换成“躺、趴”,再带入原句中读推敲“卧”字的妙处,在多元朗读中,深入挖掘。

3.研读诗文。当学生对词意有一定的理解之后,要深入挖掘词人心境,就得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词人当时的境遇及心情;接着创设情境再深读词文,学生读懂词人的心境,读出词外之意,在诵读中读出诗人的对闲静温馨生活的向往。深入文本再走出文本此谓深出。

整个过程浅入深出,由粗读到精读进而深入研读,层次分明,渐入佳境。这种有层次朗读,一步一个台阶的递升,循环往复中,让学生读出词中味,学生逐渐读懂了词意,读出了词情词境,更读出了词人心醉背后的那颗忧国忧民之心。整个过程了无痕迹,水到渠成。

二、读准词韵读出味

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富有音乐韵律美。它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的情感,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生也能在琅琅诵读中自我享受,将古诗词的魅力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诵读,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所以古诗词教学,读准词韵、读出节奏特别关键,更容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情入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清平乐·村居》在诵读全词,品味语言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教学环节:

(一)读出节奏

每个词牌的词都有其固定的节奏,在朗读时,我们要很好地遵循它们的节奏,这样可以把这些词读得更美。

1.教师出示课件:《清平乐·村居》的画好的诗韵节奏;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练读情况,教师点评,重点评析朗读的节奏。

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诵读时尤其重视节奏,把节奏读准,旋律就美,抑扬顿挫,读来朗朗上口。教学时也可渗透不同格律诗的节拍规律,让学生比较,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二)读出韵脚

词和诗一样,都按一定的规律押韵,但词的押韵比诗灵活,上阙和下阙可以换韵。所以在朗读时,就朗朗上口。

1.出示新的朗读提示: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讨论画线字的特点并找出上下阙的韵脚。

3.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读好韵脚。

(三)读好平仄。

古人在朗读文章时,除了遵循四声的规律外,还讲究平仄。简单来说,在朗读时,平声音超微拉长一些,仄声音稍微短促一些。

1.出示朗读提示:

清平乐(yuè)·村居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2.(1)指名读:根据朗读提示试着读

(2)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教师指导朗读。

(3)小组诗歌朗诵比赛。

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过程。“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学生读出了诗词的美,朗读兴趣倍增,愈读愈有成就感,熟读成诵,熟读开悟。

三、品读词眼悟词意

诗词有“眼”,或是诗词中的关键词或是重点句子,有如课文的中心句一般,诗眼是读者深入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古诗教学可以抓住重点词及重点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教学一首古诗词时,教师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引导学生找准这首词的词眼,以此为重点突破口,展开教学。如何品读诗眼很关键,让学生在品读中找准本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在品读中挖掘内涵,这样教学线索较为明晰,侧重也分明。例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的“醉”字乃本首词的诗眼,关于“醉”字解读,教学时笔者是这么设计的:

1.全班齐读诗句:醉里吴音相媚好。通过齐读初通解义,学生从字面理解“醉”之意“翁媪三杯酒下肚,红光满面,没有醉也像醉了”。

2.通过个别读、小组读,想象留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学生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由此及彼,学生通过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来再现,想象翁媪的对话内容,从而丰富作品中的形象,入境悟情。品读中,再解“醉”之意,此乃大儿、中儿勤劳善良、小儿无赖活泼可爱,翁媪因一家人温馨美好的幸福生活而陶醉。

3.入情入境品读“醉”字,通过了解诗人写作背景生平简介以及当时的境遇,解读词人心境深挖“醉”意。创设情境学生品读,在情境中读出诗人辛弃疾对安定闲适温馨美好的农村生活的陶醉与向往。三读词中之“醉”,由浅入深,读出层次,读出词境,读出词外之意,学生在一次一次的深情朗读中,景美了,人活了,翁媪醉了,我们也醉了,整个过程是入情入境,水到渠成。

总之,朗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要重视朗读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正确掌握朗读技巧,多读、多体验、多积累,以读促悟,以读促教,在读中咀嚼经典,在读中品味经典。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fJY1WEy510wNFnDgP7N fMw5ax3n6vnFHkRZqr4Tpz49s5ivg6lReQAhlRYjZ-MhY7 BMdAudC6lo-CUore99eIprZ3410W2ThTBQf-IR8X.

[3]付立华.小学古诗朗读之我见[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2).

猜你喜欢

清平乐村居首词
村居
清平乐
《村居》高鼎
村居
神回复
村居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
宋高宗的眼力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