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综述

2015-04-09李书璘

商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国学者消费

李书璘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大国由于其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巨大等特征,学者们常常单独将其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对于国内市场巨大的大国来说,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大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大国消费需求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比较热门的问题。本文对大国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检索到以主题“消费需求”并含“经济增长”搜索到的文献有1262篇;以主题“消费需求”并含“大国经济”搜索到的文献有10篇;以主题“消费需求”并含“中国经济”搜索到的文献有300篇。从以上检索结果可以看到,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研究消费需求问题的文献很多,特别是研究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但以大国为研究对象研究消费需求的文献寥寥无几,同时,消费需求问题的文献数量,近十年来有递增的趋势,在2009年达到顶点,近几年数量有所回落。这说明在此领域还有研究的必要性。下面本文从“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三条线索来梳理文献。

一、普遍性研究: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1.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大多数学者研究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都是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得到启发的,马克思提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学者们以马克思的理论为基础,得出生产不能脱离消费而存在的理论,分析了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学者们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①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投资需求更大,消费需求派生出投资需求,如丁兆庆(2006) 认为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投资的作用则是第二位的。②中国的经济拉动力由投资需求转为消费需求,洪银兴(2013)提出,投资拉动型经济与供给约束型经济(卖方市场)相适应,消费拉动型经济与需求约束型经济(买方市场)相适应。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对投资的过多的投入与重视,许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如钢铁行业等,这些行业由于供给过剩,最终变为买方市场,由于买方市场与消费拉动型经济相适应,因此在此背景下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下降,经济增长转为消费拉动。纪明(2012)认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由强变弱再变强,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由弱变强再变弱。杨贵中(2010) 通过实证研究,定量测度了2005年中国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其他大国低,中国是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最低的国家之一,但中国的消费提升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③经济增长需要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韩永文(2007)通过收集数据测算出中国的消费率明显低于世界水平,而投资率高于同发展阶段的亚洲其他国家,净出口率高于国际水平,投资率过高会带来经济结构失衡特别是产业结构失衡,这对于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中国应该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笔者认为,关于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观点,若按照时间轴来划分,观点大致与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相对应: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划分点,2008年以前,中国高度重视投资和出口,投资和出口的作用更加突出,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投资和出口的拉动力减弱,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突显。这也印证了上述学者所述的中国近十几年的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由强变弱再变强的观点。

2.消费需求引导经济增长

关于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近期学者们的研究不是很多,但主要是以“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的观点来论述,尹世杰(2004) 认为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他总结归纳马歇尔、马克思等人的观点,如“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认为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落脚点和新的起点,消费需求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巨大的导向作用。尹世杰先生是较早提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导向作用的学者之一,也是较早对中国的消费需求问题做研究的学者之一,之后的学者,以尹世杰先生的研究为基础,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纪明(2012) 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投资的扩大要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导向。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工业消费品主导向服务业消费主导型升级,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由食品主导型向工业消费品主导型升级。若投资结构升级能跟随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而不是扩张投资规模,并加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这样便能够缓解产能过剩,并且减轻资源价格上涨。消费结构的升级引导着投资结构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3.消费需求促进产业升级

学者们一致地认为消费需求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明显作用,能够促进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尹世杰(2004)总的概括了消费需求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即消费需求与产业升级之间的良性循环,他认为消费水平、消费质量的提高影响消费结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而新产业、新产品的增加开拓了新的市场,导致了经济的增长,这样就会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洪银兴(2011)、袁建文、蒙明忠(2011) 等人则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消费需求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也为中国如何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洪银兴认为消费需求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消费需求的提高会使得新兴产业市场扩大,促进产业升级。袁建文等则在之前的理论基础上,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按42个部门详细核算,得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最高的部门基本都集中在第三产业部门,这说明了消费需求主要是通过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笔者认为,这恰好契合中国当前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政策精神,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且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二、特殊性研究:消费需求对大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大国经济特征与消费需求

关于大国经济特征与消费需求,学者们对大国的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基本确立了大国的经济主要靠内需拉动的观点。江小涓(2010)肯定了中国总需求以内需为主的事实,同时又肯定了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即外需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靖学青(2000)以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墨西哥等大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世界上主要大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大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因而决定了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应是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模式。毛中根(2011)以斯密、钱纳里、张培刚等人的经典著作以及结合G7经济发达国家和“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国际经验,得出大国经济主要靠内需驱动,而大国经济的内需驱动模式又主要是消费需求而非投资需求的驱动。上述学者的研究都充分强调了内需对于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大国经济动力与消费需求

在查阅到的文献中,大多数文献都是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四国的某个较短的时期内来研究消费需求和大国经济动力的关系,这样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杜焱、柳思维(2013)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他们分别将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四个国家以罗斯托的理论做了经济阶段划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实证研究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了大国在罗斯托的所有阶段,消费和投资始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动力的结论,同时随着大国从罗斯托第三、四阶段向第五阶段的推进,大国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由弱变强。欧阳峣(2013)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运用经济成长阶段论,为大国经济动力与消费需求确立了理论基础。他从大国经济发展需求动力的视角,具体诠释以内需为主的大国发展模式。他总结了亚当斯密、西蒙库兹涅兹等四位经济学界的思想,从而构建出大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同时,通过测算美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五个典型大国的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了消费需求在罗斯托第五阶段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呈上升趋势,最终提出了以内需为主的大国发展道路。

3.大国经济转型与消费需求

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等结构的转变。关于大国经济转型的思路,学者们主要注重产业结构转型这一方面。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物质消费比重降低,而知识、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逐渐升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了产业结构方面的升级。洪银兴(2011)认为消费需求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欧阳峣(2013)认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通过优化消费结构,引导消费者树立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提升消费档次,以此来促进产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三、个别性研究:消费需求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1.消费需求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学者们一致地认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作用,如杨贵中、谭远发(2010)等,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印证了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消费需求大于投资需求。杨贵中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作为数据来源,得出:与其余经济大国相比,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低;通过增强消费需求,中国经济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大部分学者认为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具有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徐凤等(2009)则特别研究了消费需求中的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结果也是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另一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互相影响,如孙海涛(2011)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从分析中发现了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作用,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的增加,反过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也是影响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

2.中国目前的消费需求的状况及特征

学术界目前主流的观点是消费需求不足,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消费需求疲软,关于消费不足的原因,方福前(2009)首先确定了中国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且主要是其中的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并基于1995~2005年分省、分城乡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二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多的向政府部门倾斜。刘伟(2014)剖析了当前消费需求疲软的具体原因,他认为2013年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限制了公款消费,对消费需求有短期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影响将会逐渐降低,因为公款消费和私人消费通常存在互相替代关系,当公款消费下滑时,私人消费会上涨。消费需求疲软的关键原因在于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合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消费需求并非疲软:郭庆旺、赵志耕(2014)从三个方面分析,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居民消费支出实际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同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水平保持了同步变化,同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相对稳定;二是以“批发零售总额”作为“社会批发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的替代指标,中国的批发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远高于其他国家;三是中国消费率如此之低在于中国经济速度增长过快,短期内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所以多出来的经济增长率必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率就会相应降低。

3.中国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思路

①为了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培育消费力。首先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并且缩小收入差距。纪明(2012)、尹世杰(2004)、洪银兴(2013) 等都认为提高居民收入关键之处在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纪明(2012)认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是大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尹世杰(2004)则认为除了提高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以外,还应该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洪银兴(2013)肯定了提高收入水平对刺激消费,提升消费力的重要作用,同时他强调了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的作用,因为就增加收入和相应增加消费的消费弹性来说,高收入者弹性最低,低收入者弹性最高,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效果最好。关于提高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方福前(2009)肯定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导致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观点,并更加注重收入在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研究发现,国民收入分配过多的向政府倾斜,而通过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②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供良好消费环境。尹世杰(2004)认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加大打假力度,维护消费者权益,改善软环境,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洪银兴(2013)认为培育消费力还需要解决居民有钱敢花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来确保居民良好的消费预期。其次,要发展消费热点。发展消费经济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培育消费热点,尹世杰(2004)、洪银兴(2013) 都提到了培育消费热点,尹世杰举例了几个应当大力发展的消费热点,如住房消费、小汽车消费、信息消费、网络消费、文化教育消费。洪银兴认为消费热点由产品消费转为服务消费,当今的消费热点是新兴服务消费。

四、总结和评价

纵观上述文献,学术界已经基本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大国的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些研究中,既有基于理论的机理分析,又有基于客观数据的实证分析,从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得出消费需求不仅拉动、引导经济增长,同时还促进产业升级的结论。同时,一些学者结合大国经济特征、大国经济动力和大国经济转型三个方面,论证了消费需求在大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发展中大国普遍来说消费水平低,消费需求不足,扩大消费需求成了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关于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学者们提出了培育消费力,发展消费经济等战略思路。

学术界现在对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重视了,不仅研究它的论文在篇数上与日俱增,研究它的论文在质量上也有了突飞猛进地提高。但是,基于过去学者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广度不够广: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国家,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没有将多个大国或发展中大国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共性特征,或者进行比较分析;二是深度不够深:以多个大国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很少,而且主要是以内需作为研究目标,并不是更加深入的分析消费需求,对如何扩大消费需求的具体战略探讨较多,理论性的探讨较少。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拓宽广度,以世界上“金砖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大国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同时,加深深度,以理论分析与战略分析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探讨内需中的消费需求。目前,大国经济研究在学术界已经成为热点,可以预见,这种研究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大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将会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猜你喜欢

大国学者消费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吐槽大国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多想记住你的脸
40年消费流变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