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影响

2015-04-06李翠茹张青

河北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不孕症

李翠茹张青

作者单位: 710004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

心理护理干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影响

李翠茹张青

作者单位: 710004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输卵管阻

塞性不孕症女性患者9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2组护理前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述评分都明显下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护理后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的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业余活动、性生活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能有效改善心理状况与婚姻生活,提高社会支持度,从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输卵管阻塞;不孕症

由于生育年龄推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女性不孕的人数正在逐年增长,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在女性不孕的类型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比较常见,当前发病机制也研究得比较清楚[2,3]。同时不孕症虽不是一种致命性疾病,但会造成个人痛苦、家庭不和、夫妻感情破裂,给家庭与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4]。不孕症患者常见的情绪改变,如焦虑、抑郁、孤独、自责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神经质、精神质越突出,精神症状就越多[5]。在国外,生殖中心会专设心理门诊,为不孕症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在不孕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必须提供心理支持[6]。我国近期研究也表明对排卵障碍的不孕症女性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不孕症女性的不良情绪,提高排卵率[7,8]。本文具体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女性患者98例,纳入标准:已婚女性;符合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断标准;婚后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年龄20~40 岁;无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病史。排除标准:有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病及近一年有重大事件经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1±2.4)岁;不孕2~9年,平均(5.4±0.4)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4±2.4)年;原发不孕48例,继发不孕50例;平均月收入为(4 560±298)元。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2组年龄、病程、不孕类型、受教育年限与收入状况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每2周举办1次不孕症专题讲座,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讲授,并解答患者在治疗和就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1次/周,20~30 min/次。通过良好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表达自我感受,同时指导患者应用心理调适技巧与自我行为干预,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心理健康。②小组干预法:每周举办1次40 min左右的小组讨论,一般每组为4~6人,讨论不孕症的基础知识,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感受和分享治疗过程,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③放松疗法:通过宣教让患者每天进行1次放松疗法练习,其中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是在放松光盘的语音引导下进行,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身体的肌肉从手开始紧张,依次到双脚,紧张5~8 s/次,然后再放松,让患者体验紧张与松弛的不同感觉,达到放松的目的,从而缓解焦虑抑郁情绪。2组的护理时间都持续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焦虑与抑郁状况对比: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后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都有很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焦虑与抑郁状况越严重。

1.3.2婚姻质量调查:所有患者在护理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进行调查,包括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业余活动、性生活等6个维度,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婚姻状况越好。1.3.3生活质量调查:采用简化的SCL-90量表进行调查,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等6个维度,条目得分越高,代表此条目涉及的自评症状越严重,也具有很好的信效度。

1.3.4社会质量调查: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等三个维度,各项评分越高,社会支持度越好,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焦虑与抑郁状况对比2组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述评分都明显下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护理后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状况对比n =49,分,±s

表1 2组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状况对比n =49,分,±s

护理前 护理后治疗组组别 焦虑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48±3 27±5 47±4 28±5对照组 49±3 36±5 48±4 37±6 t值0.308 9.387 0.539 10.003 P值 >0.05 <0.05 >0.05 <0.05

2.2婚姻质量对比护理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业余活动、性生活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后的婚姻质量对比 n =9,分,±s

表2 2组护理后的婚姻质量对比 n =9,分,±s

组别 理想化 婚姻满意度 性格相容性 夫妻交流 业余活动 性生活治疗组35.0±2.4 28±3 32.0±3.0 36±21 39±18 34±17对照组 22.0±9.0 19±7 21.4±6.3 24±18 21±18 22±8 t值12.359 8.345 9.381 10.235 17.348 11.23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后治疗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n =49,分±s

表3 2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n =49,分±s

组别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治疗组 5.5±1.0 7.2±1.4 9.0±1.4 17.3±2.9 10.8±2.0 5.9±1.6对照组 7.4±2.4 10.3±1.3 13.4±4.4 25.8±4.0 14.9±2.4 9.1±2.3 t值6.450 7.440 8.377 9.345 4.388 6.30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社会支持度对比护理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后的社会支持度对比n =49,分,±s

表4 2组护理后的社会支持度对比n =49,分,±s

组别 主观支持 客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治疗组43±4 48±5 45±6对照组 33±4 34±5 34±5 t值8.988 12.843 9.001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我国对不孕症的定义为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2年未受孕者。在女性不孕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者居首位,且近年来有不断增加趋势[9]。女性一旦被确诊为不孕症,剥夺了她们生育的权利,又经过冗长的治疗过程而毫无结果,不孕女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0,11]。在心理干预中,健康教育和小组辅导对改善抑郁患者的症状有明显作用。而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不孕症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信息支持可以改善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不孕症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12]。本文2组护理前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述评分都明显下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护理后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一般来说,不孕夫妇非常关注配偶的反应,引起不孕的一方会比配偶表现出更多的焦虑,造成婚姻生活不好。另外在传宗接代和父母身份中,母亲处于一种更中心的位置,不孕对于女性来说代表着一种更深意义上地位和潜能的丧失[13]。因此需要在对她们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以期提高治疗成功率。其干预的焦点是需要确定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及其处理危机期间的应对能力,建立一个医疗与精神卫生相结合的护理体系,通过更为个性化的途径提供更好的医学与精神卫生治疗,尽可能地使患者满意,应该鼓励经过多种治疗仍不能生育的患者夫妇考虑抱养一个孩子或选择无子生活,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幸福地生活[14]。本文护理后治疗组的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业余活动、性生活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现代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均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呈负相关,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焦虑、抑郁程度越低[15]。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的消极影响,保持并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维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水平,对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也有积极的作用[16]。本文护理后治疗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不孕症可引起的系列心理问题,不仅使其本人失去自信,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而在心理护理干预中,能够拓宽患者的心胸,增强信心,分散注意力,保持一种自然愉悦的心情[17]。对不孕相关的想法和感受予以一定的支持或讨论,也能够提供相关的知识或训练技能以减轻心理压力。本文护理后治疗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能有效改善心理状况与婚姻生活,提高社会支持度,从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Dhaliwal LK,Gupta KR,Gopalan S,et al.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infertility due to various causes-prospective study.Int J Fertil Womens Med,2004,49: 44-48.

2 朱红艳,平风娟.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妇女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新疆医学,2013,43: 55-57.

3 陈洁清,杨志,沈婕,等.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生殖医学杂志,2013,22: 930-935.

4 Chiaffarino F,Baldini MP,Scarduelli C,et al.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pressive and anxious symptoms in couples undergoing assisted reproductive treatment in all Italian infertility department.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2011,158: 235-241.

5 杨露,马海兰.领悟社会支持对农村不孕不育症女性患者自我接纳的影响研究.生殖医学杂志,2013,22: 864-866.

6 Volgsten H,Svanberg SA,Ekselius L,et al.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infertile women and men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Hum Reprod,2008,23: 2056-2063

7 刘述珍,乔海燕,王笠环.女性不孕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及应对方式对其抑郁情绪影响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 59-61.

8 于永菊,彭李,陈珑,等.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 707-709.

9 Chen TH,Chang SP,Tsai CF,et al.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a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 clinic.Hum Reprod,2004,19: 2313-2318.

10 Wichman CL,Ehlers SL,Wichrnan SE,et al.Comparison of multipl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measur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preparing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Fertil Steril,2011,95: 717-721.

11 程丽,汤观秀,秦楠,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女性不孕症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3,16: 1278-1281.

12 Uschi Vanden Broeck.Predictor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patients starting IVF treatment: infertility-specific gener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Hum Reprod,2010,25: 1471-1480.

13 张继英,沈瑛红,卜亚利.住院不孕女性焦虑和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 1151-1154.

14 Wang K,Li J,Zhang JX,et al.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rital quality of infertile woman registered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n China.Fertil Steril,2007,87: 792-798.

15 Benson S,Hahn S,Tan S,et al.Prevalence and implications of anxiety in polycysfic ovary syndrome: results of an internet-based survey in Germany.Hum Reprod,2009,24: 1446-1451.

16 杨攀攀,魏丽娜.心理咨询在行夫精人工授精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国性科学,2013,22: 75-78.

17 程丽,汤观秀,曹逸,等.女性不孕症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3,16: 2630-2633.

(收稿日期:2014-09-1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06.056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06-0952-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 473.71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不孕症
假排卵与不孕症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5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不孕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