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入观念 学以致用 彰显魅力——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刍议

2015-04-04安徽省巢湖市东风路小学张业荣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汉语言语言文字文字

安徽省巢湖市东风路小学 张业荣

所谓“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语文”中的“语”指语言,“文”指文字,我们日常所说的“语言”就是口头语的意思, “文字”就是书面语的意思,这也是语文的本质属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语文”的课程地位与性质作出阐述: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学科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读得懂、听得懂、能够说、能够写,这正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的过程大致可以描述为: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表达。如果说“理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会运用”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不高,错别字频繁出现,甚至误用成语,写作文时标点乱用,有的一“逗”到底,病句不断,层次不清。基于此,教师要切实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转变观念重视语言文字

“新课标”积极倡导“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打破离开“语言文字运用”教语文。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把握汉语言文字构成的特性,探索汉语言文字运用的独特规律,建构“汉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新秩序,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识字方法上,清代文学家王筠的主张可谓独有建树。他把汉字分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体例,用字形构造剖析法进行教学。例如,“鹿”这个汉字,借助篆书中的“鹿”字,鹿的角、头、身躯、四肢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深刻。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了,才会重视它,重视如何运用。

语文课程以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为主要载体,具有包容形象与主体精神的体验内涵。而我们过于注重对文本内容作理性概括和分析,缺乏对文本审美因素地体味和具体形象地感知,这样的语文教学易陷入纯理性分析,不符合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也不符合汉“语言文字运用”的特有规律。实施 “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完美转身。

二、创设情境展开文本对话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册课本的第一课均安排了描写景色的散文、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大部分学生在朗读几遍之后便熟能成诵。教学中,执教者配上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使学生身感慨良多。

然而,要想让学生顺利地与文本对话,教师在课前需要做一些工作,挖掘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激发点,并以此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长江之歌》,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之后,又欣赏了富有磅礴气势的画面,心中涌动着情感,他们很想表达出来,笔者顺势进行仿句练习:

学生融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对话,既实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又彰显了人文性。

三、说孩子话,突出主体地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写景的文章富有美感,易感染学生的话,那么其他题材的文章,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寻找其中的童真童趣,从而确定“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小学生的视界跟成人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同,只有用孩子的语言倾听学生的回答,用孩子的语言赏识学生,才能让学生对你所说的内容产生兴趣,愿意和你一起走进语言文字的世界,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大海睡了》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笔者出示了许多大海的图片,学生熟读几遍之后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文本中。笔者接着出示几幅白天的大海图片,竟有好几名学生说:“大海醒来了!”于是便有了:

风儿闹了,浪儿笑了,清晨时,大海醒来了。她抱着太阳,她背着白云,那汹涌的潮声啊,是她开心的笑声。

笔者倍感欣慰,这正是学生此时心中最想说的话,虽然稚气十足,但很真实,充满童真、童趣,应给予肯定,给予赞扬。

语文的核心任务是语言运用。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而用此语言说话写作的人则是这个家的守护者。”就让我们携起手来集结智慧,用好、护好我们的语言文字,充分展现出她独有的魅力。

猜你喜欢

汉语言语言文字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文字的前世今生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热爱与坚持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