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满映”的政治性与侵略性研究

2015-04-10张锦涔吕汝泉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沦陷区满铁东北三省

张锦涔 吕汝泉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大连 116052)

关于“满映”的政治性与侵略性研究

张锦涔 吕汝泉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大连 116052)

东北三省的沦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惨痛的事件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资源被掠夺,人民被杀戮,文化被摧残,整个东北地区一片悲凉。既要承受军国主义者的残暴压迫,还要承受“满映”“满铁”这些披着“合法公司”外衣的侵略帮凶的奴役。“满映”作为殖民侵略的鼓吹手,不断满足侵略者的政治需求,紧随军国主义者的侵略节奏,运用电影为糖衣炮弹,大肆鼓吹殖民主义思想,残害我东北同胞。

沦陷区;满映;政治性;侵略性

电影的诞生和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纪念,不仅帮助记录下了很多历史性的瞬间,同时也是记录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有效证据。本文讨论的是以“满映”为中心的沦陷地区的影像资料,这些都是激励着国人奋勇抗争、努力进步的关键,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关于这个话题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有:影像“满映”的综述、影像影人以及影像的宣传等,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能够使得大众对沦陷区那段黑暗的历史有所了解和更深入的认知。

一、“满映”影像的全貌

1909年,日本成立了东北地区的第一家电影院,并开始放映电影。1917年,“南满”铁路沿线均建立了电影放映队,巡回放映宣传“日支友好”题材的电影。1923年,“满铁”成立了映画班。1928年,映画班开始拍摄电影,使日本侵略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1937年8月,“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成立,简称“满映”,从此,“满映”便在东北地区开始了长达八年的电影垄断。由于“满洲国”与“满铁”各出资50%,因此,“满映”并非普通的电影公司,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侵略机构。

(一)控制沦陷区的政治与文化。自从东北三省沦陷之后,沦陷区的政治管理几乎已经不受国家的控制,而是大部分要由侵略者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正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由地开展,更别说是像电影这种娱乐性质的活动,更是要按照侵略者的意思来实施,这就是侵略者通过控制沦陷地区的政治进而控制这个地区的文化行为的最主要途径,“满映”也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侵略者的思想意识始终认为,对殖民地的控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政治控制和殖民地居民的思想控制,如果无法完成这些目标,就根本不能算是控制了这个殖民地。因此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侵略者开始了对东北三省的政治控制,进而控制了整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满映”影像。当时的侵略者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己的“赫赫战功”,但是实际上正是这些影像资料,为后来世界历史研究者和国家的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早期的电影活动以“满铁”沿线为重点。当时沦陷地的侵略者一致认为,电影是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文化产品,同时也是自己统治东北三省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因此在侵略者的带领和控制之下,创作出了大量有关于侵略历史的文学“作品”,这其中包括干涉沦陷地的教育,宣传自己的思想理念。为进一步控制整个地区服务,而且还在沦陷区创办各种各样的报刊,企图干扰沦陷区人们的思想意识。在这诸多的文化干预手段中,最关键的就是在影像方面,当时很多沦陷区都会出现“满铁”的“映画班”,他们拍摄了大量的侵略者对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干预和侵略的影像资料,而且当时的侵略者以此为荣,把这些影像资料在沦陷区和国内大肆宣传,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将达到自己统治人们思想意识和沦陷区的主要目的。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能够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影像资料中,看到侵略者的恶劣行径,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和人们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三)“满映”得以发展壮大的政治土壤。在侵略者恶意的竞争和对沦陷地的肆意破坏和侵略的过程中,“满映”影像也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尤其是在伪满洲国建立之后,侵略者对沦陷地的侵略就更加肆无忌惮,他们开展了更为恶劣的行径,对沦陷地的电影制作和电影的播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几乎可以说是东北三省的电影市场已经被侵略者所垄断,成为东北三省的文化控制者。更可恨的是侵略者的这些行为竟然得到了伪满洲国的同意和赞成,他们和这些侵略者达成一致意见:同意“满映”影像制作和宣传、传播。而且在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会议上,选举出的代表者中还有两个日本军人,这足以说明当时的伪满洲国的统治者多么的腐朽,当时的国家管理者多么的昏庸无道。也正是得到了伪满洲国的赞同,侵略者的侵略行径才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更加不可一世。最终给“满映”在东北三省甚至是其他的侵略区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的机会,对当时的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现在东北人还将那段历史称之为东北发展历程中的黑暗时光。

二、“满映”影像的分类

关于沦陷区的历史影像可以大致分为:满映影像中的政治,满映影像中的人物,满映影像中的文化娱乐元素这三个主要方面,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沦陷区被侵略者统治的境况,以下就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一)“满映”像中的政治表现。“满映”在沦陷区存在的时间长度是八年,在这八年之间侵略者创造出了大量的政治影片,这些影片大致可以分为:启民、时事和娱乐三种,他们创作这些影片的主要目的就是宣传自己的统治文化和理念。

首先,启民影片主要以侵略者伪善的善行和统治理念为依据,宣传自己的统治,这些影片大多都颠覆事实真相,表现虚假的文化和政治,从启民这个词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主要的创作就是为了“启发”民众。实质上就是统治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这也是当时的满洲国沦陷地普遍存在的一种状况,人们不甘于忍受被统治的命运,但是却无力抗争。

其次就是“满映”中表现的时事,这里的时事并不是国内的实际受苦受难状况,大多是侵略者在国内的侵略“盛况”,他们主要企图以此来向当时沦陷地的大众宣传和表现自己国家的强大,实现统治大众和统治国民的目的。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及其恶劣的,但是很明显的是中国人民并没有为此动摇,而是坚定自己的爱国情怀,不断地与侵略者“强大”的恶势力作斗争,这才有了后来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最后就是通过一些娱乐性的影片来表现侵略者的优势,当时的侵略者在娱乐影片上比较看重的是影片的形式和内容。虽然和启民影片不同,娱乐影片并不是枯燥无味地宣传侵略者国家的政治和文化,而是加入了一些故事的色彩和娱乐型的东西,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能够吸引和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故事情节式的影片,来间接地把自己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文化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大脑中。与此同时,当时的侵略者还严禁国内的和非侵略者国家的影片进入沦陷区,可见这些侵略者对当时的沦陷区的私有化心理有多么的严重,也足以可见当时的沦陷区居民面临的考验和形势多么的艰难。

(二)“满映”影像中的人物表现。影像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人物。人物的设置和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给观影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当时的侵略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满映”时期沦陷区的影像的人物设置也颇为丰富。当时国内有很多的影像艺术家都不愿意为侵略者所屈服,用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记录下了当时沦陷区备受侵略者掠夺的影像作品,但是这些艺术家最终都难逃被侵略者残忍杀害的结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影片都留存下来,为现代文学家研究沦陷地史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艺术家都是当时沦陷区那段黑暗时光的执梦人和沦陷区文化的守护者,他们不愿意为侵略者服务,不愿出卖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不为侵略者丰厚的利益所诱惑,不忘初心,为国家的强大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侵略者实施自己的统治文化,当时有一部很著名的影视作品叫做《红手古比》,曾一度被认定为“最佳影像”,这部影片在创作的过程中穿插进了一些黑暗的心理和行为,给人一种假想的满足,在当时的沦陷地人们长期被统治内心压抑,这样的影片在沦陷地肆意流传,无疑增加了沦陷地居民的反抗程度和对国外文化的向往程度,这实际上就是侵略者的真实目的和实施统治的最关键、同时又是决定性的一步。

(三)“满映”影像中的“大陆梦”。“满映”的影像无时无刻不都充斥着侵略者对沦陷区占领和统治的必胜决心,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大陆梦”也就是统治中国大陆的梦,但是事实证明这也只是梦,最终也没有能成为现实,这一切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完成。

首先就是统治者通过控制沦陷区的期刊报纸和广告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对自己的文化和统治理念进行宣传,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电影的宣传和制作。表面上看起来当时的沦陷区大肆建设影院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是实际上侵略者却是心怀鬼胎,实质上是通过这种形式取得沦陷区人们的好感,打破人们的心理防线,并实施文化和思想奴役。

其次就是侵略者用“大陆梦”来迷惑当时的沦陷区居民。大陆梦是当时的侵略者对沦陷区居民迷惑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大陆梦”就是侵略者想要彻底统治沦陷区甚至是整个中国大陆的“梦想”和奢望。他们觉得这个“梦想”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强大的“满映”影像王国,实际上这就是这些侵略者实施自己的贪婪的愿望的一个途径而已。庆幸的是,在沦陷区居民的抗争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的支持下,侵略者的这些企图都没能得到实现,对侵略者的抗争实质上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支持,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了后来的独立斗争和外国侵略者的投降、以及后来的国家的强盛。实际上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在世界的发展史上才真的是一部史诗级的巨作。

三、结语

不论是东北三省还是其他的被侵略的国土,凡是遭受过侵略者占领的地区都会有很明显地感受到,成为沦陷地被侵略者统治的那段时间是最阴暗的时光,同时也是发展过程中人们受煎熬最大的时期。本文探讨的“满映”影像只是这所有侵略行径的一个表现,而且是最真实、最完整的表现,讨论这些影像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激发对侵略国家的仇恨,而是为了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对国家的热爱,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长辈的尊敬之情。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历史、对待过去才是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和看法。还原历史是我们的职责,铭记历史是我们的义务,努力为国家未来更长久、更好地发展做贡献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肩上的责任。

[1]吴翔宇,王佳依.沦陷区文学的分立形态与实践理路[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2]笔谈“抗日战争与沦陷区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10 (1).

[3]高云球,王巨川.东北沦陷区殖民统治下的强权文化机制论说[J].北方论丛,2014(5).

[4]郭淑梅,张珊珊.殖民电影“本土化”:伪“满映”制造虚假繁荣[J].学术交流,2014(4).

[5]崔婧.从“满映”的筹划看其“国策会社”性质--“满映”前身的国策宣传活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

[6]王艳华.“满映”与电影的国策思想宣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7]柳晓燕.殖民主义思想文化的畸型儿——“满映”与伪满电影[J].兰台内外,2002(3).

[8]王洪.隐匿于文字后的历史真实——从《满洲映画》杂志看“满映”“国策电影”思想[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4).

[9]陈威利.伪“满铁”和“满映”——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宣传基地[J].中州今古,2003(2).

[10]吕汝泉.浅析满铁对东北经济与文化的侵略[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4).

[责任编辑 刘金荣]

J905

A

2095-0438(2015)12-0080-03

2015-07-31

张锦涔(1994.-),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本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见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吕汝泉(1974.-),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及中日文化比较。

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示语日译的规范性研究(W201427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沦陷区满铁东北三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铁研究述评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用课程标准审视教材、思考教学——以“‘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教学为例
“振兴”的姿态与“新进”的意味——华北沦陷区长篇小说论
东北三省中小学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综述
爱, 用沉默代替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