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2015-04-09周新民鲁芳蔡俊亚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005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湖南株洲4007

商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经管类课程设计

周新民,鲁芳,蔡俊亚(.湖南商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005;.湖南工业大学 财经学院,湖南 株洲 4007)



商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周新民1,鲁芳2,蔡俊亚1
(1.湖南商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工业大学 财经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本文在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商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了该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展开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MIS课程实验教学方案,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商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1],为能够适时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管理信息系统可促使企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带给企业更好的经济效益[2]。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是衡量企业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企业今后可持续性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的依据是信息[3]。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是现代企业重要的决策者[4]。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信息是联系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枢纽,高效的信息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社会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对信息的处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广泛,经管类专业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需求越来越高。

一、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5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 Minnesota)教授Gordon B.Davis认为,计算机不仅是一个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工具,还将对企业现代化管理、组织及生产运作等产生重大的影响[1]。随后,该校的管理学教授Gordon B.Davis于1967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博士学位课程,奠定了他作为MIS学科之父的重要基础。MIS以管理决策为根本目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手段,以系统工程为理论基础,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和模型,高效地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向用户提供企业管理、决策的相关信息,是现代化的管理观念、方法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体。目前,管理领域应用信息技术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尤为突出,MIS课程已被我国教育部指定为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教学的九大核心课程之一[5]。

近年来,美国陆续出现了一些颇有知名度的MIS学派的学者[1]:亚利桑那大学的Nunamaker教授,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Whinston教授,纽约大学的Lucas教授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Orlikowski教授。这些MIS学派的学者为MIS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

目前,关于经管类专业MIS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从MIS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入手,展开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研究[7-8];另一方面主要集中于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从实验内容的丰富、实验层次的设计和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展开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以提高MIS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9~12]。

由于MIS课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教好这门课程具有一定难度。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经管类专业MIS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上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重理论轻实践仍客观存在。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MIS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课程实验和其他实践环节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第二,实践教学环节仍需优化。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把握不够,导致MIS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较为零散,缺乏层次性与体系性。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第三,实验教学方法有待完善。在经管类专业MIS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实验的设计者、准备者和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实验应付者。这种教学模式和“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顺序需进一步完善。

第四,工程实践训练需要加强。在经管类专业MIS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一定的支撑环境和条件。

第五,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目前MIS课程实验成绩的评定,仍以最终的实验报告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尚未形成该课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以上经管类专业MI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入手,主要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展开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以探讨商科院校具有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MIS课程实践教学方案。

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我校经管类专业MIS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以该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手段,以建立一个能适应学科发展和现代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的综合性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为目标,主要通过以下课程实验改革、课程设计改革、课外实践活动改革,大力提升我校经管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强化经管类专业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开展应用性和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1)课程实验改革

组织课程核心教学团队,针对MIS课程特点,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分层次设置不同类型的实验,注重实验教学的多样性、渐进性、动态性、互动性、系统性以及多角色参与,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进行创新;与软件培训公司合作,进一步探讨双方合作建设课程实验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从企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加强商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进一步完善实验考评制度,对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设立答辩考评环节,针对实验效果较差的学生,建立实验项目重修制度。让学生参与MIS课程实验的过程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从而在这“双力”的作用下,达到良好的课程实验效果。

(2)课程设计改革。

把握MIS课程知识间的关联性和综合性,教学团队研究课程设计相关知识的组成,并注重课程设计内容的层次性、系统性和创新性;改革课程设计模式,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采用项目驱动方法,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在MIS课程学习结束时,完成一个以实际项目为背景的综合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个别难度较大的项目,改革课程设计教师指导模式,适当引入软件项目合作单位导师负责制;进一步改革管理和评价机制,制定综合课程设计管理规范和考核制度,加强对设计过程的监督,提高基于项目驱动的课程设计质量。

(3)课外实践活动改革。

MIS课程自2010年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以来,以课外实践活动改革为契机,加强MIS教学交流平台的建设,促进师生双方课后的相互交流,强化学生对MIS课程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推动MIS综合课程设计的改革;改革MIS课程课外实践活动形式,MIS课程教学团队老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湖南省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加大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力度,有助于学生参与教师的MIS创新性研究课题。

通过以上MIS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完善、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设计与完善具有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MIS课程实验教学方案,形成特色鲜明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当前我校经管类专业MIS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参照国内外高校MIS课程教学体系,按照我校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根据经管类专业MIS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分开讨论如何设置教学的内容、目标和教学的手段,建立一套符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经管类专业MIS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规范。

(1)实施方法与措施。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涉及内容较广,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同时由于经管类专业学生缺乏实际项目的工作经验,对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策略也有一定的欠缺,导致难以理解MIS课程中比较抽象的理论。因此,在MIS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信息系统的认识角度、掌握侧重点,深入研究教学环节的内涵,科学设计教学体系,优化MIS课程教学内容,建立一个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规范的MIS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建立课程预备知识体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教学内容,并注重相关预备知识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借助慕课、微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相关理论、方法。同时,建立MIS教学交流平台,提供链接相关优质网络学习资源的博客,加强师生课后的交流与互动,形成师生网络交流的良性循环。有针对性地编写合适的MIS教材,确定教学重点,介绍MIS课程发展前沿与趋势,并在MIS课程教学中,适当引入或巩固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等相关教学内容,使教学背景材料和实践教学案例不断扩充、丰富,使学生综合驾驭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更新MIS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验的层次性: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加强对MIS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检查与监管,积极探索和尝试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提供教师培训场所,外聘兼职专家,开辟“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性MIS课程建设模式。加快MIS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整体素质较高、专兼职相结合、一专多能的“双师或多师”型教师队伍和管理、技术人员队伍。

(2)实施效果与特色。

通过MIS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构建了“教学平台+柔性模块”的MIS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教学平台”是指经管类专业学生都要共同学习MIS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柔性模块”是指在各专业方向上实施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小模块的柔性组合,从而形成“厚基础、重实践、多方向、强应用”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构建了“四类型、三阶段”MIS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四类型”是指课程实验的四种层次类型,即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三阶段”是指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段,即获取知识阶段、应用知识阶段和创造知识阶段。该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四种类型的实验设计与实施,实现三个阶段的学生能力培养。

采用“项目驱动式”MIS课程设计模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MIS课程设计采用小型项目驱动方式,精心设计项目实施层次,将学生分为任务小组,逐步向高层次完成项目要求,比较真实地模拟了IT企业实际的运作过程。

四、结论

经管类专业MIS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符合商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地方性和应用性”办学定位,符合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MIS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商科院校的本科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W.Huang,K.K.Wei,R.Watson.管理信息系统 (MIS):背景、核心课程、学术流派及主要国际学术会议与刊物评介[J].管理科学学报,2003,06:85-91.

[2]庄玉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浅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03:78-82.

[3]陈勇,蔡淑琴.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动因及趋势研究[J].商业研究,2005,14:4-6.

[4]杨德红,闫河.非计算机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4,08:55-57.

[5]方兴林,余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项目的构建与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78-180.

[6]郭捷,张秀萍.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22-125.

[7]王锐,白庆华,张国锋,等.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

[8]贺宏,韩红彩.基于“1-3-5-6”教学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66-69.

[9]吕永林,师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项目的构建与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9(11):118-120.

[10]蔡淑琴,石双元,汤云飞,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84-86.

[11]张戈,王洪海,王华杰.基于项目驱动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

[12]王锐,徐建平.校企合作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104-106.

(责任编辑:罗蕾)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n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i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nBusiness Universities

Zhou Xin-min1,Lu fang2,Cai Jun-ya1
(1.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2.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7)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atus of“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reformed in response to characteristics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of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 of business universities.This work of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s developed from three aspects: curriculum experiment,curriculum design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Now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gram of MIS course has been formed,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n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This program can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

business universities;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actical teaching;cultivation of talents

G642.4

A

1008-2107(2015)06-0104-04

2015-11-12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341),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1CJK007),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1304)。

周新民(1977—),男,湖南新邵人,博士,湖南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知识管理;鲁芳(1979—),女,湖南浏阳人,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管理;蔡俊亚(1965—),湖南郴州人,博士研究生,湖南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与知识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系统经管类课程设计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