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学前教育的“存在”与“消亡”
——以湖南某村幼儿园为例

2015-04-10王中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存在幼儿园幼儿

王中华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学前教育的“存在”与“消亡”
——以湖南某村幼儿园为例

王中华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学前教育遭遇到一些问题,甚至出现“消亡”。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向农村学前教育的倾斜、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因而“重现”。为了进一步保障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从政策上继续关注和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经费问题,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和监测,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舆论力量,并且还要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以便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城乡教育一体化;农村学前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更是认为“可有可无”。因此,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学前教育也出现了摇摆现象,以湖南省某村幼儿园来看,该村幼儿园从1985年至2007年存在了二十多年,接收附近几个村子的小朋友上学,从2007年开始该村幼儿园出现了“消亡”,包括该村在内的村民不得不将幼儿送到6公里远的邻村幼儿园去上学,但是,到2013年上半年,该村幼儿园又“重现”了。笔者不禁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消亡呢?而又是何种原因让其“重现”。经过笔者的调查与研究,找到了其中的一些理据。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号召”,为了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去作深入思考和研究,并积极采取措施来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一、农村学前教育局部“消亡”的原因

(一)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的“副作用”

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不是农村学前教育局部消失的必然原因,但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从2001年,我国开始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直到2012年国家新颁布的关于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方面的政策,情况才有所好转。由于试行撤并中小学,一些幼儿园伴随小学的消失而消亡了。这方面主要是由于农村小学撤并,导致那些附属在小学的幼儿园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局面,而该村幼儿园从1985年就附属在该村小学内进行办学,由于该小学在2007年被撤销,导致幼儿园就无处“安放”。可见,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消失客观存在一定“副作用”。

(二)生源减少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农村人口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幼儿数量平稳增长,加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有些农民将子女随迁到打工的地方去上幼儿园,还有些农民到城镇上买房脱离农村,这些因素导致进入幼儿园的适龄儿童数量在减少,更使得农村幼儿园生源减少。从该村幼儿园现状来看,该村有1000多农村人口,加上几个邻村将近4000多农村人口,每年达到入园的人数仅50人左右,但是,由于有些去广东等地进城打工的农民将小孩带去上学,加上一些农民买房到镇上去将小孩送到幼儿园去上学,估计每年上学人数近30人左右。这样以来,适合入园的幼儿相对减少,也成为农村学前教育消失的“无形”的影响因素。

(三)经费紧张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紧张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由于办园经费的不足,使得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教学物资以及教师积极性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由于工资较低,教师对继续进行幼儿园教学工作缺乏积极性和能动性。以湖南省某村幼儿园来说,该村幼儿园从1985年以来,一直仅有一个教师在进行教学,没有招聘其他教师,而且幼儿园的场地也经常换来换去,出现“居无定所”的局面。所以,在2007年随着小学这个场所的撤销,该村幼儿园也顺理成章地“消失”了。

(四)教师自身原因

农村学前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教师的办学积极性不高,而教师的学历较低、教学能力欠佳等教师专业水准缺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学前教师面对外出打工与继续进行教学也存在一定的思想冲突。以湖南省某村幼儿园教师为例,该园老师受到外出打工挣钱多的诱惑而出去打工,是导致该村幼儿园的消失的原因之一。

(五)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的无序

当前,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也比较混乱,缺乏监管。农村学前教育的“混沌”使得很多农村幼儿园出现“天高皇帝远”的局面。一方面,农村学前教育得不到应有更多的管理与监督,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也得不到更多的资助,往往是“自生自灭”。农村幼儿园出现局部“消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农村学前教育“重现”的原因

(一)农村幼儿“渴望”学前教育

第一,农村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安全,避免诸如交通事故。随着农村“空巢化”,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到城市建设中去,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当今时代一个普遍而备受关注的世纪命题。留守儿童同样需要进入幼儿园去学习和生活。但是,由于本村幼儿园的消失不得不去较远的幼儿园上学,这无疑增加了上学和放学的交通安全问题,比如湖南省某县曾出现“一运土车与校车相撞3儿童死亡18人伤”的惨剧。[1]那么,就近入园成为农村家长和农村学生的一种心愿,这为该村农村幼儿园的重现寻找到了一个理由。第二,就近入园降低就读的经济成本和节约时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和明显的道理。湖南省某村的农民如果将小孩送到较远的邻村幼儿园就学将出现更多的成本费用,如坐车到幼儿园去的交通费每年至少需要交支付350元,同时,每天早上还需要早些起床给小孩准备早餐,耽误不少时间和精力。第三,就近入园能更加便于关心小孩,如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等情况时,家长能及时的给小孩送伞和接小孩放学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幼儿“渴望”就近入园,因而农村幼儿园的“重现”成为一个迫切需要。

(二)政策的吸引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关注等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这些政策无益于给农村学前教育“雪中送炭”,于是农村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国家学前教育政策的影响下,许多农村幼儿园开始重现也成为“顺理成章”。湖南省某村幼儿园的重现也不无与这些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有着密切关联。

(三)教师的自身“觉悟”

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良好环境下,一些教师开始“觉悟”,认识到农村学前教育“大有可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第一,举办幼儿园能方面更多的农村儿童入学,能给予村民更多的“方便”,也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好自己的一份“贡献”。第二,举办幼儿园能实现自己的教书育人的“事业”,能充实自己和提升自我。第三,通过举办幼儿园能“养家糊口”,挣些钱,尽管不多,但还算过得去。通过对客观和主观问题的思考,一些农村学前教师逐步认识到举办农村幼儿园的意义与价值,重新加入到该行业中来。根据笔者了解,湖南省某村幼儿园教师就是基于一方面是该村留守幼儿较多需要接受幼儿教育,举办幼儿园能给本村农民带来给多方便,另一方面通过办幼儿园能挣钱养家糊口,更进一步认识到在外面替人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更是“锦上添花”。

(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所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和农民日益富裕。“富而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一旦农民有钱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成为他们生活和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民更加愿意支持幼儿园的发展与建设。当然,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办学条件,如办园场地和交通条件等方面。湖南省某村幼儿园办在一个靠近农村公路和山旁的地方,一方面是交通便利,离镇上只有几分钟车程,另一方面空气和风景较好,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三、保障农村学前教育持续“存在”的对策

为了保障农村学前教育的“存在”,避免其“消亡”,保障诸如湖南省某村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不仅需要从宏观政策上进行规范和引导,更需要加强制度监管教师队伍建设。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上继续关注和加强农村学前教育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依靠群众集体和教育部门共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第二个阶段是依靠社会多元化供给发展农村学前教育。[3]因此,当前时期,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政策上,需要进一步倾斜农村学前教育,鼓励更多关心和支持农村学前教育的社会力量以及个人参与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中去,积极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和农村民办幼儿园,努力争取实现到2020年幼儿园在园人数达到4000万人的目标,从而进一步保障农村适龄幼儿“有园可以上”的目标。

(二)切实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经费问题

长期以来,经费保障问题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农村教育经费过低,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更是偏低,这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当前,主要采用“三为主”模式,即“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已成为共识,其核心是财政经费投入问题。[4]因此,我们需要切实解决好学前教育经费问题,从而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原动力”。

(三)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与监测

农村学前教育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管理,这是保障农村学前教育有序发展的前提。以湖南省为例,2008年湖南省教育厅颁布了《湖南省幼儿园办园标准》,但是更关键的是在于进一步如落实好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在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将如何发展和规范农村学前教育的制定和政策落到实处,以县为单位,进一步将农村学校教育的办园标准执行好,加强农村幼儿园的监管力度,从而保障农村学前教育的有序发展和良性运作,实现让农村幼儿“上有一定质量保障的幼儿园”的目标。

(四)加强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保障学前教育的“存在”,就需要大力加强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加强农村学前教师的专业标准建设。在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中,需积极推进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建设,严格按照“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师德为先”、“终身学习”等幼儿教师专业理念进行建农村学前教师队伍。第二,提高农村学前教师的素质。提高农村学前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仅提高其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其思想道德和态度情感方面的修养,提高其立足农村学前教育,形成其热爱本职工作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态度,为农村学前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地位与待遇。教师地位与待遇,事关农村学前教师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教学的重要方面。因此,通过提高农村学前教师的地位与待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中来,从而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第四,促进农村学前教师的合理流动。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幼儿教师的流动更多地表现为自主的、单向的无序流动,这种流动的结果会进一步加剧学前教师资源失衡。[5]因此,加强学前教师的合理流动,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加强社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舆论力量

目前,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舆论力量,“迄今为止,我们还未发现有哪一项教育改革是在缺少舆论支持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的。”[6]第一,通过社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舆论力量能进一步促进社会人士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认同度,更加深刻认识到农村学前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第二,加强社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舆论力量,让他们认识到农村学前教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业,能进一步提高广大办学人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通过加强社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舆论力量能进一步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使其实现良性运作。

(六)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向导,有适切理论的指导是农村学前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存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第一,更加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的特殊性,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的特色和个性。第二,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的实证性研究,面对农村学前教育中的问题需要到农村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去解决和回答,而不是“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第三,加强学前教育史的研究,特别是对学前教育家思想的研究,如陈鹤琴等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的研究。第四,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面对同样的问题,国外的一些方法和对策对我们是有益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我们需要正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回避和漠视,同时,我们需要分析其“存在”和“消亡”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找到保证农村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策略。

[1] 明健飞.祁阳一运土车与校车相撞3儿童死亡18人伤[EB/OL].http://people.rednet.cn/PeopleShow.asp?ID=163913.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07-30(01).

[3] 李红婷.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审视:期待更多关注[J].中国教育学刊,2009(5):16-34.

[4] 康建琴,刘焱,刘芃.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经费投入效益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5):34-38.

[5] 郭莉.促进学前教师队伍合理流动的制度思考—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221-224.

[6] 吴康宁.反思我国教育改革的舆论支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5-9.

[责任编辑 熊 伟]

The“Disappearance”and“Reproduce”of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A Study on Some Village Kindergartens in Hunan

WANG Zhong-hua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 550018,China)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about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and even“wither away”the preschool education.But with some changes,such as the national policy of improving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and the faster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gotten a better place,called"reproduce".In order to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effectively,an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we have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polic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side,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force of public opin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and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that coul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G619.22

A

2095-770X(2015)01-0009-04

2014-05-15;

2014-07-12

贵州省首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3B108)

王中华,男,湖南祁阳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存在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