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际能力提高探析

2015-04-09刘集成广东东软学院广东佛山528225

商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言语

刘集成(广东东软学院,广东佛山528225)



商务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际能力提高探析

刘集成
(广东东软学院,广东佛山528225)

非言语交际是人类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作用不亚于言语交际。然而,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忽视了非言语交际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在真实的国际商务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本文在分析非言语交际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商务英语教学实际,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非言语交际;交际能力

总体来看,人类的交际行为可以分为言语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 非 言 语 交 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尽管一般来说言语交际所传递的信息量要大于非言语交际,但是非言语交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非言语交际的涉及面非常广泛,著名非言语研究专家Samovar指出:“非言语交际包括在交际环境中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信息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Samovar,2000)由此可见,非言语行为既广泛地存在真实环境的交际中,又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人们关注。然而,在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很多老师和学生已经意识到文化教学在商务英语总体教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但是对于商务英语中的非言语交际这一文化问题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在日后真实的商务环境中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本文在分析非言语交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针对商务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以促进未来商务领域中的沟通。

一、理论综述

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形式,很多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非言语交际并对其给出了定义。Ting Toomey(2007)将非语言交际定义为通过多种交流渠道编码和解码的非言语行为。这一定义过于模糊,难以让人们抓住非语言交际的确切含义,但指出了非语言交际的编码和解码特性。国内学者杨平(1994)指出:非言语交际是指交际者运用身体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意的过程。鉴于非语言行为的广泛性,学者将非语言研究细分为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副语言学(paralinguistic)、身势学(kinesics)、近体学(proxemics)等学科。其中,副语言又可以细分为五大类:个人音质符号(包括音色、音域、音速、节奏);语音修饰符号(包括夹杂在言语中的哭叫、呻吟、悲叹等);语音区别符号(包括声音响度、音高、音量、音速的变化等);语音分隔符号(包括ah、um、uh、ou一类有声符号)以及语音替代符号(包括Mm、Woo、Aha、Er、Psst等应答词、感叹词、语气词等)。(田华,2005)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W.Back认为非语言行为可以分为三大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类语言(paralanguage)。动态无声的语言包括点头、皱眉、微笑等;静态无声的包括站立、坐、蹲等身体姿态以及交际双方保持的身体之间的距离等;有声的类语言包括人类发生器官发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重音、音调等。由此可见,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非语言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大体上来看,非言语交际是指在交际过程中除正式语言之外的能够传递信息、态度、意义、情感的交际方式,主要包括身体语言、辅助性类语言,沉默、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服饰打扮等。

非言语在交际中不仅仅具有独特的形式,还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非语言交际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因此也具有丰富的交际功能。总体来看,非言语交际有以下主要功能: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达态度、表示礼仪、标记交际者地位等。有研究者指出:“在真实的交际中,说话人的话语只传达了说话人想要表达信息的35%,另外65%的信息是由非言语行为传递的。”尽管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也可以看出非语言在真实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非言语交际研究属于跨文化交际的分支,因此非言语交际更多地涉及文化契合和文化差异的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非言语作为语言的一种也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对于非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商务英语学生对于不同的非语言在不同的商务环境中表达的信息和功能有必要进行深入了解并熟练运用,这将促进商务沟通,减少或者消除商务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际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将面临在很多场合下跟异国商务伙伴打交道,因此除了语言交际能力外,非言语交际能力在面对面的商务交流中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中非言语教学内容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展开。

第一,非言语行为中的文化默契。以往的研究资料在论及非言语交际行为时大多重点强调不同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并由此导致的意义差异。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尽管人类文化有巨大差异,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文化默契现象。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能够顺利交流的前提是人类有着某种天然的默契,这一点在不同文化中的身势语、目光语、表情语、首语等都能体现出来。例如,在人际沟通中,交流双方如果表情喜悦,语调高昂,手舞足蹈则都表示交流进展一切顺利,反之则反。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从总体上让认识到哪些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是具有文化的默契的,进而在“求同”的基础上探索差异。

第二,非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在理解了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总体趋同特点后,教学内容应该转向非言语行为的差异性。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词语,从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实际来看,非言语行为文化差异应该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汉语非语言行为与英语国家非言语行为文化差异上,至于其他国家的非言语行为差异,比如非洲非言语行为、中东地区非言语行为,则可以放在教学的次要位置。根据非言语理论,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副语言、沉默行为语言、服饰语言、体距语言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授这些非语言行为在中外文化中的不同含义以及如何在不同场合理解和恰当使用它们。

例如,对于中美目光交流行为来看,美国人一般要求人们直视别人的眼睛,这在他们看来是为人诚实的标志。美国人相信“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而中国人在交流中一般避免像美国人那样的目光直视,因为在中国人看来这种直视有“咄咄逼人”,不礼貌,不自然的感觉。此外,在中国文化中,女性在交流中经常有比较亲密的动作,比如牵手、手挽手等,但是在欧美文化中,同性之间哪怕是女性之间的这种亲密行为也经常会被认为是同性恋的表现。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避免在正式商务场合中闹出笑话。需要指出的是,非言语行为的涵义以及使用方式在非常正式的商务谈判场合和非正式的商务交流中是不同的。同时,因为非言语行为涵义并非有固定的意义,因此对于不同的商务伙伴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非常熟悉中国文化的异国商务伙伴,他们甚至更愿意接受中国的非言语行为交流方式,包括服饰、体距、目光接触、身体姿势等,而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商务伙伴则应该区别对待。教师在具体讲授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既应该从宏观上考虑,也应该让学生注意到具体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非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非言语行为不仅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涵义,它还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尽管有时这种差异是非常微妙的,但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一般来看,在谈话中的目光交流中,女性的目光交流多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更倾向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而更多地利用目光建立和保持交流。(Rubin,1970)在副语言方面,男性与女性也有很大的差异。总体来看,女性的发音相对男性要更加清晰和标准。在体距语方面,在欧美文化中女性体触频率要高于男性,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也是如此。在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方面来看,女性的身体幅度比男性要小,且女性面部表情比男性要丰富,女性更善于通过表情传递信息。商务沟通中,不仅要意识到以上的男女副语言差异,还要识别那些副语言比如身体姿势是女性独有的,哪些对于男性是合适的,以免引起误解。因此,在商务英语副语言教学中有必要重视性别差异。

三、提高非言语交际能力教学策略

成功的商务沟通既包含正确的言语沟通同时也包含恰当的非言语沟通,然而,目前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往往忽视了后者。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在实际的商务交流中掌握得体、正确的非言语交际能力,需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

第一,发掘商务英语视听材料中人物的非言语行为,强化和提高学生非言语交际意识和能力。非言语行为是一种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微妙方式,由于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因而就很难直接地体会和运用一些具有英美文化特色的非言语方式。商务英语视频和听力材料中,商务人员很多非言语交际行为是教学中很好的材料。在播放这些材料时,教师在要求学生听懂语言意义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关注说话人物的非言语行为,包括人物的服饰语、面部表情、体距语、声调、体触等。这类多媒体视听材料可以再现真实情境,尤其是商务交际中的细节,使学生掌握真实的交际技巧。

第二,角色扮演(role-play)。通过扮演商务环境中的各种角色,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体会非言语行为动作的使用。再具体教学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商务情境将学生分成两人小组或多人小组,在学生熟悉台词后进行表演。角色扮演的内容既可以是模仿商务英语视频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和行为,也可以是教师假设的情境。角色扮演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英美商务人士非言语行为与中国非言语行为在某些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角色扮演的效果方面给出评估,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

第三,通过教师课堂讲授以及布置学术论文形式提高非言语交际能力。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差异总体来看是非常细微的,这就要求教师对中西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有较深的了解。教师既可以系统地讲解欧美人士在商务交际中与中国人不一样的非言语行为,也可以将这类知识穿插到平时的点滴教学中。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从深层文化、历史背景等角度深入阐述非言语行为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而非仅仅列举差异。此外,教师还可以就非言语行为的多个方面,如沉默、面部表情、副语言、体距等布置论文要求,让学生从学术的角度更加深刻理解非言语行为差异的方方面面,将感性知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加深理解。

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在商务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开始从只是注重商务知识和商务英语技能的传授逐步转向重视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充分认识到非言语交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全面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1] Rubin,Z.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0(2):267.

[2] Samovar L,Porter R,Stefani 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0:49.

[3]Ting Toomey,S.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125.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447.

[5]田华.副语言在话语中的言语特性 [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14.

[6]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76.

(责任编辑:罗蕾)

On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Liu Ji-cheng
(Guangdong Neusoft Institute,Foshan,Guangdong528225)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for human beings to convey information and its function is equal to that of verbal communication.However,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s often ignored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which leads to the students’not being able to accomplish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or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the paper brings forwards som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actic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abilit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urrent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non-verbal communication;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H319

A

1008-2107(2015)06-0123-03

2015-11-15

刘集成(1980—),女,湖南永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关于冬天
商务休闲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