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新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人际归因、社会支持的关系*

2015-04-10张彩婵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待人接物归因人际

张彩婵

中国.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梅州) 514031 E-mail:351801366@qq.com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交往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的、可感的心理关系,它是在社会关系内部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调查,已有研究表明,依恋类型、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家庭教养方式、归因方式、应对方式等均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1-2]。

90 后已经是大学校园的主导者,而90 后大学生,其成长环境与以往的80,70 后都有极大的不同,在社会层面,经济增长较快,各方面技术较发达,90后大学生接触的信息更多样化;在家庭方面,90 后多是独生子女,享有的支持更多,家庭管理更民主开放,也可能导致溺爱、放任的发生从而使90 后更自我中心,不懂自省。对于高校大一新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适应校园生活,学会同伴交往,而大学新生大部分是第一次离家,从充满支持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校园,特别是医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比普通高校要更大,课程更繁重,从而导致与人交际时间就更少。究竟会有哪些因素对医学院新生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拟从社会支持和人际归因两方面进行探讨,为社会、高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某医学院480 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44 份(92.5%)。

1.2 方法

1.2.1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3]该量表由郑日昌等人编写的,主要测量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度,共28 道题,分别从交谈困扰、交际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4 个维度考察人与人相处时存在的困扰程度。总分和各维度的得分越高,说明行为困扰程度越强。本量表使用广泛,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MMCS) 来测量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归因,该量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归因。本研究只采用了24 道人际关系归因的测题。量表在国内使用广泛,被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每一题均按Likert 5 点评价尺度作答,分数越高,外归因越强[4]。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本量表由湖南医科大学肖水源编制的,共10 个项目,包括4 个维度,即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该量表已被国内外用于多项研究,问卷设计合理,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5-6]。为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本研究对量表一些项目进行了修订:将第4 题“同事”改为“同学”,第5 题中的“夫妻”改为“恋人”,同时删去“儿女”一栏,第6 题和第7 题中的“配偶”改为“恋人”,同时增加“父母”一项。

1.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9.0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人际关系困扰与人际关系归因、社会支持度的相关分析

对某医学院新生人际交往困扰程度与人际关系归因、社会支持度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人际交往困扰总分、交谈困扰程度与人际关系归因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交际困扰程度与除了努力之外的人际关系归因其它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待人接物困扰程度与人际关系归因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跟异性交往的困扰程度与除了背景、努力之外的人际关系归因其它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表1 人际关系困扰与人际关系归因、社会支持度的相关(r)

2.2 人际关系归因、社会支持度对人际关系困扰的回归分析

以人际关系归因和社会支持度各维度为自变量,人际交往困扰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见表2。社会支持总分、外归因、能力能够预测人际关系困扰总分19.3%的变异量;社会支持总分、运气、社会支持利用度、内归因能预测交谈困扰程度20%的变异量;社会支持总分、背景、社会支持利用度能预测交际困扰程度10.9%的变异量;外归因、主观支持能够预测待人接物的困扰程度8.5%的变异量;社会支持总分、能力能够预测跟异性交往困扰程度9.6%的变异量。

表2 人际关系归因、社会支持度对人际关系困扰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通过相关分析的结果发现,在人际关系与人际归因方面,除努力归因和交际、跟异性交往的困扰程度无显著相关,背景因素和异性交往无显著相关外,医学生的人际交往总困扰程度及各维度均与人际归因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与个体的人际归因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对人际交往的归因属于人际认知,它反映的是个人对自己及自己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程度,是人际知觉的结果,也是人际关系得以形成的理性条件。个体通过知觉了解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人际归因作为人际认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自己交往行为结果的评价和反思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会影响个体对交往过程的认识及对自身的再认识,这又会成为个体进一步交往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7]。在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度方面,除了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待人接物无相关外,其余各维度均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度越高,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主观感受到能利用的社会资源越多,其人际交往困扰程度就越低。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存在一致性[8]。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对人际关系总困扰程度、交谈困扰、交际困扰、跟异性交往困扰均有极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利用度对交谈困扰、交际困扰有极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对待人接物困扰有极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说明社会支持度越高,医学院新生的人际关系、交谈、交际、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困扰程度就越低;而越能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的学生,在与人交谈、交际方面就越顺利,受到的困扰程度也越低;主观感受到的支持越多,越能减少医学院新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9-10]。可见,提高社会支持,学会有效利用支持,并引导医学生认识自己有足够的社会支持资源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力归因对人际关系困扰、跟异性交往的困扰程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背景归因对交际困扰程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运气归因对交谈困扰程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外归因对人际关系总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内归因对交谈的困扰程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以上说明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应人际关系不同维度的困扰程度均存在正向预测作用,主要集中在背景、能力、运气3 种方式,而这3 种方式均属于不可控因素,背景、运气属于外归因模式。在归因方式上,如果将人际交往障碍归因于缺乏努力等内在可控因素,这就会使个体产生内疚、自责的情绪,这种情绪会成为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寻找人际交往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交际的动力;而如果将人际交往障碍归因于内在不可控因素,如缺乏交往能力,则会引起心理上的羞愧,甚至于自卑;而归因于运气、背景等外在不可控因素则容易产生愤怒、易指责等非内省式的情绪,而羞愧、愤怒、指责等不良情绪反应则会让人际交往的个体从人际互动的任务中退缩,并抑制其后继行为,表现出不敢或回避与人交往。内控型的人能对社会信息进行独立判断,更有内在动力(动机)以稳定地追求既定目标,而外控型的人更倾向于依从或从众,更倾向于接受外部信息的暗示,依赖于外部环境与他人的指示或诱导[11]。

所以要改善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并引导医学生新生在人际方面多做内在的可控的归因方式,即努力归因,更多的归因为自己够不够努力,不够努力所以失败往往会伴随内疚的情绪体验,从而刺激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动机,引发人际交往的努力行为,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降低人际交往的困扰程度。

[1]孙远,桂莎莎.大学生依恋现状及其与自尊、人际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567-569

[2]赵崇莲,郑涌.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4):983-985

[3]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5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285-288

[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6]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3:29-38

[7]陈志英,张峰.大学生交往困扰与人际归因的关系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36-140

[8]池思晓,龚文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94-95

[9]黄晓玲,叶茂林,陈英.广州地区医科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1914-1916

[10]弋鹏,张茂林.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3):356-358

[11]丁立平,张金海.大学生个体-社会归因偏差及其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1):74-77

猜你喜欢

待人接物归因人际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主动交往 收获友情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家庭的教育与引导是塑造子女心性的大学堂
小学语文教育人格教育中的运用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